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亞曆山大墓
神秘人物亞曆山大大帝
古代亞曆山大帝國的偉大統帥亞曆山大大帝,是古代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他於公元前336年即位後,便率兵大舉侵略東方。在10餘年裏,東征西伐把東起印度河、西至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的廣闊土地劃歸為自己的版圖。
關於亞曆山大大帝的曆史,隻有一些民間的傳抄本,並且與一些史籍中的記載又矛盾重重,而且帶有極濃重的傳奇色彩。由於曆史的久遠,人們無法得到更多,所以考古及曆史學家把希望寄托在對陵墓的發掘上,然而人們未能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證據。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曆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的陵墓找到了!這是波蘭考古學家們的巨大成就!”
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紐約時報》立刻給波蘭考古隊發了一封電報,希望就這一偉大的發現寫篇文章,並給予優厚的稿酬。各國記者也爭先恐後地飛抵埃及。同時,大批旅遊者的湧進使得埃及警方十分地緊張。
可惜,好像是曆史與人們開了一個玩笑,這消息竟然是假的。原來發現的是古羅馬時期的一座劇院的遺址,是波蘭考古專家出的差錯,把人們引向了歧途。
那麼這位著名的曆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裏呢?他又是怎麼死的?這一謎團仍沒有找到答案。
探尋亞曆山大帝的陵墓
亞曆山大死後,他的部下托勒密將軍用靈車把他的遺體運往埃及,安葬在亞曆山大城,並為他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陵墓。
後來的凱撒大帝、奧古斯丁皇帝、卡拉卡爾皇帝等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過,還在亞曆山大的塑像頭上加上一頂金冠。可是到了3世紀,有關陵墓之事,不知為什麼無聲無息了,甚至連有關的記載都消失了。
642年,阿拉伯大軍攻占了亞曆山大城,這裏的輝煌曆史陳跡使他們感歎不已。至1798年,法蘭西拿破侖的軍隊進入亞曆山大城時,這裏已是一派衰落景象,跟隨拿破侖的一些學者還看見不少古建築的廢墟。
19世紀末,這裏開始建海港,古老的建築遺址成了采石場,有許多遺跡被深埋入地下。亞曆山大城很快成為地中海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古希臘的習俗是把創建城市的國王,在他死後一般都要埋葬在這個城市的中心。根據這個理論,有的考古學家分析認為,陵墓很有可能在位於城市東部的皇宮區。也有人認為,陵墓應在兩條街道的交叉點上,因為這裏過去是古城的中心位置。
當時波蘭的考古學家瑪麗亞·貝爾德就是對當地出土的古陵燈進行了一番研究後發現,古人在製作陶燈時,在上邊繪製了古代亞曆山大城的模型,根據這張圖,她對陵墓的位置做了一個有趣的推測,她認為在模型內的許多建築物之中,有一個圓錐形的建築物可能就是亞曆山大的陵墓。
因為,奧古斯丁皇帝的陵墓是尖頂錐形建築,這種墓形很有可能就是在仿造亞曆山大陵墓。而英國人維斯曾對托勒密王朝的墓地進行過分析研究,認為這些墓應當同亞曆山大陵墓相像。
他想象亞曆山大的木棺是安放在一座宏偉的廟宇裏,周圍是一些圓柱,墓裏一定有許多稀奇精美的物品。墓內還可能保存著從埃及各處廟宇送來的經書。
