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狗娃夫妻倆到九十歲高齡時無疾而終。他們留下來的紅果,已遍布雙龍山周圍,到了農曆五月份,黃河兩岸紅紅的一片。人們不敢忘恩,想到這紅果的栽種方法是由狗娃的媳婦傳授給他們的,為了紀念她,就取名狗妻。後來隨著知道它的人多了,慢慢地,就叫成了枸杞。
石空大佛寺傳奇
雙龍山石窟也叫雙龍山大佛寺、石空石窟寺等,俗稱“大佛寺”,位於中寧縣餘丁鄉金沙村雙龍山南麓。大佛寺麵向黃河,背靠長城,是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驛站。明代楊鬱曾詩讚大佛寺:“疊嶂玲瓏竦石空,誰開蘭若碧雲中?僧閑夜夜燃燈坐,遙見青山一點紅。”
餘丁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秋三季水草豐茂,繁花似錦,萬頃良田,鬱鬱蔥蔥。傳說王母娘娘身邊的金童因為被餘丁的美麗景色吸引,於某年的陽春季節化作一隻絢麗的大鳥來到餘丁,演繹了一段神奇的愛情傳奇並最後形成雙龍山石窟的傳說。
一天傍晚,夕輝靜灑。聰慧的餘丁村姑秀梅與父親在果園忙碌完後,準備回家,忽見一隻大鳥飛到她家果園的一棵大樹上。這鳥好漂亮啊!秀梅情不自禁地走到大樹下,望著那隻好看的大鳥。說來也怪,那鳥似通人性,秀梅來了也不飛走,頭一轉一轉的,兩隻似乎會說話的眼睛回望著這位美麗的農家少女。
天色將晚,父親在園子外喊秀梅。秀梅望一眼大鳥,轉身回去了。
收拾好家務,秀梅獨自納悶,那鳥真是太好看了,怎麼以前一直沒有見過呢?是從哪裏飛來的?那隻鳥是不是還在自家園子裏?秀梅便又起身去離家不遠的果園看看。到了果園門口,秀梅聽到果園裏好像有人。這麼晚了,誰會在果園裏?是不是進來了壞人?秀梅有些害怕,想回去卻又不甘心,便定下心悄悄向發出聲音的地方摸了過去,在一棵樹下的草叢裏藏了起來。淡淡的月光下,一個身穿一身白的小夥子在草地上習武,身形矯健,上下翻飛……他真帥啊,白淨的臉龐上兩隻靈秀的大眼睛閃爍著聰慧自信,這是誰家的小夥子這麼英俊,怎麼會在我家的園子裏習武?秀梅靜靜地隱在草叢中,望著帥小夥不敢出聲,想看個究竟。她也不顧夜露清涼,心想,要是能有這麼一個英俊的男人做自己的丈夫那該多好啊!這念頭讓情竇初開的秀梅頓時臉飛紅暈羞從心來,不禁捂住了自己的臉,從手指縫中偷看。對一個人的愛是從眼睛進入心靈的,可秀梅覺得那個小夥子好像在自己的心裏裝了好久了,望著他,有一股暖暖的熱流在她的渾身遊動。她想回家去,但是心不聽從指揮,她無聲地坐在樹下,守候著一份心的眷戀。
小夥子練了一陣,身上不見汗,氣定神閑安然自若,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起書來。秀梅奇怪,雖然有月色,但是要看書上的字能看清嗎?那晚,秀梅就在草叢中綻放著如花少女的情愫,連蚊子叮咬也不顧,心被這個小夥子勾走了。
天快亮了,小夥子走到那棵大樹下,從一個樹洞裏取出一件衣服穿上。小夥子穿上衣服,秀梅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使勁揉了揉眼睛再看,那小夥子穿上衣服,立刻變成了昨天傍晚的那隻大鳥。大鳥向著西邊飛走了,秀梅的心也隨著那隻鳥飛走了。
秀梅若有所失地回到家裏,溜進自己的房間準備睡一會。剛剛躺下,聽見母親起床向自己房間走來,就裝著睡熟了。母親進了秀梅的房間,見秀梅還睡著,搖搖頭出去了。
父親要去果園裏幹活,叫秀梅一起去,秀梅借口身子不舒服,上午不想去。父母去幹活了,秀梅躺在炕上,怎麼也無法入睡,那小夥子的影子就在腦海裏時時閃現。
下午,秀梅早早到園子裏去,來到那棵大樹下,把草地收拾得平平展展的。父親來了,看見秀梅已經收拾好了草地,正坐在石頭上休息,就問秀梅收拾草地做什麼?秀梅臉紅了一下,支吾一聲就和父親一起修剪樹枝去了。
太陽終於偏西了,秀梅的目光不時向西瞄著。太陽挨上西山頭時,一隻大鳥的身影漸飛漸近,秀梅的心狂跳起來。那隻漂亮的大鳥停在那棵大樹上,秀梅的臉有些發燙,隨後又走到樹下,望望大鳥,那大鳥明亮的眼睛也望著秀梅,似乎裝滿了微笑。
吃過晚飯,秀梅開始了一個人的忙碌。她燒好水,關緊房門,忙著洗漱。洗漱完畢,翻遍自己的衣服,不知穿哪件好,最後把隻在過年時穿了一次的新衣服穿在身上。紅色的上衣,把鏡前的那張臉襯托得就像花瓣簇擁的蕊,嫩生生、粉嘟嘟地綻露著青春和柔美。看看鏡子裏的自己,秀梅似乎不是很滿意,歎息了一聲。
可是,父母似乎總像是跟自己過不去一樣,晚上了怎麼還不睡覺?終於,父母房間裏黑了,秀梅踮著腳尖來到窗前,焦急地等待父母睡熟……
秀梅來到果園,不知該怎麼與那小夥子見麵,思謀一會,輕輕一笑,撿起一根棍子,悄悄向草坪走去。她走到那棵樹後,見小夥子還在草坪上閃轉騰挪,動如疾風狂舞,靜如玉樹臨風。秀梅情不自禁地從樹下走出,望著小夥子。一隻飛蟲撞在秀梅臉上,她如夢大醒,對小夥子大叫一聲:“哪來的賊?來我家園子裏幹啥?”
