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跳舞的跳舞草(1 / 1)

會跳舞的跳舞草

跳舞草也稱“情草”“無風自動草”“舞草”,也有人戲稱其為“風流草”,是一種多年生落葉灌木,野生種類主要分布在一些深山老林之中。

它的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線形小葉,而且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攝氏度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到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擺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地植高約1米,盆栽高約0.5米左右;莖呈圓柱狀,光滑;各葉柄多為3枚葉片,頂生葉長0.06米~0.12米,側生一對小葉長0.03米左右。

該植物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能力令人驚歎不已。如果你對它播放一首優美的抒情樂曲,它便宛如玉立的女子,舒展衫袖情意綿綿地舞動。如果你對它播放雜亂無章、怪腔怪調的歌曲或大聲吵鬧,它便“罷舞”,不動也不轉,似乎顯現出極為反感的“情緒”。 當在悶熱的陰天,或在雨過天晴時,縱觀全棵,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緊緊擁抱,時而又像蜻蜓翩翩飛舞,使人眼花繚亂,給人以清新、美妙、神秘的感受。

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豎貼於枝幹,緊緊依偎著,真是植物界罕見的風流草。

舞草為什麼會跳舞呢?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舞草的跳舞行為與陽光有關係。如把舞草移到黑暗的地方,它的動作就會慢慢減弱,以至最後停止;如再把它移回陽光下,它又開始舞起來了。此外,舞草的跳舞行為與溫度也有關係。如外界溫度達至30攝氏度,西側的小葉跳得最歡,而且舞步呈圓圈狀;如氣溫低於或高於30攝氏度,它就跳得沒有那麼暢快,並且舞步呈橢圓形。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進一步揭開了舞草跳舞的奧秘。

原來,舞草葉柄的葉座細胞在陽光和溫度的刺激下,會收縮或者舒張,由此導致了葉片的運動。這種運動有利於舞草本身的生存,可以減少陽光的直射麵積,減少水分的蒸騰,防止昆蟲等動物的危害。

這麼說來,舞草跳舞並不是要給人欣賞的,而是出於它自己生存的需要。此外,跳舞草還具有藥用保健價值,全棵均可入藥,具有祛瘀生新、舒筋活絡之功效。其葉可治骨折。枝莖泡酒服,能強壯筋骨,治療風濕骨疼。

在線小知識

在我國雲南省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裏,有一種會“欣賞”音樂的小樹,如果在它旁邊播放的是輕音樂或抒情歌曲,小樹的舞蹈動作就顯得婀娜多姿;如果播放的是進行曲或嘈雜的音樂,小樹就不舞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