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嗅覺之謎(1 / 1)

動物嗅覺之謎

利用狗的嗅覺破案

在感覺和判斷微量有機物質方麵,任何先進的檢測儀器都不能超越人的鼻子。自然界中的氣味多於幾十萬種,一般人可以嗅出其中幾千種氣味,而經過訓練的專家則能嗅出幾萬種氣味。和人鼻相比,狗鼻子更加靈敏。

警犬破案用的就是它靈敏的鼻子。我們知道,人身上有著豐富的汗腺、皮脂腺,每個人分泌出的汗液和皮脂液味道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為人體氣味。人鼻子較難分辨不同人的人體氣味,而狗卻可以。將犯罪分子穿過的衣服、鞋子或用過的用品給警犬嗅過後,它就能順著氣味去追蹤逃犯,或者將混在人群中的壞人嗅出來。

海關人員利用狗的特殊嗅覺功能,訓練它們搜尋毒品。目前,販毒、吸毒已成了世界性的犯罪行為。經過訓練的狗,能夠搜尋出藏於行李或汽車中各個角落的毒品,它們屢建奇功,使得販毒分子聞狗喪膽。

利用狗的嗅覺救人

在瑞士等多山國家中,高山滑雪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運動,由於雪崩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事故,常常有滑雪者被埋於雪中。當地人訓練了一批救護犬,每當發生滑雪者失蹤事件時,就派這種救護犬上山尋找。它們身背標有紅十字口袋和救援隊員一起跋涉於高山積雪之中。由於它們的努力,使不少遇險者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在歐洲的一些城市,煤氣公司訓練了一批狗,作為“煤氣查漏員”。由於管道煤氣的使用日趨廣泛,要查找埋藏於地下的煤氣管道的泄漏是一個難題。如果不能找到泄漏處,漏出的煤氣在地下某一地方會積累起來,它們一遇上明火就會發生爆炸或燃燒。在查漏方麵,狗是人類得力的助手,一發現問題,它就會狂吠不止,以引起人們的重視。

利用狗的嗅覺掃雷

狗還是很好的地雷搜尋者。現代化的戰爭中,布雷成了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重要手段。過去多用金屬探測器來查找地雷,因為大多數地雷是用金屬作為外殼的。

後來,兵工專家改進了外殼材料,采用塑料或其他非金屬性材料來做外殼,一般的金屬探測器就找不出它們。經過訓練的狗能夠嗅出火藥的氣味,所以不管用什麼材料做外殼,它們都能把地雷查找出來。

在戰爭中,它們的工作挽救了成千上萬戰士的生命。還有的地質部門,訓練狗幫助人們查找礦藏。

金絲雀會預測毒氣

在煤礦中有毒或易燃氣體的存在,常引起井下爆炸,或發生煤礦工人中毒的事故。

人們發現,金絲雀對於這類氣體很敏感,礦井中存在的微量有毒氣體,在對礦工尚未造成威脅時,金絲雀就會出現窒息中毒的症狀。所以,一些礦工在下井時帶著金絲雀,將它們作為“生物報警器”。

同樣的辦法,也在某些生產有毒氣體的工廠中使用。

昆蟲的化學感受器

和人類、魚類不同,昆蟲的嗅覺既不靠鼻子,也不靠皮膚或嘴唇上的感受器,它們靠的是嘴巴周圍的觸角或觸須,這是昆蟲的化學感受器官。在觸角上,遍布著接受和處理氣味信息的嗅覺細胞和神經網絡。在麻蠅的觸角上,有3500個化學感受器,牛蠅的觸角上則有6000個,而蜜蜂中工蜂的觸角上更有12.000個化學感受器。正因為有了這些先進的工具,它們的嗅覺才特別靈敏,普通的家蠅可以識別3000種化學物質的氣味。

昆蟲靠嗅覺尋配偶

昆蟲嗅覺還用於尋找配偶。在昆蟲繁殖期,雌性的昆蟲能釋放出一種叫作性引誘劑的激素。雄性的昆蟲嗅到了這種氣味後,就飛向雌性的昆蟲。雄昆蟲對這種性引誘劑的嗅覺特別靈敏。

科學家實驗發現,當性引誘劑的含量已稀釋到每立方厘米的空氣中隻有一個分子,而雄蛾依然能分辨出。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的分析手段,搞清楚了一些昆蟲性引誘劑的結構,並且在實驗室中,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同樣的激素。利用這些人造的性引誘劑,在農田中捕殺害蟲,已成為一種新的植物保護手段。

不同動物的靈敏嗅覺

大象的視力很差,它全靠靈敏的嗅覺去尋找食物、發現敵害。而這種有選擇性的敏感性還在生命的繁衍中遺傳給後代,使之天生就具有遺傳氣味選擇記憶能力。駱駝能在80千米外聞到雨水的氣味;牛能嗅出濃度低達十萬分之一的氨液。猴子、野豬等動物中的領袖能夠發出使其他雄性動物臣服的氣味,隻要聞到這種氣味,即使沒有見麵也馬上服服帖帖。

在線小知識

人們曾相信,所有動物的嗅覺機製都一樣,氣味分子作用於細胞表麵的嗅覺感應器,也叫作G-蛋白質,並引發精巧的連鎖反應,最後打開細胞表麵的離子門,允許大量離子進入細胞,從而將氣味信息傳到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