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南北兩極沒有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在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的一種自然現象,這期間會產生地震波。地球上幾乎到處都有地震,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50萬次。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然而,南北兩極地區至今卻從未發生過地震。為什麼南北兩極地區沒有地震呢?這一問題引起了世界地震專家們的注意。
美國田納西州蒙非斯大學地質學家鍾世騰,根據他30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鍾世騰認為:南極和北極的格陵蘭島內陸地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地麵上覆蓋著厚厚的冰層。他指出,上述兩地冰雪覆蓋麵積分別達至90%和80%,冰層厚度達300米以上。
由於冰層的麵積廣、厚度大、分量重,在垂直方向便產生巨大的壓力,使其下麵的地殼板塊都受到冰層擠壓。盡管如此,冰層產生的巨大壓力,正好與地層構造的擠壓相平衡,所以不會產生傾斜和彎曲,分散和弱化了地殼的形變,從而使地震無從發生。
但是,這位專家還認為,這種平衡隻是相對的,這種微妙的平衡一旦破壞,南北兩極同樣也會發生地震。
地震大多數是發生在地殼裏麵離地麵5000米至20000米左右的地方。地殼裏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原來地殼一向就不是靜止不動的。在過去的億萬年當中,它曾經有過多次的巨大變動,現在的高山,有些以前曾經是平地;現在的平地,有些過去曾經是高山。
不過這些變化要經過幾百萬年,而在人短暫的一生當中,不大容易察覺出來。
地殼裏麵各個部分運動是不均勻的,有地方快一些,有地方慢一些。在運動不均勻的地方和地殼比較弱的地方,就容易使地層產生破裂和錯動,於是地震便發生了。
地震是地下岩層受應力作用錯動破裂造成的地麵震動,同台風、暴雨、洪水、雷電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
知識小鏈接
世界上主要兩條地震帶: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至新西蘭的地帶;二是喜馬拉雅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