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怪物

空中怪物是空中生存的佼佼者。它們縱橫萬裏,來去自由。對於隻能在陸地生存的人類,它們的一切都顯得神奇和難解;它們的行為也演變為傳奇和傳說。

森林裏的攻擊者

森林中的原始蟒蛇

蟒蛇屬無毒蛇類,是當今較原始的蛇種之一,在其肛門兩邊均有一個小型爪狀痕跡,這是其退化後肢的殘餘痕跡。這種後肢雖然已經不能行走,但都還能自由活動。蟒蛇體色黑,有雲狀斑紋,背麵有一條黃褐斑,兩側各有一條黃色條狀紋。現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在蛇類中,蟒蛇是最大的一種,其長度一般在6米左右,最大體重也可達55千克左右。

體形粗大且長是蟒蛇的主要特征,其次身上具有腰帶和後肢的痕跡。

另外,蟒蛇具有成對較發達的肺,較高等的蛇類卻隻有一個肺或一個退化肺。

蟒蛇的體表花紋非常美麗,對稱排列成雲豹狀的大片花斑,斑邊周圍有黑色或白色斑點。體鱗光滑,背麵呈淺黃、灰褐或棕褐色,體後部的斑塊很不規則。

蟒蛇的頭小並且呈黑色,眼下有一黑斑,喉下呈黃白色,其腹鱗無明顯分化。蟒蛇的尾巴短而粗,但具有很強的纏繞性和攻擊性。

蟒蛇的生活習性

蟒蛇因其具有很強的纏繞性,所以常攀纏在樹幹上,它也擅長遊泳。蟒蛇喜熱怕冷,最適宜溫度為25℃~35℃,20℃時少活動,15℃時開始麻木狀態,如氣溫繼續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過久也可死亡。

蟒蛇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至5個月,春季出蟄後,日出後開始活動。

夏季高溫時常躲陰涼處,於夜間活動捕食。蟒蛇的攻擊性很強,它獵取食物的方式就是用身體將獵物緊緊纏住,直至把獵物縊死,然後從獵獲物的頭部將其吞入。

蟒蛇喜在溫熱地方生活,常生活在熱帶雨林和亞熱帶一些潮濕的森林中,屬樹棲性或水棲性蛇類。

蟒蛇主要以鳥類、鼠類、小哺乳動物及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食,其牙齒尖銳、獵食動作迅速準確,有時也進入村莊農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時雄蟒也傷害人。

當雌蟒產卵後,有盤伏卵上孵化的習性。此時任何東西最好都不要靠近它,因為生性凶殘的雌蟒極容易傷人。

蟒蛇常以小麂、兔、鬆鼠等為食,其胃口極大,可以一次吞食一些超過自身體重的動物。

比如廣西梧州外貿公司1960年曾收購了一條100千克重的蟒蛇。這條蛇吞食了15千克的家豬。

蟒蛇胃口大,消化力也極強,除獵物的獸毛外,其他皆可消化,但飽食後也可數月不吃食物。

蟒蛇繁殖期短,卵生,其繁殖期為每年4至6月,每年的4月份出蟄,到6月份開始產卵,每次可產8至30枚,多者也可達百枚。卵呈長橢圓形,每隻卵均帶有一個“小尾巴”,大小似鴨蛋,每枚重約70至100克,其卵為白色,孵化期60天左右。

這時雌蟒不吃食物,由於體內發熱,體溫較平時升高幾度,這樣有利於幼卵的孵化和生長。

在線小知識

世界最大的蟒蛇:印度尼西亞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千克的巨蟒,屬東南亞本地物種網紋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蟒蛇,當地人為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

性情凶猛的白頭海雕

北美洲特有的大型猛禽

白頭海雕,又叫美洲雕,是鳥綱、鷹科下的一個屬。白頭海雕是北美洲所特有的一種大型猛禽。一隻完全成熟的海雕,體長可達一米,翼展兩米多長。白頭海雕的大小隨著年齡、性別和生活區域的不同而變化。但是,由於年輕的雕有較長的尾羽和翅羽,所以未成年雕往往比成年雕的個頭還大。

