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怪物

海洋怪物就是生活在大海裏的怪物。在偌大的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生活資源,當然也隱藏著難解的怪物怪事。這一切都使得海洋越發顯得神秘。

海洋中的口技專家

海中金絲雀

白鯨以多變化的叫聲和豐富的臉部表情而聞名,早期的捕鯨者稱之為“海中金絲雀”。白鯨廣泛分布於北極與亞北極地區,自古以來它們一直是北極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商品,為當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資。

它們的活力與適應力、特殊的外貌、易受吸引的天性以及可接受訓練等因素,使其成為海洋世界的明星之一。

幾個白鯨集中的地區已成為賞鯨聖地,包括加拿大東部的聖勞倫斯河下遊與哈得孫灣、西部的丘吉爾河河口。白鯨的潛水能力相當強,對於北極的浮冰環境有很好的適應力。

出生時身長體重:1.5至1.6米,80至100千克;最大身長體重紀錄:雄性4.2至4.9米,1100至1600千克;雌性3.9至4.3米、700至1200千克。白鯨的壽命至少25年,長的可能達50年以上。

白鯨是地道的夏季旅行家,每年7月,成千上萬條白鯨從北極地區出發,開始它們的夏季旅行。

它們少則幾隻,多則幾萬隻,浩浩蕩蕩地遊向度假地。一路上它們一邊悠閑地遊玩,一邊不停地表演,平時冷清的海灣、河口、三角洲頓時熱鬧異常。

最優秀的“口技”專家

白鯨是鯨類王國中最優秀的“口技”專家,它們能發出幾百種聲音,而且發出的聲音變化多端,能發出猛獸的吼聲、牛的“哞哞”聲、豬的呼嚕聲、馬嘶聲、鳥兒的“吱吱”聲、女人的尖叫聲,病人的呻吟聲、嬰孩哭泣聲……

此外,白鯨還可以發出鉸鏈聲、鈴聲、汽船聲等,叫人驚歎不已。能夠親耳聆聽白鯨的歌喉,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白鯨不停地“歌唱”,實際上是在自娛自樂,同時也是同伴之間的一種交流,這是它們夏季度假的一個重要內容。

白鯨群進入河口時顯得十分興奮,雖然已經進行了長距離旅行,但它們似乎一點兒都不覺得累。除了用不同的歌喉不停地“交流”之外,還用自己寬大的尾葉突戲水,將身體半露出水麵,姿態十分美麗。

白鯨還可以借助各種“玩具”嬉耍遊玩。一根木頭、一片海草、一塊石頭都可以成為它們的遊戲對象。

它們可以頂著一條長長的海藻,一會兒潛泳,一會兒浮升,嘴裏不停地發出歡快的聲音。有時它們迷上了一塊盆子大小的石頭,先是用嘴拱翻石頭玩,接著把石頭銜在嘴裏躍出水麵,更絕的是它們會把石頭頂在頭上像雜技演員那樣在水麵上表演。

白鯨不僅體態優雅,也極愛幹淨。許多白鯨剛遊到河口三角洲時,全身附著許多寄生蟲,外表和體色顯得十分肮髒,他們自己也好像極不舒服。

這時它們紛紛潛入水底,在河底下打滾,不停地翻身。還有一些白鯨則在三角洲和淺水灘的砂礫或礫石上擦身。他們天天這樣不停地翻身,一天長達幾個小時。幾天以後,白鯨身上的老皮膚全部蛻掉,換上了那白色的整潔漂亮的新皮膚,體色煥然一新,非常美麗。

在線小知識

白鯨的生存現狀:自從17世紀以來,由於捕鯨的高額利潤,捕鯨者對白鯨進行了瘋狂的捕殺,致使白鯨數量銳減。更加可悲的是白鯨的生態環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一批批白鯨相繼死亡。

最神秘的海洋巨物

海洋中的龐然大物

座頭鯨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類,但也是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體型龐大而臃腫,體長達11至19米,體重約為40至50噸。

它的頭相對較小,扁而平,吻寬,嘴大,嘴邊有20至30個腫瘤狀的突起,有趣的是每個突起的上麵都長出一根毛,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卻全都沒有毛。

