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道場——安徽九華山(1 / 3)

地藏道場——安徽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東南,麵積120平方千米,保護範圍174平方千米,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 保留著乾隆禦賜的金匾“東南第一山”,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地藏道場的形成和發展

在安徽池州東南部,有一山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名為九子山。

約在1世紀,佛教開始傳入我國,公元67年,東漢明帝劉莊遣使去西域大月氏迎請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倆人,用白馬馱載佛像、經論,並在洛陽城雍門外建造了佛寺,便是洛陽白馬寺。

他們在寺內翻譯佛經42章為漢文,這是我國建立佛寺、譯出佛經的開始地。

但是當時的法律規定不許人們出家,即使個別人出家也要經特別許可。官府建造少量的佛寺,主要是為了滿足來自西域的僧人在宗教信仰上的需要。

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經濟剛出現上升趨勢,至三國東吳建國時才有所發展。西晉末年,北方戰爭頻繁,大量的漢族人由黃河流域南遷,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南方生產水平有了顯著地提高。

兩晉時期,佛教雖然有所發展,但江南梵刹除東林寺外寥寥無幾。

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大力提倡佛教,南齊的竟陵王蕭子良是佛教的虔誠教徒,曾經下令封閉包括九華山在內的宣城、臨城、定陵的數百裏山林水澤,嚴禁百姓墾荒、樵采和漁獵。

梁武帝蕭衍在天監年間宣布佛教為國教,僧尼因此人數劇增,並大造佛寺,出現“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情景。但當時的九子山還是一片原始的荒莽山林,尚無佛教寺院出現。

隋統一我國之後,結束了南北紛爭、各勢力割據的局麵。文帝楊堅極力促使南北方佛教合流,並加以推廣。安徽境內也出現了大量的名僧、大寺,佛教開始在九子山發展起來。

唐代時,九子山的佛教進入鼎盛時期,佛教也因此開始興盛起來,僧人相繼進山開辟道場。據唐代費冠卿的《九華山化城寺記》記載,僧人檀號居化城峰,誦經說法,廣度信徒。

據《安徽通誌·佛門龍象傳》、《神僧傳》、《九華山誌》等書記載,九子山佛教的開創者釋地藏,俗姓金,名喬覺,是新羅國人,出生於新羅國王近屬的王室貴族家庭。他身高7尺,頭頂有奇骨聳出,貌惡而心慈,聰穎過人,才力可匹敵10人,24歲祝發為僧。

後來,金喬覺從新羅航海來華,攜白犬一隻,卓錫九子山。他睹茲山於雲端,自千裏而勁進,披榛援葛,跨峰越壑,得穀中之地,麵陽而寬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於是居住在東崖峰的岩洞裏,岩棲澗汲,過著清苦的禪修生活。

757年,山下的長老諸葛節等人結伴登山,一路隻見深山峽穀,荊榛莽莽,寂靜無人。到東崖見岩洞內唯有金地藏孑然一身,閉目端坐,旁邊放著一個折足鼎,裏麵盛著白米摻雜白土煮的剩飯。

諸葛節等人見到這般光景,大吃一驚,說和尚如此苦行,是我們往日未有供養和尚的過錯。於是共同籌劃興建禪舍,供養地藏,並修建化城寺,請金地藏離洞居住。

此後,地藏具備了收留徒眾常住寺內的條件。他的大弟子、首座僧勝瑜,身體力行,斬荊披棘,率眾墾荒,鑿渠開溝,造水田,種穀物。同時挖山塘為放生池,也用以蓄水灌田。他們自給自足,堅持苦修。

化城寺是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開山祖寺,位於九華山的中心穀地,穀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雲山,東為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圍,儼如城池。

化城寺始建於757年,寺廟建成之後,金地藏應請自石室遷來居住。不久後,上首僧勝諭進一步擴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門、放生池、供經台等。

