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固態礦物或礦物的混合物,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構造的集合體,也有少數包含有生物的遺骸或遺跡,即化石。岩石是構成地殼和地幔的物質基礎。按照成因可以劃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
岩石有三態,即固態、氣態、液態,但主要是固態物質,是組成地殼的物質之一,是構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岩石是怎樣形成的呢?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這一奧秘。
科學界還有過一場激烈的爭論,持不同觀點的科學家互不相讓,有人稱這場爭論為“水火之爭”。
1775年,德國的地質學家魏格納認為花崗岩和各種金屬礦物是從原始海水中沉澱而成,人稱“水成派”。
後來,以英國的地質學家詹姆士·赫頓為代表的一些科學家提出相反意見,認為花崗岩是岩漿冷卻後形成的。人稱“火成派”。
“水成派”與“火成派”激烈爭論了幾十年。現在看來,這兩派觀點都帶有片麵性。
現在,科學家借助先進的設備,已經摸清了岩石的成因。如果按照質量計算,在地殼中約有3/4的岩石是由地球內部的岩漿冷卻後凝結而成的,人們稱它為“岩漿岩”或者“火成岩”。花崗岩就屬於岩漿岩。
有少數的岩石是泥沙、礦物質和生物遺體等長期沉積在江湖和海洋底下,經過長期緊壓膠結,以及在地球內部熱力的作用下,變成了岩石,人們稱它為“沉積岩”,如砂岩、頁岩和石灰岩等。沉積岩盡管所占的比例不多,可它多數分布在地表,因此,我們平時容易見到。
岩漿岩和沉積岩形成之後,受地殼內部的高溫高壓的作用,改變了性質和結構,就形成了另一種岩石——變質岩,如石英岩、大理石岩等。
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之間還可以互相轉化,埋在地下的變質岩可以被地殼運動推到地表麵,形成新的沉積岩。因此,著名的生物學家林奈幽默地說:“堅硬的岩石不是原始的,而是時間的女兒。”
的確,岩石正是經過長期的各種條件的作用,由其他物質轉變而成的。
在線小知識
在地球上,仍可以看到火山爆發後噴出的溫度高達1000℃以上的液態的岩漿,經過冷卻後形成的堅硬岩石。岩漿岩在地下形成,因此,它分布於地表的不多,一般都埋藏在比較深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