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道場——四川峨眉山(2 / 3)

反映了唐代峨眉山道教的興盛。

至唐宋交替時期,佛教在峨眉山的發展較快,寺廟增多,高僧輩出,影響很大,帝王也時有敕賜。唐代詩人李白的《聽蜀僧浚彈琴》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在這個時期,峨眉山的道教發展也比較昌盛,與佛教旗鼓相當,道教將峨眉山稱為“第七洞天”。

至宋代,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都對佛教進行了大力地支持。

伏虎寺位於瑜伽河與虎溪彙流處,是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伏虎寺原為一小廟,名為藥師殿,由行僧心庵開建。南宋紹興年間,行僧心庵再建。

伏虎寺得名,一說寺院附近山中有虎傷人,僧士建“尊勝幢”以鎮虎患,於是改名伏虎寺;一說因伏虎寺的後山形如伏虎而取名。

清順治年間,貫之和尚率弟子可聞大師重建寺院,曆時20多年,更名為“虎溪禪林”,也稱“伏虎寺”,為當時峨眉山最大的寺廟之一。

後來,可聞大師的徒弟寂玩上人在寺周廣種杉樹、楨楠、柏樹,按《法華經》一字一棵,稱“布金林”。布金林古木參天,濃蔭蔽日,伏虎寺整座寺院均掩映在密林之中,有“密林藏伏虎”之稱。

然而,寺院的屋頂上卻終年無敗葉堆積。於是,清康熙皇帝賜伏虎寺“離垢園”3個字,為佛教聖地遠離塵垢之意。

到伏虎寺朝聖,進入寺門便是彌勒殿,殿內供有金身彌勒佛坐像,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彌勒殿後是韋馱殿,內有韋陀菩薩金身坐像。

普賢殿內供有普賢菩薩金身像,背龕供奉阿彌陀佛聖像。大雄寶殿內正龕上供有“三身佛”,佛像十分莊嚴。按照佛教的信仰,“三身佛”是釋迦牟尼佛的3種不同表征,即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

殿內左龕供奉文殊菩薩像,右龕供奉普賢菩薩像,左右兩側是十八羅漢,後龕為觀世音渡海像。

伏虎寺內有全山唯一的羅漢堂。羅漢堂高大雄偉,恢弘莊嚴。殿內供奉的五百阿羅漢均按照佛教傳統塑造,造像生動,流金異彩,佛教氛圍十分濃鬱。

洪椿坪位於寶掌峰下的一片叢林之中,是峨眉山中最佳的避暑勝地。如想到達必先經90多折共計3200多級台階的“蛇倒退”長坡才能如願以償。

洪椿坪上建有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禪師所建,原名千佛禪院,也稱“千佛庵”。後來在明代崇禎時期擴建,在清乾隆年間毀於大火,不得不再一次重建。因寺前有3棵洪椿古樹,所以重建後的寺廟也因此被叫作“洪椿坪”。

這3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麵,在大火中被焚,但枯木屹立百年而不倒;另一棵在高岩邊,約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於山下;第三棵在寺門左側的密林中,一直都鬱鬱蔥蔥,生機勃勃。這棵洪椿的樹齡至少有1500年了,被人們稱為“長壽樹”。洪椿屬棟科落葉喬木,須幾人合抱,有10多米高。傳說,洪椿樹500年開一次花,500年結一次果。

洪椿坪建有殿宇三重,氣勢巍峨,蔚為壯觀。廊廡簡潔,宏闊寬敞。洪椿寺建築麵積50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千佛樓、林森小院和禪堂、僧舍等。

大雄寶殿中供普賢像,左右為十八羅漢像,雕塑俱佳。藏經樓內中存有一件寶物,那就是懸掛於樓內的一盞七方千佛蓮燈,紫檀木雕琢,精工彩飾。千佛蓮燈高近2米,直徑1米,七方翹角,上下刻有幾百尊佛像。

七方角柱上有九龍盤柱,上麵還刻有雲龍怪獸,以及神話故事圖案,八麵玲瓏,數百尊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組成一幅幅神話故事圖景,是罕有的藝術珍寶。

燈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處,這不多見。七方千佛蓮燈設計巧妙、工藝精湛,令人稱頌,是寺內珍藏的藝術珍品之一。

洪椿坪上的觀音殿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稱“錫杖泉”。

相傳,明代時的洪椿坪香火旺盛,僧眾雲集,寺僧人數多時可達千人以上。但寺廟裏卻極為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禪師持杖祈禱,用錫杖鑿岩引水,感動了天池的仙女,就給這裏送來了一股清泉。錫杖泉四季不枯,甘甜清冽。

與此同時,峨眉山的道教也有很大的發展。許多道觀,如東嶽廟、玉皇觀、雷神祠、關帝廟等都興建起來。許多地名如“龍門洞”、“仙皇台”、“九老洞”、“三霄洞”、“女媧洞”、“伏羲洞”等都是以道家經典而取名。當時的著名道人陳搏曾從華山來此修行,並自號“峨眉真人”。

