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給世界聽的中國故事(2 / 2)

自從2010年到江西工作以來,我走遍了江西所有的縣域,對這方水土優美的自然風景與悠久的人文曆史深懷感情,對景德鎮作為江西特色獨具的曆史名城的發展與涅架新生多有期待。作家、學者胡平先生,我此前知道他的作品以關注曆史、思想深刻而廣為讀者稱道。此次他以貼近現實與腳下熱土的赤子情懷,深人調查,創作出長篇報告文學《瓷上中國》。作品將景德鎮置放於曆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以及工藝、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維度中來考察,既展示了景德鎮瓷業、瓷文化的輝煌曆史,更對其當下探索求變的現實以及無限可能的未來進行探討與呼籲。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這本書的分量,感受到作者熾熱的現實情懷、敏銳的問題意識與深沉的建設性思考。我把這部優秀作品不僅當作四千萬江西父老求變求進的強烈心聲的代表,更當作推動我做好工作的一種鞭策與鏡鑒。記得洪邁的《容齋隨筆》中曾記載,北宋的浮梁縣令許彭年為政清廉,從不以權謀私購買瓷器。高中狀元、後來官至吏部尚書的浮梁人彭汝礪因此寫詩榆揚:“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因官射利疾,眾喜君獨否。父老年歎息,此事古未有。”景瓷如美玉,這是一種巧奪天工、千古驚豔的工藝創造,更喻示與象征著一種潔身自好、不以官射利而為民造福的精神。每讀至此,我不免由物及人,油然生出一縷對曆史的溫情與敬意、對天地造物的感恩與愛惜,也更明白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借閱讀《瓷上中國》這本書的機會,寫下以上感想,權作為序。

(作者係江西省政府副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