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紀,希臘另一位史學家狄奧尼斯奧斯提出了與希羅多德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不是從意大利半島以外的什麼地方遷移過來的,而是在意大利半島的本土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換句話說,埃特魯斯坎人就是意大利最早的土著居民。
18世紀,又有一部分學者提出了第三種意見。他們認為埃特魯斯坎人是從中歐地區向南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定居的。以上這三種關於埃特魯斯坎人來源問題的觀點,時至今日也還是各有各的一批擁護者。但似乎較多的學者傾向於希羅多德的傳統解釋,即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小亞細亞半島。埃特魯斯坎人究竟來自哪裏?沒有人知道。
在線小知識
埃特魯斯坎人創造出了瑰麗的文化奇觀,但他們遺留下來的文字僅存於一些墓誌銘的碑文中,據考證,這些文字的字母和希臘字母非常相近,但就整個文字係統而言,卻不屬於印歐語係。
語言豐富的巴斯克人
巴斯克人的語言
巴斯克人居住在西班牙的東北部和法國的西南部,民族自尊心極強。這個民族的人相貌自成一格,身材中等,麵孔狹長,鼻子挺拔。其語言是現代歐洲唯一不屬於印歐語係的語言。巴斯克語的起源至今仍叫語言學家們迷惑不解,而有關起源的種種說法中,最異想天開的莫如宣稱那是上帝的語言了。
對巴斯克人的語言細加研究,便會發覺大部分語彙和任何已知的語言毫不相似。巴斯克語非常難學,外人很少能夠通曉其複雜的語法。巴斯克語方言非常多,官方承認的就有8種,而次方言有25種。一村甚至一屋之遙,就有不同的語彙和方言。這種語言的複雜程度,非一般人能夠破解。
專家學者的研究
19世紀以來,科學家、語言學家和考古學家提出了種種說法試圖解開巴斯克之謎,卻莫衷一是。最普遍的幾種說法是:古代伊比利亞人或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北非柏柏爾人以及蘇聯黑海與裏海之間高加索地區各民族可能與巴斯克人有血緣關係。
因為巴斯克語與高加索地區的語言有些相似,所以說兩者有聯係。19世紀初,這種說法似乎有了證據,當時考古學家在法國巴斯克人居住的地區發掘到高加索人種的顱骨。但這項可證明巴斯克人與高加索人有關的發現如同曇花一現,隨即便發現存在錯誤。因為在19世紀6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布洛卡博士在西班牙巴斯克人居住的地區發現另一個顱骨,卻是古代歐洲人種的。
發現的顱骨
布洛卡發現的顱骨,形狀與現代巴斯克人的差別很大,兩者之間並無密切的聯係。不過,他的發現可以認為,巴斯克人是歐洲一個原有民族的後裔,那個民族可能就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原居民。
1936年,在烏爾提亞加洞穴裏發現了兩種舊石器晚期的人類顱骨。一種和布洛卡博士以前發現的相同;另一種則與現代巴斯克人的顱骨極為相似。
這是迄今最有力的證據,證明巴斯克人是這個地方舊石器時代晚期居民的後裔,也首次說明巴斯克人或許是巴斯克地區的土生人。雖然有這些證據,巴斯克人和他們的語言無疑還將不斷引起人們的種種揣測。
在線小知識
從語言學角度看,巴斯克人是現今唯一的屬於“伊比利亞人”這個範疇的民族。伊比利亞人是西班牙南部和東部史前民族之一,其語言則屬於非印歐語係,有人推測其祖居地可能在北非。
消失的馬卡人祖先
馬卡人的村落
世界上許多人口的眾多民族,被人們所熟知,還有部分民族因人數稀少,遠離人世,所以人們知之甚少。
馬卡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他們世代居住在美國華盛頓州西北角的奧吉特村。馬卡人在歐洲和美洲東部移民到來以前,已經世世代代居住生息在這裏了。
馬卡人村落所在地比海平麵高出不少,可以俯瞰廣闊迷人的海灘。在離海岸約4500米的海麵上有一列礁石,像一排柵欄,抵擋著太平洋海浪的衝擊。馬卡人在此以捕魚為生。
2007年9月8日,華盛頓州西北海岸的馬卡印第安人部落曾用魚叉刺殺了一頭北太平洋灰鯨,被當地的動物愛好者控告。這種控告可能使他們麵臨一年的牢獄之災及10萬美元的罰款,但兩年之內他們可能會重新獲得捕殺權。