北宋後期,由於宋朝皇帝不遺餘力地提倡佛教,在朝廷的扶持下,峨眉山開始成為“普賢道場”。

在道教興盛發展的時候,峨眉山的佛教出現了許多宗派,但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其他宗派都逐漸消失,唯有臨濟和曹洞兩派一直流傳下來。

所謂的“峨眉臨濟氣功”是由南宋末年峨眉山佛教林濟宗白雲禪師所創立,一直在臨濟宗內部流行,不得外傳,故稱“臨濟氣功”。

據說,白雲禪師原來為道家,後轉入佛門,並且對醫學頗有研究。他集醫、道、釋、武術精華於一身,融養生、醫療、技擊為一體,創造出一套獨具特色的臨濟氣功。

古代有關峨眉武術的文字記載很少,在後來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所著的《荊川先生文集》中有詩一首,題為《峨眉道人拳歌》。全詩共30行,每行七言,對峨眉拳術進行了非常生動形象地描述。

例如,詩中寫道:

忽然豎發一頓足,

崖石迸裂驚沙走。

來去星女擲靈梭,

夭矯天魔翻翠袖。

是寫峨眉山道人的個人表演,他起勢蹬足,石破砂飛,足見得力量之大,接著描述道人行走往來如穿梭,身段玲瓏,翠袖翻卷,姿勢十分優美。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猶言技癢試賈勇,低蹲更作獅子吼。

這4句是寫道人武功精深,軟若無骨,伸縮、開合、變化自如;形容行動敏捷,臂肘之快如全身是手。

餘奇未竟已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這4句寫道人掌握的技能很多,表演出來的隻是一小部分,“餘奇未竟”懷想不絕。接著寫道人跳上蒲團,立即入靜,由大動轉入大靜,安詳自然,來誇讚沒有過硬的功夫是絕對辦不到。

全詩記述了峨眉拳從起式至收式的整個表演過程,同時也描述了峨眉拳的身法、擊法、呼吸、節奏等各個環節。

有文字記載的峨眉武術,始於南宋時代。南宋時期,峨眉山有個法號德源的和尚,他原是一個遊方僧,武藝高強,因其眉毛為白色,世人稱之為“白眉道人”。

德源和尚創編了一套拳術,稱為“白眉拳”,主要流行於四川、廣東、香港、澳門一帶。此拳的特點是模仿山中的白猿,在草地上跳躍翻滾,舞手動腳,敏捷異常。

德源法師不僅武功非凡,而且文才出眾。他收集峨眉僧道武術之長,結合自身經驗,編寫了《峨眉拳術》一書,是有關峨眉武術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從此以後,峨眉山佛教才有了較為係統的武術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武林中形成了自己的體係和風格。

仙峰寺麵向華嚴頂,背靠危崖,由洪椿坪上行約八九千米可以到達。仙峰寺原名慈延寺,始建於元代,初為一小庵。

明代初,寺中建有專門存放明神宗禦賜《大藏經》的藏經樓,後來經本炯禪師擴建為大寺,名“仙峰禪林”。後來毀於大火之後再度重建,建成之後改名為“仙峰寺”。

仙峰寺的第一殿原為財神殿,後改供彌勒菩薩,稱彌勒殿,最後又改回財神殿。殿上懸有匾額“仙峰禪林”,兩邊有聯語:

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

悟三乘遙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殿堂內左壁懸掛有4扇木屏,簡述了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傳說。

九老洞位於九老峰下,相傳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輔、天衝、天芮、天蓮9位老人棲息之所。洞口高踞在仙峰岩,下臨黑龍潭,有陡直的天然磴道通向洞中。

磴道兩側有石樁護欄。進洞130米,洞道平均高、寬約5米,寬適易行,洞內有如烏鴉的大蹄蝠和金絲燕,成群結隊。前行有石床、龍泉、仙橋等,傳說都是仙人所造。

主洞道盡頭有一石龕,供著一尊神像。據記載,這尊石像是8世紀中葉的隋代眉州太守趙仲明,因治理岷江大渡河水患造福一方,被老百姓擁戴為川主之神,仙居其中,並建造神像進行供奉。再前行,則為大小不同縱橫錯落的67個岔洞,蜿蜒曲折。

洞內的石鍾乳、石筍、石柱、石芽、石花等,或如萬劍懸垂,雨後春筍;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異獸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經。儼然是一座古樸而新奇、典雅而森嚴的藝術宮殿,令人驚歎萬分。

仙峰寺的第二殿是大雄殿,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為十八羅漢,背麵供奉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全部為脫紗佛像。

殿內懸掛有一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峰頭外布些慈雲,常庇琉璃世界;

願人出孽海迷津,名場利藪,

洞口前撐來寶筏,普度億萬生靈。

第三殿是舍利殿,供奉漢白玉雕刻的藥師佛像。有舍利銅塔,六方七層,高3.6米,通體敷金,金光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