那小夥子站定身形,轉身看著秀梅笑。那笑讓秀梅不知所措。小夥子走到秀梅身邊,說:“小大姐,我不是賊。”
秀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說:“不是賊怎麼半夜來到我家園子裏?想偷啥?”
小夥子笑笑說:“偷啥?你這裏除了樹就是草,有什麼好偷的?”末了,又說了一句,“要說偷,還真想偷件東西。”
秀梅急忙問:“偷啥?”
小夥子說:“偷朵花唄!”
“哪朵花?”秀梅不解地問。
“那朵花……”小夥子故弄玄虛地停了停。
秀梅接著問:“是哪朵花呀?”
小夥子笑著指著秀梅說:“就是……就是……”
“說呀!到底啥花?”
“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這朵花呀!”小夥子指著秀梅笑著說。
秀梅這才感覺到上了當,舉起棍子指著小夥子故作生氣地說:“你!?你敢耍弄我啊!”說完一棍子打向小夥子。小夥子站著沒動,任秀梅的棍子打在身上,哎喲一聲倒在地上。
秀梅見小夥子倒在地上,嚇了一跳。秀梅本是想嚇他,以為他會躲,沒想到真把小夥子打倒了,就急忙扔掉棍子,來到小夥子身邊,關切地問:“傷著了嗎?疼嗎?”問著眼淚就流出來了。小夥子一把拉住秀梅的手臂,哈哈笑著把秀梅拉進了懷裏。秀梅用拳頭捶著小夥子罵:“你好壞啊!”小夥子笑著,任由秀梅在他胸前捶著,也不還手。秀梅見狀又羞又急,就說了聲:“你欺負人!”便在小夥子懷抱裏哭了起來。
秀梅一哭,小夥子手足無措,急忙給秀梅道歉,說自己是西天王母身邊的金童,每天有一個時辰休息時間。人們常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上這一個時辰,相當於地上一月,每年這個月,他都會來到人間,在人間轉轉看看。今年他來到這裏,發現黃河邊的村莊裏竟然還有一個比玉女和仙女還好看的女子,他動了凡心,就來到這裏,想每天看看這位比仙女還漂亮的女子,如能博得一笑,真是賽過做神仙啊。小夥子說到這裏,秀梅破涕為笑,對小夥子說:“誰讓你欺負人呢!”就嬌羞地望著金童,問他,“打疼了嗎?”小夥子哈哈大笑著搖搖頭。秀梅笑了,金童摟過秀梅的肩膀說:“我怎麼會欺負你呢?我舍不得啊!”秀梅嬌羞地靠在金童的肩上……
秀梅每夜都來果園,一大早回去。金童把秀梅家看園子的小屋變成了兩人的天堂。那間小屋是兩個人享受美妙愛情的極樂世界,他們在這裏醞釀著兩人世界無法舍棄的牽掛。
一個月時間對兩人是短暫的瞬間。一天,金童告訴秀梅他要回去了,到天上去給王母值班。金童讓秀梅等著他,明年這時他還來。他們算著時間,對於相思而言,那就是三百五十五個肝腸欲斷的期盼。秀梅淒婉的哭聲讓金童心顫,他舍不得離開,他告訴秀梅要是不回去,西王母是不會放過他們的。他抱著秀梅,山盟海誓。秀梅早已融化在金童的愛情之中,哭著點頭,要金童早點來。末了她告訴金童,她可能懷上了他們愛情的結晶。金童再三發誓,一定要秀梅等他,他一定早點來看秀梅。
秀梅送金童去那樹洞,準備讓金童穿上仙衣回天上,卻發現仙衣沒有了蹤影。金童急得團團亂轉,秀梅也急得不知該怎麼辦。心愛的人要是不能回去,災難降臨,他們誰也無法麵對。
突然,秀梅的父母一臉慍怒地出現在兩人麵前,指著金童罵道:“你這個害人的野種,想跑?你跑哪裏去?你的那個破衣服被我們燒了,你害了我家秀梅,想跑,沒門!”