唐德宗特敕賜寺額名為“化城寺”。明宣宗、神宗、清聖祖、高宗都曾頒藏經,或禦書匾額,並賜金修葺。

後來,化城寺除藏經樓外,寺宇皆毀於兵火。經過修葺過後的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遞進,“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十分壯觀。

化城寺分四進院,除藏經樓外,其他均是清代增建的。寺院沒被破壞前,藏經樓不僅收藏有經書、詔書、宸翰真本,而且有據說還有地藏穿過的袈裟、高約5尺的毗盧佛銅像、定光佛鐵像、數枚銅質方印、重約數百千克的銅質獨角獸、刻有地藏菩薩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貴文物。

後來,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毀壞,隻存有古鍾一口,重約1000多千克,藏經樓內也隻存有白玉佛像、明版《涅槃經》、血寫《華嚴經》等。

化城寺寺前的廣場上有一個千年古塘,應該是《九華山化成寺記》中所說的“相水攸涿者,為放生池”的放生池。

781年,池州太守張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並且奏請朝廷準許建造佛寺,被賜名為化城。郡內的官吏和地方一些豪紳士族,紛紛以師禮皈依地藏,向化城寺獻予大量財帛。

從此,地藏道場名播四方,連新羅國的僧人也慕名而來,這是九華山佛教初創的興盛時期。

九華山佛寺始終保持著中國式佛教的傳統。但地藏本人及其弟子們究竟屬哪一宗派,無法考證。

有的認為地藏拜誦《華嚴經》,應屬華嚴宗;有的佛教徒認為地藏本身就是菩薩,超越了宗派範圍,不應屬任何宗派。以後的曆代名僧,據其傳記,他們多數屬於禪宗或淨土宗。

再據建築存在的情況來看,各寺院、茅庵都屬於禪宗,而又多數是臨濟宗,少數為曹洞宗。僧尼修持有坐禪,有念佛名號,有研究戒律,或講授經論,也都是禪宗和淨土法門,可稱為禪淨兼修 。

785年,地藏圓寂,跏趺石函,3年後體貌如生,僧眾視為地藏菩薩示嘲,又因其俗姓金,尊稱“金地藏”。九子山從此辟為地藏道場,香火不絕。

金地藏圓寂之後,他的弟子們建立了肉身塔供養。肉身塔殿位於神光嶺上,也稱“南台”。肉身塔的原塔為三級小浮屠,後人複以木塔籠護,外建高殿以擋風雨、便觀瞻。千餘年來,塔殿興廢相替,屢有修葺。

肉身殿成方形,寬長各16米多,高約20米。殿頂用鐵瓦覆蓋,並由回廊內外20多根石柱支撐。重簷鬥拱、畫棟雕梁,風鐸叮當,十分壯美。殿前廊下高懸“東南第一山”的金字匾,前後門的門楣上方豎掛有“肉身寶殿”青花古瓷匾。

殿內中央肉身塔,籠護木塔為七層八角形,高17米,內壁用赤金貼寫《地藏本原頁經》,外壁塗以朱漆,每層每麵均設佛龕,龕龕供奉地藏和尚金色坐像。木塔內是石砌的三級肉身塔,殿內兩側分列十王金色立像。

殿內地麵、塔基、神座皆用漢白玉或鋪或砌,渾然一體,既給人聖潔之感,又用極強的反差襯托出木塔、金像的輝煌莊嚴,塔前懸掛的鏤空八角琉璃燈長明不滅。

肉身殿是九子山的開山祖墳所在地,與化城寺同為地藏菩薩道場的法事重地和中心建築,是進山僧尼和信士的必到之處。每逢地藏和尚的生日和成道日,僧尼、信士便蜂擁至此上供,不舍晝夜守塔,繞塔誦經禮拜。

不久之後,九子山周圍陸續興建了天台寺等20餘座寺院。唐代繼新羅僧地藏之後,有影響的僧人有勝瑜、道明、智英、道濟、卓庵、悟化等。

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多次遊覽九子山,睹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中說道:“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因此,“九子山”改為了“九華山”。

