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傅鹹揭露官場腐敗
西晉時,統治階級內部腐敗現象嚴重,裏裏外外,從大到小,各級官吏,奢侈無度,互相攀比。
當時,有一個叫傅鹹的人,武帝、惠帝執政時,他都在朝中做官。他為人正派,敢於直言,不畏權勢,敢於揭露和批判邪惡。傅鹹多次上書給武帝和惠帝,主張裁並官府。他尖銳地指出:“因為奢侈而引起的浪費,比天災更厲害。”
由於他的勸諫和批評,朝廷罷免了一些官吏,因此使京城的官吏們有所收斂,有所懼怕。傅鹹大膽地揭露官僚權貴們的弊端,並與之作堅決的鬥爭,使不少人深為敬佩。人們讚揚他疾惡如仇。
夢想小啟迪
人之所謂正直,是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是勇於堅持自己的信念,是首先遵從自己的良知,是勇敢、堅定不移和心地坦然。
南宋將士以死報國
南宋末年,元軍把南宋京城臨安團團包圍。
謝太後率領年幼的皇帝和一批昏官投降了元軍。
當時,任司農寺丞的陸秀夫和將軍張世傑,在元軍還沒有進城前就護衛著皇家的子孫趙罡、趙昺到了福建的一個叫颯洲的海島上,組織了小朝廷,立八歲的趙昺為皇帝。
陸秀夫任左丞相,張世傑任樞密副使,這是當時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一時,全國不願做亡國奴的忠臣誌士紛紛奔向新立的南宋王朝,抗擊元軍,收複失地。
陸秀夫和張世傑認為朝廷建在颯洲,有許多不便,難以施展,又護衛著新皇帝趙昺到廣東新會的厓山。
當元軍攻下新會,逼近厓山,封鎖海口,切斷宋軍的水、糧供應時,宋軍隻能以海水解渴。
宋軍軍士上吐下瀉,紛紛病倒。元軍與宋軍在厓山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混戰幾天後,宋軍不支,張世傑與陸秀夫決定撤退。隻是,宋軍的船隊被元軍衝散,陸秀夫不願被俘虜,1279年2月,元軍攻下宋朝的最後根據地厓山。
陸秀夫帶著幼帝趙昺,張世傑帶著宋端宗的母親分坐兩條民船撤離。元軍的船隊緊追陸秀夫的民船不放。
眼看要被元軍追上了,陸秀夫心想:決不能讓堂堂宋朝皇帝被俘受辱。於是含著眼淚,背起幼帝跳進茫茫大海。
張世傑雖然擺脫了元軍的追擊,不料遭遇颶風,與宋端宗的母親一起葬身大海。
在宋元交替之際,當南宋的帝後輔臣們向元朝屈膝投降、忍辱求生的時候,在東南沿海怒火燃燒的土地上,卻站起了陸秀夫、張世傑等一大批鐵骨錚錚、力挽狂瀾的忠義之士。這些先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史歌。
夢想小啟迪
大丈夫威武不屈,保國愛國,與祖國同生同存,這是何等的氣概啊!小朋友們從小就要培養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長大後,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獻給國家。
頑強的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是一個集盲、聾、啞於一身的高度殘疾者。
在海倫.凱勒很小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為她的將來擔憂,由於她身體上的嚴重缺陷使她很難接受教育。而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好心的安妮老師了解了海倫的狀況之後,決定幫助小海倫學習,無論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安妮老師發現海倫.凱勒的發音器官並沒有完全關閉,於是她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海倫.凱勒練習。
經過海倫.凱勒頑強不屈地努力,她逐漸學會了說話及閱讀。
但是,安妮並不滿足於此。她進一步教導海倫.凱勒,想使她成為一位傑出的演說家及教育家。
最後,海倫.凱勒沒有辜負安妮老師的期望,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說家。當海倫.凱勒得知安妮老師去世的消息後,她再也沒有辦法安下心來工作了,她覺得她失去了事業當中最大的支柱。
消沉了一年之後,海倫.凱勒突然醒悟:世界上像她這種不幸的人有很多。安妮老師教授她這些知識和才能,正是希望她能很好地為這些不幸的人服務。她這種自暴自棄的行為又怎麼能對得起安妮老師呢?
於是,海倫.凱勒又重新振作了起來,把自己的畢生的精力,獻給了殘障事業。
海倫於1924年組成海倫·凱勒基金會,並加入美國盲人基金會,作為其全國和國際的關係顧問。
她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與他們分享她的經曆,以給予他們生存意誌。
她同時亦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戰期間,她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尊敬,成為全世界人類的楷模。
夢想小啟迪
墮落和消沉的思想能將一個人徹底瓦解,而堅強和鍥而不舍的意誌將為你開辟輝煌的明天。海倫.凱勒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晏子出使楚國
春秋時,有一時期楚國很強盛,根本不把齊國看在眼裏。
一天,楚靈王聽說齊國使臣晏子求見。
按說,晏子當時任相國,訪楚表示友好,按諸侯公卿互訪禮節,楚國該派相應官員出城迎接。
但楚靈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決定戲耍他一番,就下令緊閉城門,隻在旁邊開一個5尺高的小洞,讓晏子進來,晏子說:
“到狗國去才鑽狗洞,請問你們大王,這是什麼國?”
