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道場——四川峨眉山(3 / 3)

之後,上海龍華寺的僧人清福曾3次從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錫蘭取回佛骨舍利、《貝葉經》和玉佛,並將舍利3枚、《貝葉經》兩卷留贈在仙峰寺內,並建造舍利殿進行存放。

寺前有九蓮池,四周石欄上有許多文字題刻。

仙峰寺周圍生長著許多珙桐樹,花呈白色,形如鴿翼,微風吹拂,翩翩起舞,是極為稀少的一種植物,被人們稱為“鴿子樹”。

至明代峨眉山的道教日趨衰敗,而佛教卻繼續興盛發展。明太祖朱元璋曾為皇覺寺的僧人,對佛教本身就有好感,曾敕封寶曇和尚為國師,並於洪武年間派遣國師來峨眉山重建鐵瓦殿。國師留蜀10年,道化大行,其圓寂後,太祖賜詩二首,以昭其德。

1466年,普光殿毀於火災,住持了鑒和尚募化,蜀王朱懷園捐資重修,曆經3年修建完成。

1534年的嘉靖甲午年,慧宗別傳禪師來峨眉山,在峰頂飾新鐵瓦殿,創建了新殿,並鑄普賢銅像一尊、銅佛65尊於金頂。

鑄普賢三身銅像供奉在白水寺的毗盧殿內,在白龍洞外按《法華經》,以字計棵,廣植楠柏,名為“功德林”,並鑄銅鍾3口,分置白水寺、永延寺、聖積寺。聖積寺銅鍾最大,計1250千克,神宗朱翊鈞特賜號為“洪濟禪師”。

1568年,通天明徹大師來普賢寺禮佛後在千佛頂結茅駐錫。

1573年在天門石下建一海會禪林,安住眾僧,持戒10年,道望益隆,聲聞朝廷。他的弟子無窮大師,秉承師誌,於萬曆年間雲遊楚蜀,募鑄高3.6丈千手千眼觀世音銅像一尊,迎回峨眉。

後來赴京奏請慈宮,太後賜金敕建大佛寺,安奉大士銅像,並於萬年寺側建慈聖庵,供太後像及珍藏朝廷賞賜的經卷、袈裟、法器等物。

1601年,慈聖太後賜金,敕令在白水普賢寺修建宮殿,覆罩普賢願王銅像。神宗朱翊鈞禦題“聖壽萬年寺”額,為太後祝禧之意,白水普賢寺由此更名為“聖壽萬年寺”。

華藏寺全稱為“永明華藏寺”,位於峨眉山金頂主峰。金殿是華藏寺的其中一殿,所處位置最高,與華藏寺合二為一,統稱“華藏寺”,俗稱“金頂”。

明洪武年間,國師寶曇奉旨來山重修寺院,因山高風大,雲南總兵祁三升捐資,將殿頂覆為鐵瓦,俗稱鐵瓦殿,按察趙良壁增修。

1601年,山西五台山的妙峰和尚和唯密禪師來峨禮行普賢,發願鑄三大士滲金像以銅殿放在幾大名山,即募西蜀藩王潞安沈王朱模攜得黃金數千兩,送往湖北荊州監製。曆經數載,先後鑄造銅殿3處:一在峨眉山;二在五台山;三在普陀山。後又奉慈聖太後旨意“賜尚方金錢,置葺焚修常住若幹,命方僧端潔者主之。”

四方檀越也慷慨捐助,共襄勝舉,後來神宗朱翊鈞還敕賜峨眉山永延寺藏經一部。

1615年秋天,在大峨山鐵瓦殿後的最高處做成了普賢願王銅殿,銅殿通高8米多,寬4米多。

銅殿上部為重簷雕甍,環以繡欞瑣窗,殿中祀大士銅像,傍繞萬佛,門枋空處雕畫,雲棧劍閣之險,頂部通體敷金,巍峨浩漾,迢耀天地,故稱“金殿”或“金頂”,明神宗朱翊鈞禦題橫額稱“永明華藏寺”。

1890年正月,銅殿毀於一炬,寺裏的僧人心啟、月照和尚新建約180平方米的磚木構造的殿堂,銅碑、銅門等法器放置其中,殿脊之上置以滲金的寶頂,仍不失金頂的莊嚴華貴。

金頂華藏寺依山勢而建,中軸線上由低到高分布著三重殿堂。

第一殿是彌勒殿。殿門上懸掛著“華藏寺”金匾,寺內供奉銅鑄彌勒佛像,背後是韋馱銅像。殿內還有三足銅鼎和明萬曆年間的銅碑等文物。

第二殿是大雄寶殿。殿中供奉著銅質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內還有銅磐、銅鍾等法器,以及銅鑄像、銅普賢像等佛教文物。

第三殿是普賢殿,即金殿,也稱金頂,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門的匾額有金頂“行願無盡”、“普賢願海”、“華藏莊嚴”等。

殿內供奉普賢騎象銅像,普賢端坐在蓮花台上,手執如意,蓮台置象背上,白象腳踏4朵蓮花。整個造像通體銅鑄,通高4.5米,殿內還有銅鼎等物。

洗象池位於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鑽天坡上,明代時僅為一亭,稱“初喜亭”,意為到此以為快到頂了,心裏歡喜。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