化城寺建成之後,人們在金地藏苦修的地方修建了天台寺。後來,絜瓶僧經常從羅漢墩來此與地藏晤談,並留有“金仙洞”。至宋代時,高僧宗杲筆下的天台寺已經是“踏遍天台不作聲,清鍾一杵萬山鳴”了。後寺廢毀,明洪武年間的居士陳履泰捐資,由住持僧昭蓮主持重修,但十分簡陋,僅是“茅屋幾間草色青”。明代嘉靖年間,寺僧璽玉,巡山護林,幾十年如一日,享年110歲,其事跡流傳甚廣。

清代康熙年間,僧人塵塵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葉,天台峰周圍的48座寺廟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

在到達天台寺前,左有龍頭峰,右有龍珠峰,對麵十王峰。

龍頭峰下為青龍背,因驕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龍珠峰又名天台網,上有一塊巨大滾圓的岩石,名“龍珠口”。

傳說九華山是“活的龍脈”,青龍居此高處,這顆“龍珠”則是它戲耍的寶物。十王峰迎麵而來,謂之“十王朝地藏”。

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間”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門在龍頭峰、龍珠峰間的渡仙橋下,由橋底登石階10餘米,即進入寺門,拱形橋上的橫梁上鐫刻有“中天世界”4個大字。

天台寺全寺由3組居民式殿堂組成,橫臥嶺凹間,東麵以峰脊屏障,南以玉屏台作為牆身,西南和北麵以突兀的麵。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

整個建築借高聳的懸崖峭壁來隱蔽,抵禦風寒,又十分堅固。山門在大殿山牆南麵,是一直徑3.4米的卷拱下洞,進深4.2米。

進寺門,過彌勒像後,一目了然,三進殿堂通連,寬敞、明亮、整齊。大殿又被叫萬佛樓,寬10米,深13米,各種木質佛雕像懸滿梁間,被香火熏得似鐵鑄佛像。出彌勒殿角小門,上崗頭,可見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的腳印,傳說為地藏足跡,有路可行至捧月亭。

捧月亭建在龍珠峰上,高丈許,呈六角形,於清乾隆年間用花崗石雕琢而成。亭內列石雕佛像、神台,前設石鑿香爐。旁有平台,四周是懸崖絕壁,有鐵欄杆環護。

前人池州太守李鑒溪曾作有《捧月亭讚》以記其勝。稱在台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攬月,是觀月出、看雲海的佳境。

欄杆下一尺多處的懸崖下有“獼猴石”。從寺後小門可到天台最高處雲峽。兩塊巨大岩石,並峙如門,隻容一人通行。

右邊岩石上直鐫“雲峽”兩個字,左邊岩石橫琢“三線天”3個字。在此處看日出,觀雲海,無比瑰麗、壯觀,形成了九華山“天台曉日”的勝景。每逢晴天,佇立在雲峰之上,於拂曉前凝視東方,啟明星尚未墜落,曙光初露。眨眼間,一輪紅日踏出山巔,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確有“一蓮峰簇萬花紅,百裏春陽滌曉風,九十蓮華一齊笑,天台人立寶光中”的美妙感覺。

至唐代末年,新羅僧人淨藏在雙峰下建雙峰庵,後人又稱新羅庵。觀音岩住有卓庵和尚,傳說他神通廣大,被視為神僧。

天祐年間,南陽裏有一臥龍和尚,原官居常侍,隱其名,隻知姓李,見唐室危亡,遂入九華山,削發改裝,自稱“臥龍和尚”,於山麓南陽裏築茅庵數間,命名為“臥龍庵”。

五代時,有一個叫甘讚的居士將自己的莊園改建成龍門寺供自己念經禮佛。又在拾寶岩的住宅建寺,給一位曾經降伏猛虎的伏虎禪師居住,名為“伏虎寺”,後改名為“圓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