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解釋也是基於一種推測,還有待於科學的進一步證實。
恐怖的南極白光
1958年,在南極埃爾斯沃斯基地上空,一架直升機的駕駛員突然遇到這種白光,眼睛頓時失明,飛機失去控製,墜毀在雪原上。
智利的南極探險家卡阿雷·羅達爾,有一次外出工作,沒有戴墨鏡而遇到白光。他感到有一個光的實體向他移動,先是玫瑰紅色的,接著變成肉色的。
這時,他的眼睛疼痛極了,仿佛有人往他眼裏撒了一把石灰,接著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幸虧同伴找到了他,把他帶回基地,過了3天他的視力才恢複過來。
在高山冰川積雪地區活動的登山運動員和科學考察隊員,忘記了戴墨鏡,也會被積雪的反光刺痛眼睛,甚至暫時失明。醫學上把這種現象叫作雪盲症。
雪盲症是人眼的視網膜受到強光刺激後而臨時失明的一種疾病,一般休息數天後,視力會自行恢複。得過雪盲症的人,不注意的話會再次得雪盲症。
再次得雪盲症症狀會更嚴重,所以切不能馬虎大意。多次雪盲逐漸使人視力衰弱,引起長期眼疾,嚴重時甚至永遠失明。
導致雪盲症的罪魁禍首是積雪對太陽光很高的反射率。所謂反射率,是指物體表麵反射陽光的能力,這種反射能力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
比如說某物體的反射率是45%,這意思是說,此物體表麵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中,有45%被反射了出去。
雪的反射率極高,純潔新雪麵的反射率能夠高達95%,也就是說,太陽輻射的95%被雪麵重新反射出去了。這時候的雪麵,光亮程度幾乎要接近太陽光了,肉眼的視網膜怎麼能經受得住這樣的強光刺激呢?
在南極遼闊無垠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積雪表麵,微微窪陷,好像探照燈的凹麵。在這樣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白光。出現白光的雪麵,當然要比普通雪麵所反射的陽光更集中更強烈了。
在一般情況下,雪麵並不像鏡子那樣直接把太陽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裏,而是通過雪麵的散射刺激眼睛。
人眼在較長時間受到這種散射光的刺激後,也會得雪盲症。因此,有時候即使是在陰天,不戴墨鏡在積雪地上活動久了的人,眼睛也會暫時失明。
南極為何會出現白光
在南極有時會突然遇見一種奇怪的大氣光學現象白——光。天上地下、前後左右、遠方近地,出現無數道白光,四周一片乳白色,令人炫目。遠處的地平線不見了,高山消失了,深穀不知去向,同伴之間隻聞其聲,卻不見其人,萬物都融化在這可怕的白色之中。
南極出現白光是因為南極天氣寒冷、幹燥,雲中含水量很少,所以,吸收太陽光的能力很弱。
太陽光能穿過雲層直達地麵,而地麵附近空氣又十分幹淨,所以空氣對太陽光的散射和吸收也很少,加上地麵覆蓋著一層冰雪,可以將大部分太陽光反射到空中,又通過雲層與地麵之間來回反射,從而使天空、地麵各地的亮度變得很均勻。當各處的亮度基本一致時,便出現白光現象。
可以采取急救措施
當然,得了雪盲症也不必過分恐慌,隻要處理得當,也不會使眼睛受到大的傷害。具體方法是:
首先,以冷開水或眼藥水清洗眼睛。
其次,以眼罩或類似物輕輕敷住眼睛,盡量休息,避免勉強使用眼睛。若有必要,送醫院進行處理。雪盲的症狀通常需要5~7天才會消除。得過雪盲症的人,不注意會再次得雪盲症。
在線小知識
加拿大丘吉爾城,一年有300個夜晚能見到極光;而在羅裏達州,一年平均隻能見到4次左右。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處。1959年,一次北極光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