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九死還魂草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各種植物體內,都有含量不等的水。有一種植物,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幾乎已成“幹草”了,卻仍然可以保持生命。
曾有過這樣的事,有人把這種植物全棵做成幹製標本,放在植物分類標本櫥中,幾年後,這棵幹草無意中落到了水池中,待第二天被人發現時,人們驚奇地看到,它竟舒展開全部枝葉,變得生機勃勃了。
這奇特的植物,便是大名鼎鼎的“九死還魂草”。九死還魂草這種非凡的“還魂”本領,奧秘全在於它細胞的隨機應變能力。
當幹旱來臨時,它的全身細胞都處在休眠狀態之中,新陳代謝幾乎全部停頓,像死去了一樣,得到水分後,全身細胞才會恢複正常生理活動。
說起來,九死還魂草的這種本領也是被環境逼迫出來的。它生長在向陽的山坡或岩石縫中,那裏土壤貧瘠,蓄水能力很差,它的生長水源幾乎全靠天上落下的雨水,為了能在久旱不雨的情況下生存下來,它被迫練出了這身本領。
在《本草綱目》中有一種“長生不死草”,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這種小草就是卷柏,是一種蕨類植物。高約0.05米~0.15米,莖棕褐色,分枝叢生,扁平狀,淺綠色。
在天氣幹旱時,卷柏的枝葉就卷縮起來,植物體變得枯萎焦幹,仿佛已經死去。一旦遇上水分,它那卷曲的枝葉就平展開來死而複生,以後,若再碰上幹旱,又會死去。卷柏三番五次地“死而複生”,生而複死,真是名副其實的“九死還魂草”。
生活在南美洲的卷柏更為有趣。幹旱季節,卷柏自己從土壤裏把根拔起來,然後全身卷成一個圓球,隨風飄滾,到處流浪,遇上有水的地方,就解開圓球,就地紮根,在新的家鄉定居下來。
我國植物學家在野外考察中發現,苦苣苔科中的珊瑚苣苔等也具有“還魂”的特征。它們生長在岩石縫中,根係很淺,在幹旱失水時,葉子變得像紙一樣,但並不死亡,遇雨便恢複生長。
在線小知識
“還魂”植物是植物界的強者,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植物學家準備把它們的某些遺傳特性轉移到別的植物上去,創造更多的“還魂”植物,提高了植物的抗旱本領,阻止日益嚴重的土地沙化,有益於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