後來直至20世紀70年代,一些考古學家的發現大體上證實了這些猜想。專門研究古代馬其頓曆史的考古學家安得羅尼克斯依據這種推測發現了亞曆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的陵墓。陵墓大殿的中央停放著高大的大理石石棺,上麵裝飾著寶石的、沉重的金質瓶狀墓飾。國王的遺骨就放在石棺中,他的周圍是一些陪葬的珠玉金器,還有王權標誌、戰盔等物。
墓中有5個用象牙雕刻的雕像,製作得相當精美,引人注目的是這5個雕像是國王的一家:腓力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兒子亞曆山大和國王的父母。這個發現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亞曆山大大帝陵墓在哪裏
人們在驚喜之餘不禁要問:腓力二世國王的陵墓尚能找到,難道他兒子的陵墓就這麼難尋覓?因此有人推測,埃及亞曆山大城所謂的陵墓根本不曾存在過,它是曆史學家的杜撰,真正的亞曆山大屍體在那次攔截案中被托勒密秘密地轉移到不為人知的地方。
那麼,亞曆山大城到底有什麼呢?考古學家進行挖掘,發現了著名的孟菲斯神牛墓。學者又在海底進行考察,發現了埃及豔後的宮殿,都沒有陵墓的蹤影。
亞曆山大大帝東征路過埃及的最神秘事就是參拜阿蒙神的活動,他進入了神廟的最裏邊和阿蒙對話,這次對話的內容成為千古之謎,亞曆山大事後沒有向任何人提起,他說他隻告訴母後奧林匹亞斯。
但上天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他自從踏上亞洲的土地之後就再沒有回到故土。後人猜測錫瓦密談很可能包含亞曆山大的陵墓地點,甚至亞曆山大本人就葬在這裏的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20世紀後,有一名希臘女考古學家來到這裏發掘亞曆山大陵墓,但無功而返。至今人們也沒有在錫瓦發現任何有可能是陵墓的遺跡。
在線小知識
亞曆山大大帝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裏士多德,18歲隨父出征,20歲繼承王位。是歐洲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馬其頓帝國最負盛名的征服者。
法老圖坦卡芒是暴死嗎
關於圖坦卡芒的傳說
關於埃及法老圖坦卡芒有著兩個傳說:
第一個傳說是說圖坦卡芒繼承的王位是由於他的稀世之美,被法老的公主選為駙馬才獲得的。但其繼位的同一年裏突然暴死,年輕的王後悲痛欲絕,以最盛大的儀式厚葬其夫。多少年以來,人們一直傳說圖坦卡芒法老的陵墓富麗豪華。然而盜墓者們走遍了“王墓之穀”,都沒有發現圖坦卡芒法老墓室的蹤影。
還有另外一種傳說。在圖坦卡芒法老神秘地死去之後,年輕的王後給西亞的赫提國王寫了一封信,請求他選一名王子前來成婚,執掌王權。可是赫提王子在赴埃及途中卻遭到伏擊,被人殺死。最後,老臣阿伊登基稱王,原來的王後也不知所終。圖坦卡芒法老和王後都死得不明不白,因此他們的墓室是否得以保存,值得懷疑。
發掘圖坦卡芒之墓
20世紀初,一位美國人在王墓之穀發掘古墓,他搜索了整整5年,終於在一個小坑裏發現了標有圖坦卡芒字樣的陶罐。當他興致勃勃地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發掘工作隻好暫停。
戰後一個名叫卡特的英國人接手了這一工作。經過6年的辛勤勞動,他終於發現了一組石階引導下的王陵大門。這就是震驚世界考古界的圖坦卡芒之墓。
當時,王陵的大門上還存有封泥和印章。打開封門,走過10多米長的傾斜墓道,來到那扇神秘的墓門前。
卡特手持探棒在墓門上捅開了一個小洞,先伸進一支蠟燭,然後又伸進頭去。
開始他什麼也看不見,隻覺得墓中一股熱氣衝得燭光閃閃爍爍,慢慢地墓內的景象也從霧氣中顯現出來:異獸雕刻、塑像、黃金。
眼前的一切讓卡特目瞪口呆,站在他身後的人急不可耐,連聲催問:“看見了什麼沒有?”