鯨須短而寬,每側都在200條以上。背鰭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鯨類那樣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故得名“座頭鯨”,也叫“弓背鯨”或者“駝背鯨”。

胸鰭極為窄薄而狹長,約為550厘米左右,幾乎達體長的2/3,鰭肢上具有4趾,其後緣有波浪狀的缺刻,呈鳥翼狀,所以又被稱為“長鰭鯨”、“巨臂鯨”、“大翼鯨”等。

下頜至腹部有20條左右很寬的平行縱溝或棱紋,腹部具褶溝。通常身體的背麵和胸鰭呈黑色,腹麵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麵和胸鰭也呈白色。

雌鯨體後的下側長有一條細長的裂口,終止在肛門附近。據說在繁殖的時候,雌鯨就是用它包裹住雄鯨的生殖器,來完成交配過程的。

座頭鯨的習性

座頭鯨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及世界其他海洋中,在我國見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東海含台灣海峽海域一帶。

座頭鯨一般在寒帶和熱帶之間的一定海域中回遊,並有固定的回遊路線。例如在美國夏威夷群島附近,每年從11月開始,都有大約400頭彙集於溫暖的水域裏越冬,從翌年3月下旬開始離開向北遷徙,當再次接近陸地時,已經是在幾千千米以外的北太平洋了,其中有一些可以到達白令海峽,另一些則到達阿拉斯加東南分散的小島附近海域。

不可想象的是,這種龐然大物竟然是以鱗蝦這種體長還不到一厘米的小型甲殼動物為主要食物的,此外還有鱗魚、毛鱗魚、玉筋魚和其他小型魚類等。

座頭鯨的嘴張開時,其特殊的彈性韌帶能夠使下齶暫時脫落,形成超過90度的角度,口的橫徑可達到4.5米,可以一口吞下大量的磷蝦或較小的魚類,但其食道的直徑則顯得大小,不能吞下較大的食物,這可能就是它隻能吃小動物的原因之一。

由於越冬期間好幾個月都不進食,為了維持那碩大無朋的身軀所需要的體能,在夏季裏便要吃大量的食物,常常可以連續吃上18個小時。

由於日照充足,北方冰川地帶的海灣裏浮遊生物大量滋生,養育了以浮遊動物為食的鱗蝦,數量巨大,常常數百萬隻群集在一起,因此為座頭鯨提供了極為豐盛的食物來源。

具有社會性的動物

座頭鯨是有社會性的一種動物,性情十分溫順可親,常以相互觸摸來表達感情,但在與敵害格鬥時,則用特長的鰭狀肢,或者強有力的尾巴猛擊對方,甚至用頭部去頂撞,結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鮮血直流。

座頭鯨遊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時約為8至15千米,在海麵緩緩遊動時,就像一座冰山一樣,身體的大部分沉在水下,有時又像是一個自由飄浮的小島,人們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露出海麵的身體。

遊泳、嬉水的本領十分高超,有時先在水下快速遊上一段路程,然後突然破水而出,緩慢地垂直上升,直至鰭狀肢到達水麵時,身體便開始向後徐徐地彎曲,好像雜技演員的後滾翻動作。

座頭鯨可以鑽入水中快速潛水遊動,僅用幾秒鍾就消失在波浪之下,進入了昏暗的深淵。

露出水麵呼吸時,從鼻孔裏會噴出一股短粗而灼熱的一種油和水蒸氣混合的氣體,把周圍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麵,形成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同時發出洪亮的類似蒸汽機發出的聲音,被稱之為“噴潮”或“霧柱”。

有時它還興奮得全身躍出水麵,高度可達6米,落水時濺起的水花聲在幾千米外都能聽到,動作從容不迫,優美動人。在它的皮膚上不僅常附著藤壺和茗荷等蔓足類動物,而且攜帶著許多諸如鯽魚一類有吸盤的動物,加起來足有半噸重之多,然而這似乎絲毫也不影響它的行動和情緒。

座頭鯨的配偶為一夫一妻製,雌鯨每兩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約為10個月,每胎產一仔。

