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第五洞天——青城山1(3 / 3)

大殿右側的道德經堂前有鴛鴦井,又稱為“八卦鴛鴦井”。相傳是在五代中的前蜀國所鑿。兩井一方一圓,象征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卻一清一濁,一淺一深。

道德經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全文。

大殿左側有長廊通向“文武殿”,內祀文聖孔子和武聖關羽。神座下有九龍浮雕,甚為精美。天花板畫有墨龍和二十四孝圖及三國故事。在老君殿和文武殿之間廊下是“麻姑池”,相傳麻姑池是麻姑的煉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一年四季,不竭不溢。

與上清宮同是在晉代所建的還有祖師殿。

祖師殿是一小巧玲瓏的四合院。初建於晉,明末毀敗,後來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萬本圓重建祖堂,存留下來的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祖師殿原名洞天觀和清都觀,因供奉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故名為真武宮,又叫祖師殿。

另外,有名的建福宮也是在晉代修建起來的。

建福宮坐落於青城山丈人峰下,前山山門的左側。傳說這裏為五嶽丈人寧封子修道處。宮觀原名丈人觀,後來在南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簡稱“建福宮”。

建福宮曆史悠久,存留下來的建築僅剩下兩院三殿,而前麵的兩殿是近年來青城山道教協會籌集資金新建的重簷樓殿。第一殿供奉道教護法尊神王靈官及財神,內側供奉慈航真人。第二殿名為“丈人殿”,供奉五嶽丈人寧封真君及廣成先生杜光庭,也稱“杜天師”。

建福宮後院頗清靜,有200棵上百歲的仙人鬆,枝繁葉茂。後殿內塑有三尊彩像,中間是太上老君,道教尊為教主。左麵是東華帝君,即華陽真人王玄甫,是全真道北五祖的第一祖。右麵是道教全真派的創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刻有張三豐祖師的詩。

建福宮後院大殿簷柱上,懸有長達394字的青城山著名長聯,此聯被讚為“青城一絕”。

拓展閱讀

傳說梳妝台是後來的明末慶符王曾屯兵的地方,希望重振大明江山。

他帶兵出山征戰後,每日清晨他的妻子陳妃就於此處梳頭,眺望奏凱歸來的慶符王。後來不料其夫戰死,於是陳妃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建了梳妝台。

張道陵修真布道的天師洞

在晉代,不僅有很多道觀被建立起來,很多教派也相繼形成。

天師道經過張道陵及其子孫曆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從晉代開始,天師道在青城山便興盛了起來。在天師道興盛的同時,上清道也逐漸形成。

上清道起源於東晉,是由楊羲手書的《上清經》傳播後形成的道派。此派以存思為主,不主張金丹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入“上清天”,比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所以自稱“上清家”。

至南北朝期間,天師道逐漸形成了兩個道派。南北朝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創立了“北天師道”,南朝廬山道士陸修靜“祖述三張,弘衍二葛”,融符篆、丹鼎兩派,創南天師道。從此天師道漸漸分成了南天師道和北天師道,青城山所傳為“南天師道”。

青城山的南天師道名人輩出,後來的唐代著名道士薛昌和宋代著名道士勾台符均屬南天師道。

至隋朝,距離建福宮約2000米的天師洞建立了起來。

天師洞建在白雲溪和海棠溪之間的山坪上,相傳東漢末年,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這裏修煉布道,俗稱“天師洞”。原觀早毀,後來在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黃帝祠。

三清殿是主殿,是一座重簷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殿前鋪設通廊石階九級,前簷排列大石圓柱六根,殿堂橫列五間,正中高懸後來清朝康熙皇帝的禦書匾額“丹台碧洞”。殿前高懸幾副對聯,其中一幅寫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即居於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於上清仙境的靈寶天尊、居於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天師洞另一座主要殿堂乃三皇殿,殿內供奉伏羲、神農、黃帝石刻造像各一尊,高約一米,是後來唐代雕造,皆為坐像。

道教以黃帝、老子為祖師,相傳黃帝曾在青城山跟隨仙人寧封子學道,寧封子還協助他打敗了蚩尤。

後來黃帝功德圓滿,乘龍升天成仙,寧封子被封為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黃帝在此山自然也有突出的地位。故而在青城山不僅三皇殿供奉黃帝,並且還單獨為他修了一座黃帝祠。

黃帝祠左側有一洞,相傳乃張道陵修煉之處,此即人們所說的天師洞。洞窟的最上層有一石龕,其中供奉著張天師石像。

這個張天師石像麵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洞外還有張道陵第三十代後嗣、宋代虛靖天師張繼先的塑像。天師洞三麵環山,一麵臨澗,古樹參天,十分幽靜。在天師洞門前有一棵古銀杏樹,高50餘米,據說此樹乃張天師親手所植。

拓展閱讀

老君閣位於青城山第一峰彭祖峰絕頂。它基寬400餘平方米,共六層。下方上圓,寓意天圓地方。層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觀呈塔形,頂接三圓寶,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老君閣中的老君造像,是以徐悲鴻當年在青城的遺作《紫氣東來》為藍本,經許多學者、藝術家和鑒賞家精研,並由青城山道友繪製、塑造而成。像高13.6米,連牛身通高16米。均按古典建築規範,用鋼筋水泥澆鑄,精銅包裏,金光炫目,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