楚靈王無話可說,討個沒趣,隻得打開城門迎接晏子入城。
晏子見過楚王之後,雙方就座。
楚王看著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狀,問道:
“齊國的人一定不多了?”
晏子反問道:
“何出此言,齊國的都城臨淄有7500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彙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呢!”
楚王仰天大笑:
“既然如此,怎麼會派你這樣的人來做使臣呢?”
晏子不動聲色地回答:
“君王有所不知,我們齊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派遣使臣要依據出使國家的情況來定。對方的國君是明禮的,便派明禮之人為使臣;對方國家若是有才智的,便派有才智的人出使;在齊國實在找不出比我更蠢的人來,就隻好派我來了。”
楚王心裏悶著一口氣,卻隻好假裝無事的樣子,招呼晏子到廳堂,安排酒席款待晏子。
臨到設宴招待時,楚國安排了一幕醜劇來侮辱齊國人。
宴會開始不久,忽然有三四個武士,捆著一個囚徒從殿下走過。楚王故意發問:“囚犯是哪裏人?”
武士答道:“齊國人。”
楚王問:“犯了什麼罪?”
武士答道:“當強盜,搶劫。”
楚王便轉過身來問晏子:“齊國人當強盜,是不是習以為常,成了習慣?”
晏子明知楚王是故意侮辱他和齊國,便說:“大王聽說過沒有?淮南的柑橘種到淮北,就會變成枳,味道也由甜變苦。為什麼會變呢?因為南北水土氣候都不相同。”
“同樣的道理可以用來解釋大王提出的問題。齊國人出生在齊國,安居樂業,奉公守法,是很好的臣民。但是,到了楚國就變了,不是當竊賊,就是當強盜。這也許是由於水土不同而造成的結果吧!”
楚王聽了晏子的回答後,不由得暗暗佩服晏子的機智。
沉思了好久,楚王終於轉怒為喜,稱讚晏子說:
“早聽說你博學多才,善於應對,今日寡人目睹,果然名不虛傳,令人敬佩。”
晏子完成外交任務,回國的時候,楚王為了表示對晏子的歉意,還特地送了一份厚禮給他,隆重地歡送他回國。
夢想小啟迪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想侮辱他,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從而維護了國家尊嚴。要成為生活中的“勇士”,就要經過風雨的洗禮,就要接受嚴酷的挑戰。
墨子破雲梯之策
戰國初年,楚國的國君楚惠王想重新恢複楚國的霸權。他擴大軍隊,要去攻打宋國。
楚惠王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工匠。他是魯國人,名叫公輸般。公輸般使用斧子不用說是最靈巧的了,誰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領,那就是不自量力。
公輸般被楚惠王請了去,當了楚國的大夫。他替楚王設計了一種攻城的工具,比樓車還要高,看起來簡直是高得可以碰到雲端似的,所以叫做雲梯。
楚惠王一麵叫公輸般趕緊製造雲梯,一麵準備進攻宋國。楚國製造雲梯的消息一傳揚出去,列國諸侯都有點擔心。 特別是宋國,聽到楚國要來進攻,更加覺得大禍臨頭。
楚國想進攻宋國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反對得最厲害的是墨子。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反對鋪張浪費,主張節約。他要他的門徒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違背他的主張。他反對那種為了爭城奪地而使百姓遭到災難的混戰。
墨子聽到楚國要利用雲梯去侵略宋國,就急忙跑到楚國去,他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墨子先去見公輸般,勸他不要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
公輸般說:“不行呀!我已經答應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輸般帶他去見楚惠王,公輸般答應了。
在楚惠王麵前,墨子很誠懇地說:“楚國土地很大,方圓5000千米,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500千米,土地並不好,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麼有了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麼要扔了自己繡花綢袍,去偷人家一件舊短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
索性墨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什麼便宜。”
他解下了身上係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
公輸般采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雲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石檑木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
公輸般用了9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呢!
公輸般呆住了,但是心裏還不服,說:“我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你,不過現在不說。”
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怎樣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
楚惠王聽兩人說話像打啞謎一樣,弄得莫名其妙,問墨子說:“你們究竟在說什麼?”
墨子說:“他的意思很清楚,不過是想把我殺掉,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幫助他們守城了。其實他錯了,我來到楚國之前,早已派了禽滑釐等300個徒弟守住宋城,他們每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占不到便宜。”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於是,楚惠王決定不再進攻宋國了。這樣,一場戰爭就被墨子阻止了。
夢想小啟迪
墨子行俠仗義同情弱者,強大的楚國攻打宋國,他義不容辭步行千裏遊說楚國。墨子破雲梯,阻止了楚國攻打宋國。因此,我們都不要輕視別人,不要自以為是。團結、友誼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