秀梅看見父母,對母親說:“媽!我愛金郎,我不願他受懲罰。你不能這麼做,你把仙衣給金郎吧,我願意與他年年相會一個月。”
秀梅的母親指著秀梅罵道:“我養了你這麼大,你的福我一點也沒享上,你就跟了野漢子,還懷上了人家的娃娃,他走了一年不見,娃娃生下來我都丟死人了,你怎麼活啊?”罵著就哭了起來。
原來,前天中午吃飯時,秀梅發惡心吐了幾口,母親看著秀梅的臉色,大吃一驚,心裏啥都明白了。為了十七歲女兒的名聲,母親悄悄告訴老伴,兩人注意著秀梅。夜裏,看見秀梅悄悄出了院子,就跟在後麵。到了園子看見秀梅與金童擁抱在一起,就什麼都明白了。母親恨秀梅是個不爭氣的丫頭,但金童俊朗的相貌也讓二老很喜歡,覺得真是郎才女貌天作地和的一對。二老沒有驚動金童秀梅兩人,直到天快亮了,金童從樹洞裏拿出仙衣穿上化作大鳥飛走,二老才心裏明白了。回到家裏商量好,等第二天金童來,就藏了他的衣服,好讓他與秀梅成親。
金童低頭走到二老跟前,拉著秀梅跪在二老麵前,說:“嶽父嶽母,我今生守候秀梅,你放心,我決不會讓秀梅受苦的。但是,我今晚要是不回去,西天王母定會降天火燒死我們。”
秀梅父母不相信,大罵金童:“原來神仙也是害人精呀!你讓秀梅懷了你的娃,你一走就是一年,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秀梅沒有結婚就生娃娃,傳出去她也沒法活,死就死吧!反正她要是不嫁給你,遲早是死路一條!你想走,那不行,衣服早已被我燒了,就是不燒,我也決不會給你讓你走的!”秀梅母親一臉決然,帶著金童和秀梅來到園子外麵,看見一堆灰裏還有星星點點的火星。秀梅叫了聲:“媽呀……”便暈了過去。金童急忙抱著秀梅呼喚,秀梅醒過來就哭泣不止,抱怨母親:“媽呀,你害死金郎了,你害死我了……”
金童抱著秀梅,看見秀梅對他一往情深,十分感動。他見自己已經無法回到天上,就給秀梅說:“秀梅,沒事,大不了不做神仙了,我留下來,和你一起過日子吧。反正我也說過,有你的日子強如做神仙。”
秀梅父母見狀大喜。
秀梅說:“金郎,王母的大火會燒死你的,我死了我不怪誰,你要是被燒死了,我也無法活了,我不能饒恕自己啊。”
金童說:“還有一天時間,大火最早也是今晚燒起,我們趕緊走吧,還來得及躲避。”
說著給秀梅母親交代一番,帶著秀梅向西去了。
天亮了,秀梅的父母趕回家,告訴周圍鄰居,讓他們互相告知,晚上北岸可能要著大火,要他們過南岸躲避。鄰居說完,二人便一起向西追秀梅與金童去了。
天火從半夜時分燒起,黃河北岸紅了,照得夜色比白晝還亮。金童沒有到西王母那裏報到,王母掐指一算,就知道了金童的事,降下天火要燒死這個不遵仙規的金童。
大火蔓延,映紅了半邊天。觀音菩薩看見了,細細一算,明白了其中緣由。觀音菩薩來到大火燃燒的黃河北岸,站在一個山頭上,柳枝蘸著淨瓶中的仙水灑向大火蔓延的地方,火勢頓時降了下來。控製住火勢後,觀音菩薩又用柳枝在山縫中一插,一眼清泉就汩汩地湧出(就是九間無梁殿中的泉水,據說能治百病)。觀音菩薩喚來兩條黑龍在山頭看住火勢,告訴黑龍如果火勢再起來就用泉水壓火,她去和西王母說情。觀音菩薩見了西王母,說明北岸百姓的情況,請西王母收回天火,救百姓於水火之間。西王母估計金童已死,就聽了觀音菩薩的勸告,收回了天火。大火熄滅了,觀音菩薩插枝而成的泉後來就被人們叫作觀音泉,兩條黑龍守候的山也被稱作雙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