卡特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克製住奔騰的思緒,喃喃地說:“看見了,美妙絕倫。”
當人們小心翼翼打開墓門進入前室的時候,隻見門檻上散落著鮮花,似乎還是剛剛撒下的;油燈燈罩上存有新鮮的煙灰,似乎是才熄滅。
整個墓室的寧靜氣氛,仿佛在提示人們,葬禮是在昨天舉行的,而法老才剛剛睡熟。
圖坦卡芒墓的貢獻
圖坦卡芒墓的發現對考古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因為在圖坦卡芒法老墓內,人們第一次領略到了古代埃及法老的葬禮文化:
葬製,葬服,前所未見的古代工藝品及其陳列的次序、規模等。堆積如山的龕、箱、匣、櫃和各種家具,包羅了人世間一切實用的和可供觀賞的華貴物品。
它們井然有序地陳列在墓室裏,每一件都是貼金、鑲玉、繪彩、嵌寶的。
不僅整個墓室富麗堂皇,窮奢極侈,令人驚歎不已,而且它所揭示的古埃及人的生活習俗、方式和文化水平,更使曆史學家們欣喜若狂。圖坦卡芒法老之墓被發掘之後,人們又花了10年的時間才清理完其中的物品,由此可見墓中珍寶的豐盛。在整個法老墓的發掘清理過程中,人們不由得對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早夭的圖坦卡芒法老產生了興趣。
與圖坦卡芒法老同樣大小的烏木塑像細膩傳神的浮雕和壁畫,一次又一次地介紹人們認識這位年輕的國王,他是多麼俊美、勇敢和健壯。
圖坦卡芒的遺體在哪呢
圖坦卡芒法老的遺體安放在哪裏呢?整個王墓分前室、耳房、庫房和墓室4間。墓室裏沒有置放多餘的家具,卻有一座碩大無比的貼金木龕隔出了一個室中之室。
貼金木龕的表麵為這個室中之室築起四麵燦爛耀眼的黃金之牆,而在金壁之下置放著一具略小一點的4層木龕。
木龕裏盛放著一具巨大、莊嚴的石槨。打開槨蓋,使得人們驚歎不已的是一具人形的貼金木棺。
再打開這層人形木棺之後,又是一具閃耀著奇異色彩的貼金木棺。而最後一層人形棺更令人拍案叫絕,原來竟是用一整塊黃金鍛打而成,最厚的地方足足有0.03米。
至此為止,人們感到,以往對古墓的知識和想象都已用盡,再也無法猜測棺裏還能包藏著什麼令人驚奇的事物了。純金的棺蓋被掀開了,往裏一看,隻見一團黑乎乎的東西躺在裏麵,原來是變暗了的白色亞麻布。把6層裹布慢慢揭開,又出現了一具棺材,棺材蓋上雕刻著一輝煌燦爛的黃金做的人像。
額頭上有禿鷲和蛇的符號,手拿著皇家標誌的鞭和笏。更令人驚異的是,金像一側擺著一束花,雖經幾千年漫長歲月,但顏色依然鮮豔。又連續打開兩層棺材,隻見一具黑色的東西——圖坦卡芒王木乃伊安詳地躺在裏邊。裹著亞麻布的屍體上塗滿了香料和油脂,而木乃伊的頭上卻齊肩罩著真金的麵具,黑寶石的眼睛裏閃耀著迷人的光芒。
移去金麵具,除去一層又一層的亞麻布,取下無數的護身符、項鏈、戒指和耳環,終於隻剩下了最後一層亞麻布……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這個當年目如明星、唇如施朱、具有絕世風采的美少年,如今的麵目會如何呢?
最後一層亞麻布被打開了,人們為所看到的一切驚呆了,也就是圖坦卡芒靠近左耳垂的臉上有一道致命的傷痕。
這足以說明傳說中的法老及王後的暴死並非謠傳。
金室玉椅、珠圍翠繞增添了這個年輕人黃泉喪生的悲劇氣氛,但卻不能給人們了解這段帶有血腥味道的曆史提供多少線索。也許,在這個怪石猙獰的幽穀裏,在這黃沙吞噬的荒原下,會埋藏著更加令人驚心動魄的證據,能夠揭開這個謎底。
在線小知識
古埃及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不僅具有行政最高權力,還是最高祭司和被崇拜的對象。古埃及曆史上法老一般有5個稱謂,它們分別是荷魯斯名、兩女神名、金荷魯斯名、登基名和原名。
埃及豔後是怎麼死的
埃及王位之爭
克裏奧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裏奧帕特拉五世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宮廷中長大。她是馬其頓人的後裔,美貌出眾,姿色超群。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按照遺詔和當時法律規定,21歲的克裏奧帕特拉和比她小6歲的異母弟弟結成夫妻,共同執政。由於在宮廷鬥爭中失敗,公元前48年,她被其弟逐出亞曆山大城。她野心勃勃,在埃及和敘利亞邊界一帶招募軍隊,準備回埃及跟弟弟爭奪王位。
