禪宗祖庭千古名刹少林寺
相傳在東漢明帝時,明帝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夢見了金色的神人,像金色的鳥兒在宮裏飛來飛去,這一晚明帝的夢異常清晰。
第二天上朝,明帝就把這些講給大臣們聽,大家不知道如何回答。一個名叫傅毅的大臣站出來說,這金色的神人應該就是西方的佛。
於是,皇帝決定派人前往西域尋求佛法。跟隨漢朝使節來華的是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還有一大批佛經佛像。印度僧人和佛經、佛像都是由白馬馱來的。白馬為佛教的東來做出了卓越貢獻。從此佛教在華夏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了起來。
漢明帝下旨在洛陽西雍門外建白馬寺供兩位高僧譯經。白馬寺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座佛寺。後來唐朝詩僧靈澈的詩句寫道:
經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
說的就是佛教初到白馬寺和到三國年間在南方發揚光大的情況。
在白馬寺生活的攝摩騰、竺法蘭抬起頭來,悠然望見東南方有高山聳峙,煙雲出於其間,於是奏請明帝,派人陪同他們去那裏另尋清靜之地建造僧刹。高僧一行有緣踏上了嵩嶽福地。
太室山南麓有一狹長的山間穀地,林壑生涼,流泉成響。東麵有兩峰並立,其間空闕如門,當地人謂之嵩門。每逢中秋,山民們於暮色之中,焚香靜坐,以待月出。須臾,一輪明月從嵩門間冉冉升起,銀光瀉於空穀,萬籟凝於石崖。此景謂“嵩門待月”,乃嵩嶽第一勝境。
兩位高僧至此佛心為之所動,決定在這裏:“麵南嶺,建經台;倚北阜,築講堂;傍危峰,搭方丈;鄰浚流,立僧房。”
寺廟建成於公元71年,漢明帝敕名“東都大法王寺”,晚於白馬寺3年,這是我國第二座佛教寺院。
漢明帝篤信佛教,大法王寺建成後,由於嵩山地處京畿,往來方便,明帝及隨從官員多次親臨道場,聽經拜佛。明帝還下令,新任命的官員,不論職位高低,都必須到大法王寺聽經學法後方可上任。
攝摩騰、竺法蘭於這座中土寶刹“對千年之喬木,納萬代之芬芳”,凝思靜慮,譯經布道。繼公元68年他們在白馬寺完成我國第一部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後,又於嵩山大法王寺陸續譯出幾種小乘佛教的早期經典。
“乘”是乘載的意思,小乘佛教說的是自我解脫,大乘佛教講的是普度眾生。除了目的有差異,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也比較簡單。
隨著大乘佛經傳入,佛教的影響開始波及民間。
三國時期,嵩山出了我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正式受戒出家的漢族僧人,他就是朱士行。
朱士行出生於嵩山南麓的潁川,在嵩山出家之後,以弘傳佛教大法為己任,專心於佛教理論的研究。當時風行的大乘經典尚質簡約,很多觀點實際上沒有講清楚。他因此“誓誌捐身,遠求大本”,於260年從嵩山出發,開始他的西行求法壯舉。
在於闐,朱士行抄取了《般若經》梵文本,於282年遣弟子弗如檀等10人護送經卷回洛陽。10年之後,由精通梵漢兩語的天竺僧人竺叔蘭和學識淵博的西域僧人無羅叉兩人譯出,稱《放光般若經》,共20卷。
當《放光般若經》在漢地大為風行之時,朱士行仍在於闐,最後以80歲高齡為求法而客死他鄉。
《梁高僧傳》說他死時有異相,火化後,“薪盡火滅,屍猶能全”,後念誦咒語,骨架才散碎,其弟子們聚骨造塔以供養。
到了496年,北魏孝文帝元拓跋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住錫,在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寂靜的山林中建起一座寺院,這便是日後聲名顯赫的少林寺。
但少林寺的名揚天下,卻緣於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少林寺落成30多年後,即527年,菩提達摩不辭艱辛,從南天竺國渡海來到東土,開始了禪宗在中華大地上的傳播。
達摩首先到了金陵,一個月之後來到永寧寺,隻見那九級浮屠“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讚歎,實是神功”,自稱活了150歲,周遊列國,從未見過如永寧寺這般精美的寺院。於是,達摩口唱南無,合掌讚美不停,已經將心許與嵩山。
離開永寧寺,達摩來到幾十千米外的嵩山少林寺,落跡於此,終日麵壁。這時候嵩山有位名叫神光的僧人,聽說達摩大師住在少林寺,於是前往拜謁。
達摩麵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沒有氣餒。他暗自思忖:“先人求道,無不曆盡艱難險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先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當自勉勵!”
當時正是寒冬臘月,紛紛揚揚飄起漫天大雪。夜幕降臨,神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動,天明積雪已沒過他的雙膝。達摩這時才開口問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