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2(1 / 3)

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2

環繞金頂的動人神話傳說

從武當山的門戶玄嶽門到金頂大約35000米,由方石鋪成,道路崎嶇,在險峻地段設有石欄和鐵鏈,古稱神道。沿途上風光變幻莫測,神奇美妙,在神道上漫步,有“千層樓閣空中起,萬疊雲山足下環”的意境。

這層層轉折的古神道又稱“上十八盤”和“下十八盤”,傳說是少年真武為了修行和母親善勝皇後分手的地方。當時少年真武立下宏圖大誌,要修道成仙、除盡天下妖魔,他的這份決心感動了紫氣元君,於是紫氣元君下凡指點他到武當山修行。

就在少年真武準備啟程的時候,國王、皇後還有文武百官知道了,都前來勸阻。尤其是他的母親善勝皇後,泣淚規勸,說去武當山要飄過茫茫的大海,越過荒無人煙的沙漠,路上險阻重重,生死莫測。可是少年真武已經下定決心要去武當山修行,這天,他辭別了父母,孤身一人走了。自從兒子走後,善勝皇後茶飯不思,夜不能寐,非常牽掛兒子,於是就帶著500禦林軍追趕兒子。

善勝皇後追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在武當山找到了自己的兒子。母子見麵,悲喜交加,善勝皇後淚如雨下,滴下的眼淚彙成了一潭池水。後來,人們在池水四周用青石砌成護欄,取名為“滴淚池”。

善勝皇後一麵哭,一麵抓著兒子的衣袍,苦勸兒子回家。真武太愛母親,不願讓她傷心落淚,可又覺得修煉要緊,不肯改變主意。於是,他拔出七星寶劍,朝著母親拉著的衣角輕輕一挑,割斷了衣袍。那衣角便騰空飛起來,隨風飄蕩,最後落到漢江的水中,變成了現在人們看到的大袍山和小袍山。

真武割斷衣袍就急忙朝山上走。善勝皇後眼看兒子又要離開,急忙去追。真武無奈,眼一閉,心一橫,揮動寶劍照身後一劃,隻聽“轟”的一聲響,地麵現出一條大河,河水洶湧,把善勝皇後隔在了河的對岸。

河水隔開了母子,善勝皇後沒辦法,隻能往回走,每走一步,就依依不舍地喊聲:“皇兒!”真武心裏也舍不得母親,朝山上走,每走一步,就深情地喊聲:“娘!”

善勝皇後喊了18聲,往回走了18步。太子也喊了18聲,朝山上走了18步。從此,武當山通往金頂的古神道上便有了這個“上十八盤”和“下十八盤”。

在武當山金殿的正前方,還有兩座峻拔雋永的山峰,一座恰似身材苗條、亭亭玉立的美麗少女,名叫“玉女峰”。另一座像身材魁偉、英俊挺拔的風流少年,叫做“金童峰”。

在金童峰和玉女峰之間,隔著一道峻嶺,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樣,把它們分開了。

關於這兩座山峰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

金童和玉女原本是玉皇大帝身邊的兩個侍童,玉皇大帝是統治天上神仙的總管,製訂了很多清規戒律。要求所有的神仙衣食住行和言行舉止等都不能自由散漫,男女之間不準說笑玩樂,更不準談情說愛。

誰若觸犯了這些天條,輕則打下凡去受罪,重則按天條嚴懲。所以,靈霄寶殿雖然無比的富麗堂皇,但卻像雪窯冰窟一樣寒冷,沒有一絲歡樂。

金童和玉女時時刻刻侍立在玉皇大帝的左右,不敢說,不敢笑,也不敢動。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金童和玉女彼此愛上了對方,兩人雖常常暗送秋波,可誰也不敢把心裏話表露出來。

有一天,金童和玉女趁著玉皇大帝帶領文武百官出去宮巡視的機會,放開膽子說出了心裏話。

他倆都太高興了,結果一不小心把玉皇大帝的禦案給弄倒了。禦案上的香爐、蠟台和禦筆都滾出了天宮,落到了武當山,變成了蠟燭峰、香爐峰、大筆峰和小筆峰。 這時,玉皇大帝回來了,怒發衝冠,要嚴懲金童玉女。王母娘娘看金童玉女平時老實勤快,便請求玉皇能從寬處理。於是玉皇就把金童玉女趕出了靈霄寶殿,讓他倆到武當山侍候真武大帝。

金童玉女來到武當山後,還是相互愛慕、暗暗往來。後來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大發雷霆,順手拿來令牌,朝金童玉女砸去。隻聽得一聲震天巨響,那令牌落到了武當山的天柱峰前,變成了一座淩雲山嶺,立在金童玉女之間,擋住了他們兩個的視線。從此,金童玉女再也不能相見了。後來,人們把它叫做“分金嶺”,意思是那嶺分開了金童和玉女。可是,他們情深如海,日夜相望,但是有山嶺阻隔望不到心上人,非常痛苦,但是他們兩個相愛之心越來越堅定,後來他們兩個越來越瘦,越瘦越高,最後變成了兩座秀麗的小山,就是武當山上的金童峰和玉女峰。 金童玉女的愛情感動了善良的風婆婆,於是風婆婆就經常在金童玉女之間跑來跑去為他們送信兒,傾訴彼此的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