由於雄性白頭海雕的頭是白色的,所以白頭海雕的俗名和學名都是源於此。白頭海雕外形美麗、性情凶猛,其嘴、爪都較為銳利而鉤曲,而且目光敏銳。在展開雙翅,搏擊長空,淩空翱翔時,總是那樣英姿威武、威風凜凜。

有時候,白頭海雕被譯為禿鷹。這樣就會讓人以為,白頭海雕像禿鷲一樣頭上沒有羽毛。其實,白頭海雕被叫作“禿鷹”是因為白頭海雕的頭部為白色,並且一直覆蓋到頸部,閃閃發光,同身上的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遠遠望去,總是給人一種沒長羽毛的“光禿禿”的感覺,所以俗稱為“禿鷹”。由此可見,禿鷹的這種叫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它全身羽毛豐滿,並無禿可言。

白頭海雕是北美洲所特有的一種大型猛禽。它和大部分食肉猛禽一樣,雌雕要比雄雕個頭大。其中的原因有許多種可能。有些生物學家認為,雌雕的大個頭能讓它們更好地守護自己的巢、蛋和小雕。個頭較小的雄雕翱翔起來更為輕鬆。一般來講,雌白頭海雕的翼展長達2.3米,雄白頭海雕的翼展卻僅有1.8米。白頭雕的這種外形更能守護好自己的地盤。

未成年的白頭海雕全身是深棕色的羽毛;4至6歲成年後,白頭海雕的眼、虹膜、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

一隻完全成熟的白頭海雕,體長71厘米至96厘米,翼展168厘米至244厘米,重量3000克至6300克。白頭海雕的平均壽命為15年至20年,被豢養的有可能活到50歲左右。

白頭海雕分布在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國本土和北墨西哥。白頭雕是北美洲唯一的海鷹。白頭海雕居住在北美洲多沼澤的支流、路易斯安那以及東部落葉林、魁北克和新英格蘭。北部的白頭海雕屬候鳥,而南部的白頭海雕為留鳥。白頭海雕早先養殖在北美洲中部。但是,白頭海雕的最低數量主要限於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北部和東加拿大和佛羅裏達。此外,白頭海雕的亞種也分布於北美洲的各地區。

白頭海雕的生活習性

白頭海雕是一種凶猛的捕殺動物。它們具有利爪和撕裂動物用的鉤嘴,鳥類學家授予它們猛禽的稱謂。白頭海雕像其它大多數猛禽一樣,是日間捕食性鳥類,常成對出獵,憑其異常敏銳的視力,即使在高空飛翔,也能洞察到地麵、水中和樹上的一切獵物。

白頭海雕以魚類為主食。所以,它們常棲息於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沿岸。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海納斯附近的奇卡特河區域,在每年11月份鮭魚洄遊時期,僅僅10多千米長的河岸,竟能吸引三四千隻白頭海雕。由於白頭海雕的到來,也給當地旅遊業帶來一筆可觀的經濟效益。

白頭海雕主要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為食。此外,白頭海雕也吃海鷗、野鴨等水鳥和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白頭海雕的飛行能力極強,在飛行的時候,還常發出類似海鷗的叫聲。它們的視力比人類的眼睛要銳利很多倍,尤其是對移動物體的反應視力更是出類拔萃。

白頭海雕常常淩空盤旋,放眼四野,明察秋毫,動作敏捷,狡兔縱有三窟也難以逃脫它的利爪。此外,白頭海雕還能在水麵上抓起幾十千克重的大魚。

通常情況下,白頭海雕都是成雙成對的活動,合力追逐捕捉受傷的或瘦弱的水鳥。白頭海雕偶爾會進攻那些在飛行中的天鵝,也會把浮在水麵上的大魚拖到岸邊。

在捕食的時候,白頭海雕一邊在水麵盤旋,一邊用其銳利的目光搜索貼近水麵遊動的魚類。一旦發現目標,便急速俯衝下來抓獲。

如果魚比較小,它們就會用銳利的爪子一下抓到魚背騰空而起;如果碰到大魚抓不起來時,就會被大魚拉入水中。因此,當經過奮力拚搏實在不能獲取獵物時,白頭海雕就會放開大魚,重新飛上天空。