美國西雅圖大學的人類學家泰德說,非印第安裔人往往把動物看成是個體,而印第安裔人則把鯨魚或者熊或者鷹看行是更大整體中的一部分。
泰德說,他們把鯨魚看作是鯨魚“神靈”中的一部分,而不是鯨魚個體。
對此,有些人很難理解,所以對於馬卡人來說,捕殺一頭鯨魚,並不會有損整個鯨魚群體。
這條信息表明,馬卡人仍然生活在美國,並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
20世紀30年代,馬卡人舉村遷移到20千米外的一個村鎮。馬卡人雖然離開了自己的家園,但他們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祖先的曆史,尤其是關於那場大災難的傳說。
許多年以前,天崩地裂,一座巨大的泥山從天而降,整個村莊一下子就被吞噬了,奧吉特村消失了。
事實真是這樣的嗎?有人認為這隻是一個傳奇故事,而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多爾蒂教授卻認為,它隱含著幾分真實。
海灘上發現短槳
1970年冬季的一天,太平洋上的風暴掀起了罕見的巨浪。洶湧的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寬闊的海灘,奧吉特村舊址所在的海岸經受不住巨浪的衝擊,有一部分泥土塌了下來。
不久以後,有人在海灘上發現了一支劃水用的短槳。多爾蒂教授聽到消息後,憑著職業的敏感,懷疑那裏就是馬卡人傳說中發生泥崩的地方,而那支木槳,也許是500年前馬卡人劃小艇出海捕魚時使用過的。
不久,在發現木槳的地方附近,又發現了幾個魚鉤、一根魚叉杆、一個殘缺的雕花箱和一頂草帽。它們之所以曆經數百年而沒有損毀,是由於厚厚的泥層隔絕了外界的空氣。
馬卡人的房舍
更令人驚奇的是,岸邊泥土崩塌後,露出一小段馬卡人房舍的木牆,多爾蒂和他的助手們小心翼翼地用水把數以噸計的泥土衝走。慢慢地整座房子展露了出來。
這所房子相當大,長約21米,寬約14米,內分幾個單元,各有灶台和睡炕,看起來像幾家人合住的。
房內的用品中有一條殘破的白色毯子,上麵的藍黑圖案仍然清晰可見。
馬卡人的生活器物都是木製的,甚至煮食的容器都是木製的。出土的物品中,有底部燒穿的木容器、精致的木雕碗、一張漁網和一些榿木樹葉。
樹葉剛出土時呈綠色,暴露於空氣中後,漸漸褪變為褐色。還有一個用鬆木雕成的鯨鰭,上麵鑲嵌了700多隻海獺齒,頗為精致,這表明古代馬卡人已具有相當高的工藝水平。
馬卡人的災難
以上這些表明,這裏曾有過一片廣闊繁茂的森林,哺育了附近的居民。後來,也許由於植被破壞以及森林過度砍伐,幾代人不知不覺中釀就的災難在一個早晨突然降臨。
暴風雨裹挾著泥崩掩埋了奧吉特村,現場的幾具人骨,蜷曲著身子的小狗,一把未雕刻完的梳子及地上未來得及清掃的木片,都表明奧吉特村當時突然禍從天降。
睡炕上似乎沒有睡人,也許災難是發生在白天,因而有些幸運的馬卡人得以死裏逃生,並以代代相傳的方式把當時觸目驚心的一幕流傳了下來。
在線小知識
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的一個人種,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印第安人所說的語言一般總稱為印第安語,或者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語言的係屬情況均十分複雜,至今沒有公認的分類。
安達曼群島人來自哪裏
神秘的民族
在孟加拉灣東海上的安達曼群島,居住著一個古老、奇特、與外界隔絕的神秘民族。這裏的人麵部闊,鼻梁直,皮膚顏色像煤炭一樣黑,或呈稍帶微紅的茶色,頭發黑短而略鬈曲。他們身材較矮小,從人種學方麵來考察,關於這個民族的起源問題,學術界的看法不一,目前尚難定論。
原始社會氏族製
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是他們社會的基本細胞。氏族成員共同居住,共同勞動。在氏族內部,除個人日常使用的工具之外,所有生產資料都為集體所有,生產和消費都建立在嚴格的集體原則上。全體成員的集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一切重要的事都由氏族議事會討論決定。以男子為中心,血統關係按父係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