此時,適逢愷撒追擊其政敵龐培來到埃及,他以羅馬國家元首的身份對埃及王位之爭進行調停。
克裏奧帕特拉的愛情
在此過程中,克裏奧帕特拉的一個黨人想出了一條巧計:把女王包在毛毯裏,然後派士兵化裝成商人,把女王抬到愷撒的行館。愷撒打開後,發現站在麵前的是一個美貌豔麗的女子,愷撒為她的美貌所傾倒。兩人一見鍾情,為後世留下了知己香豔的國際政治佳偶。克裏奧帕特拉夜闖軍營的壯舉,後來自然得到了滿意的回報。她成了大權獨攬的埃及女王。
公元前47年9月,愷撒在平定小亞細亞的戰亂和龐培餘黨後,回到羅馬,但他無時不思念克裏奧帕特拉七世。公元前45年,克裏奧帕特拉七世就應愷撒之邀來到羅馬。當她進入羅馬城時,愷撒親自去迎接,同時也轟動了整個羅馬上層社會,一些羅馬達官貴人都以瞻仰豔後的風姿而感到榮幸。不料,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她悵然離開了羅馬。
女王與安東尼的婚姻
愷撒死後,安東尼稱雄羅馬。當他巡視東方殖民地時,在小亞細亞的塔爾累馬城,派人傳達召見女王的命令。為了取得這位新貴的歡心,她刻意將自己打扮起來,顯示出動人心魄的魅力。這位早在羅馬時已使安東尼垂涎欲滴的美人,很快便投入了他的懷抱。
安東尼毅然放棄了他到東方的使命,乘坐女王的豪華遊艇,一起回到了亞曆山大城。從此,他倆如膠似漆,恩愛非凡,在埃及王宮廝混了漫長的5年。後來,安東尼違心地與政敵屋大維的姐姐成婚,但不久便找到借口回到東方,遺棄了他的妻子,與克裏奧帕特拉舉行了婚禮。
這種違反羅馬婚俗的舉動,自然遭到了輿論的譴責,加上他擅自將羅馬帝國在東方的大片殖民地,送給了被他尊奉為“眾王之女王”的克裏奧帕特拉,這就更加激起了羅馬人的憤怒。
在屋大維的煽動下,羅馬元老院和公民大會,撤銷了他的執政官職務,並剝奪了他的一切權力。
克裏奧帕特拉的失敗
公元前31年,安東尼與屋大維會戰於阿克提烏姆海角上。正當酣戰之際,克裏奧帕特拉命令她的艦隊退出戰鬥,結果使安東尼海軍陣容大亂,當此勝敗存亡的緊急關頭,身為全軍主帥的安東尼,一看見豔後已率艦逃跑,居然丟下為自己血戰的10萬將士,乘一艘小船追趕豔後而逃亡埃及。
一年後,屋大維兵臨埃及,由於埃及軍隊叛變,安東尼見大勢已去,解下披甲,抽出佩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52歲。
克裏奧帕特拉被屋大維生俘後,想以美色再次迷惑屋大維,但沒有奏效。
一天,當她得知她將作為戰利品被帶到羅馬遊街示眾的消息後,便懇求屋大維讓她為去世的安東尼祭奠。她寫了自己的遺書,沐浴後,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此後,便悵然地進入自己的臥室,安詳地平躺在一張金床上,從此再沒有醒來。
慌忙趕到的屋大維對她的自殺雖然感到失望,但不能不欽佩她的偉大,便下令將她的遺體安葬在安東尼身邊。
女王死因的爭議
克裏奧帕特拉女王自殺了。這位絕代佳人的死,不僅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而且為古今中外史學家留下了一個至今不解之謎:她究竟是用什麼方法自殺的呢?
一種傳統觀點認為,女王事先安排一位農民帶進墓堡一隻盛滿無花果的籃子,裏麵藏有一條叫“阿斯普”的毒蛇,讓它咬傷了自己的手臂,導致中毒昏迷而死。
或者是,女王早就把蛇喂養在花瓶裏。用一枚金簪刺傷它的身體,引它發怒,直至它纏住她的手臂。另一種意見認為,女王不是死於毒蛇,而是用一隻空心錐子,刺入自己的頭部所致。
然而,也有不少人反對上述兩種意見,因為死者屍體上沒有發現有刺傷和咬傷的痕跡,在墓堡中也未找到任何有毒的小蛇。他們認為是服毒而死。堅持是毒蛇咬死的人根據考證材料提出:墓堡朝向大海的一側開有一個窗戶,受驚的毒蛇是可以從這裏溜走的,另外,女王的醫生認定:“在她的手臂上,確實有兩個不大明顯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