白頭海雕的生長繁殖

白頭海雕彼此之間的交往是由一年中的不同時間而定。一般情況下,春季和夏季,成年白頭海雕忙於築巢。為了便於捕魚,白頭海雕往往會將巢築於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大樹上,年複一年地使用和修建同一個巢。

在這期間,準備繁殖配對的白頭海雕都會堅守著自己的地盤。它們很少和其他白頭海雕接觸,除非是為了趕走入侵者。那些年齡太小、還不能交配的白頭海雕會在暖和的月份裏東尋西探,了解周圍的環境,努力地生存下來。在冬季遷徙的時候,白頭海雕彼此會交往得多一些,它們常常聚集在一個豐富的食物源周圍。對此,生物學家認為,白頭海雕的這種冬季聚居能夠為年輕的成年白頭海雕提供一個可能與配偶相遇的場所。

白頭海雕實行終生配偶製。到了繁殖季節,白頭海雕就會成群地集中到一些食物比較豐富的地區,將巢築於懸崖峭壁上,或者參天大樹的頂梢上。

築巢的材料主要是樹枝,裏麵也鋪墊一些鳥羽和獸毛。白頭海雕和其它鷹類一樣,也喜歡利用舊巢,並且在繁殖期間不斷地進行修補,使巢變得越來越龐大。一般來說,白頭海雕的巢直徑可達2.8米,厚可達6米,重量可達2000千克。

雌白頭海雕一般在每個的11月上旬產卵。但是,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時間可以相差幾個月。每窩產卵兩枚,孵化期為一個月左右,第一隻雛鳥和第二隻雛鳥出殼的日期可以相差好幾天。在雛鳥出殼後,一般需要經過4個月才能育成幼鳥。

雛鳥由雄鳥和雌鳥共同覓食撫育,通常都是喂給它們小魚或小型哺乳動物,在喂給雛鳥之前要先撕成碎片。隨著雛鳥不斷長大,飼喂的食物塊也越來越大,最後便將整個的食物放在巢中,任其啄食。

在育雛晚期,白頭海雕每次喂給小白頭海雕的食物數量更多了,但是喂的次數卻逐漸減少。

白頭海雕的生存競爭

幼雕的體形與成年相差不多,體重甚至會超過成年。幼鳥全身的羽毛都是栗褐色,頭部和尾部都沒有白色的羽毛。幼鳥在大鳥的誘導下,開始練習用雙腳捕捉獵物或抓取巢材。在練習過程中,幼鳥的肌肉力量不斷增強,體重也有所下降。3個月後,幼雕便可以離開巢穴獨立生活。幼鳥羽毛的顏色變化十分緩慢,一般需要5年左右,才能變成成鳥的羽色。

一般鳥類在孵化期間是不產卵的,但白頭雕卻與眾不同。雌鳥在產下第一枚卵後就開始孵化,在孵化初期還會再產第二枚卵。這樣雛鳥出殼的日期先後可以相差幾天,因此先出殼的雛鳥往往比後出殼雛鳥大許多。

在線小知識

美國國鳥:白頭海雕因為體態威武雄健,又是北美洲的特產物種。因此在獨立之後不久的178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克拉克和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立法,選定白頭海雕為美國國鳥。

利爪凶猛的金雕

墨西哥的國鳥

金雕,鷹科類的一種烏褐色雕,是北半球上眾所周知的一種猛禽。

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兩米,體長則可達一米,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蓋。它們一般生活於多山或丘陵地區,它們經常在山穀的峭壁以及山壁凸出處築巢。

金雕是墨西哥的國鳥。它們的頸羽是金黃色矛尖狀,眼暗色,虹膜黃色,嘴灰色,腿生滿羽毛,腳粗大,爪巨大,呈黃色。翅展長達2.3米。在北美洲,金雕分布在沿太平洋岸的墨西哥中部,穿過落基山脈向北直至阿拉斯加和紐芬蘭。金雕在美國得到聯邦法令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