1699年,由行能禪師改建為寺。乾隆年間由月正和尚整修寺前的鑽天坡和寺後的羅漢坡道路,並將寺前小池改建為六方,池畔放一石象,以應普賢菩薩洗象之說。

相傳普賢菩薩騎象經過時,白象曾在水池中沐浴,故改名為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建有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藏經樓等。

寺門外不遠處豎有兩碑,一刻“鶴跡餘古雪,猿聲出綠蘿”字樣;一刻“菩薩曾來池湧玉泉堪洗象,眾生向上坡連雲路好鑽天”。

洗象池的第一殿為彌勒殿,殿內供奉彌勒佛像高2米,殿後為金身護法韋馱菩薩像。

第二殿是大雄寶殿,殿額是遍能大和尚所書寫的。殿內供奉普賢菩薩騎象金身,兩旁為十八羅漢。殿後供奉西方三聖,金身站立蓮台之上,高約3米。殿內有一口銅鍾,高1米,直徑1米。

第三殿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壁懸掛20幅觀世音菩薩像,每幅高1.2米,寬0.8米。

洗象池的寺藏文物比較豐富,藏經樓上供有一瓷製觀世音菩薩像,帶座高約尺餘,製作精良。同時,還有其他珍貴的文物。

洗象池離金頂有15千米。此處屬高寒地帶,雨雪多,故而其殿矮小,並用鐵皮蓋房。

其風景優美,寺周冷杉枝繁葉茂,每當雲收霧斂時,碧空萬裏,月朗中天,月光透過冷杉林,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宛若置身雲霄,令人氣爽神怡。這一帶常有猴群出沒,僧人以慈悲之心待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其樂無窮。

在佛教興盛發展的同時,峨眉山的武術也在集百家之大成,迅速地發展著。明末清初的武術家吳殳所著的《手臂錄》一書,對峨眉的槍法進行了較為詳盡地論述。吳殳又名喬,號侖塵子,江蘇人,少年時酷愛武術,曾從朱熊占學習峨嵋槍法,從漁陽老人學習劍法,從鄭華子學習馬家槍法,對各種兵器都有研究。

至清代,吳殳不求仕途,專攻武術,並著書立傳。他的《手臂錄》一書,是以精確解釋各種槍法而著名的。他在此書中論述峨眉槍法說:“西蜀峨眉山普恩禪師,祖家白眉,遇異人授以槍法,立機空室,練習兩載,一旦悟徹,遂造神化,遍遊四方,莫與駕並,槍法一十八紮,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諸武藝。”

在峨嵋槍法中,有治心、治身、動靜、攻守、審勢、形勢、戒謹、紮手、倒手、破諸器、身手法等技法,大大豐富了峨眉武術的理論。

明代中晚期和清初,由於朝廷和地方官吏支持佛教,峨眉山修建寺廟很多,全山無峰不寺。

從報國寺至峨眉縣城,沿途也有山上各寺院修建的腳廟,如圓通寺、保寧寺、菩提庵、圓覺寺等,這些雖是附屬小廟,但也有屬於自己的廟名,並各為一寺。

而在此時,道教卻在峨眉山趨於衰落,許多道觀改為佛寺,出現了與佛教合流的趨勢。

明萬曆年間修建的純陽殿,是當時最大的道觀,觀內供奉呂祖、 三霄之像。但是至清代的乾隆年間,觀內已無道士居住,被僧人所占,峨眉山開始成為清一色的佛教天下,是佛教在峨眉山的鼎盛時期。

清代順治時期,貫之和尚率弟子可聞等在伏虎寺舊址重建“虎溪精舍”。後來,川省大僚捐資重建伏虎寺,曆時20多年完成,殿宇十三重,寬敞輝煌,冠於全山。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曾親筆禦題“離垢園”3個字懸於寺內,寓意佛門聖地遠離塵垢。

1702年,康熙欽派一等侍衛海青等到峨眉山降香。康熙帝賜給峨眉山大批經卷及匾額、楹聯、詩文。賜降龍院“普賢願王法寶”玉印一枚和“善覺寺”額,並賜住持元亨詩一首,以示褒獎。元亨即改降龍院為“善覺寺”,並在院內建亭供奉玄燁像,以報國主恩。

1745年,乾隆皇帝為千佛禪院洪椿坪禦書“性海總涵功德水,福林長湧吉祥雲”的聯語。清代中晚期以後,峨眉山佛教逐漸衰落,許多僧人赴外緣佛事,為施主轉咒、拜懺、放焰口等,從事應教活動。

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到,宋代以前,峨眉山佛、道共存。但至明代,佛教在峨眉山呈蓬勃發展勢頭,幾乎無峰不寺,信徒日眾。相比之下,道教則受到冷落,道士隻好下山。在峨眉山釋道關係中,曾出現兩次將二教融為一體的嚐試,具有典型意義。

然而出現二教融合的嚐試並不是偶然的。因為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以後,釋、道、儒三教經長期交流,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盡管如此,各教所據經典畢竟大有不同,所以“融為一體”的願望最終未能實現。

拓展閱讀

遇仙寺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關於遇仙寺的得名,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呢。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人去峨眉山求仙,走到這裏,遇一砍柴的農民對他說:“清閑無為便是仙,為何走上峨嵋山?”說罷便隱身不見。

此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滿意足地返下山去。後來和尚便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寺廟,取名叫“遇仙寺”。大家可以在這裏歇歇腳,體會一下“清閑無為便是仙”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