當雌鯨帶著幼仔時,往往另有一隻雄鯨緊跟其後,它的任務是對入侵的其他鯨或小船進行攔截,不過要是遇上凶惡而狡猾的虎鯨時,它就無能為力了。

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雌鯨用乳汁喂養幼仔,乳汁由乳頭自動擠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發育很快,每天體重可以增長40至50千克。

更令人歎服的是雌鯨在哺乳期間為幼仔的成長提供一切營養,而它自己卻在很長時間內不吃東西,直至幾個月以後才開始尋找食物。

雌鯨與幼仔之間也常常是溫情脈脈的,幼仔用兩鰭觸摸著雌鯨,有時好像是抓在雌鯨的身上。座頭鯨的壽命一般為60至70年。

地道的海中靈物

在鯨類王國裏,座頭鯨可謂是一種地地道道的海中靈物了。

座頭鯨的背鰭很短小,胸部鰭狀肢窄薄而狹長。它們經常揮舞像鳥翼一樣的胸鰭拍打擊水,因此又有人叫它們“巨臂鯨”、“大翼鯨”。座頭鯨在海麵經常做出各種精彩表演。座頭鯨不但外貌奇異,而且智力出眾。

它們會使用氣泡形成的柱網捕食,而且它們的叫聲悅耳悠揚,善於變化創新。所以,人們把座頭鯨叫作神秘歌手。生物學家稱讚它是海洋中最傑出的“歌星”。

夏威夷水域自古以來就是座頭鯨的越冬地。從18世紀至20世紀期間,在人類大量的捕殺下,座頭鯨的數量劇減。直至1966年,在科學家們的呼籲下,國際捕鯨委員會才頒布了禁止捕獵座頭鯨的法令。

1970年,國際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聯合會,把座頭鯨列入世界瀕危動物名單。我國已經把座頭鯨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座頭鯨的神秘之歌

據生物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座頭鯨用以交流的“歌聲”中包含有人類語言要素。不過盡管研究者認為鯨在本質上尚未擁有自己的語言,但他們還是發現了座頭鯨歌聲與人類語言之間的相似之處。研究小組負責人玲木真田告訴記者,人類和鯨都是用抽象的聲音單位進行交流的。這些聲音單位通過不同等級的結構組合在一起。就好像一篇文章是由段落組成的;一個段落是由句子組成的;一個句子是由分句組成的一樣,以此類推,它們都是位於不同的層麵的。他還補充說:“就座頭鯨的歌聲而言,一段歌是由一首首歌組成的;一首歌是由旋律組成的;一個旋律是由一個個短語組成的;一個短語則是一個個音符組成的。”

將所有這些要素歸納起來看,就會發現座頭鯨有某種類似自己語法的東西,這就好像句子中的詞彙按語法的排列順序一樣。

玲木真田和他的同事約翰·布克、彼得·提阿克設計了一個電腦程序,通過該程序將鯨的歌聲分成小段並轉換成數學模型。而後,通過一種信息理論技術分析每個符號的平均信息量,對其複雜性和結構進行量化研究。電腦分析和人工觀察都發現鯨的歌不但有層次分別,還能夠在每秒內傳遞大量信息。

一般,人類每說出一個詞就傳達出一比特信息,甚至更多。但鯨是在水中進行交流的,而且通常都是長距離的,由於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在空氣中的4倍,因此水有助於“歌聲”的傳播。馬薩諸塞斯大學研究合作人詹妮弗·克西斯·歐德斯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利用信息理論對鯨的歌聲進行研究的人。她告訴記者:“我非常讚同這一新發現。我目前正在用信息理論對座頭鯨的交流進行研究,而且我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她也認為水生動物的歌聲和聲音不能用現有的語言來分類;她和玲木都承認他們還無法了解鯨歌聲的含義,這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玲木說:“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一點東西。座頭鯨歌手通常都是雄性,而這些歌很可能是求偶的表白。歌的種類則隨著求偶季節而不斷發展,並且一個族群的所有動物似乎用的都是同一首歌。也就是說座頭鯨是在互相學習的。不過關於這一點的細節尚不清楚。而這些歌的意思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