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你的凋謝,是另一種綻放(5)(1 / 2)

在江南,賀鑄與妻子曾經住在蘇州,後來妻子死在那裏,當賀鑄不久因事要離開蘇州時,痛感物是人非,滿腹辛酸無處傾訴,隻能哀歎:“好好一起來的,怎麼就不能一起離開呢?”人生原來就是這樣短暫啊!詩人在那新壘起來的墳頭前,詩人默默地哀悼著亡妻;在從前兩人住過的地方,詩人更是久久留戀,不肯離去。回到家裏,躺在死者睡過的床上,聆聽著南窗的夜雨,遙想當年妻子在深夜裏為自己補衣的情形,詩人沉痛地表現出了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

茫茫人海中,尋尋覓覓,也許就在電光火石的一刹那,眼波的交流心靈的顫栗,就在瞬間決定了今生要牽誰的手。人世間美好的愛情大抵如此,讓人心醉神馳,讓人生死相隨。 “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古往今來,多少海誓山盟流傳至今,“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更有多少愛情絕唱感天動地獲得永生。

誓言動聽美麗,也下定決心要去實踐。但是,歲月是無情的,它容不得同生共死,總有一個人要先老去,而另一個人注定要在這世間孤獨的行走。生不如死同去,活著的人就像是空發“空床臥聽南窗雨,誰複挑燈夜補衣?”慨歎的賀鑄,相思之苦碎了一地。

那一別,竟成永恒

人世間的分別總是那麼的奇妙,很多時候,一次轉身,分別就已成永恒。等到物是人非,再把自己的悲傷攤在陽光下,仔細地晾曬。說分別很簡單,然而卻要用一生的時間來進行祭奠。而那思念的苦楚,正如戴複古在《木蘭花慢》中描繪的那樣。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雲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鶯啼啼不盡,燕語語難通。在這個鶯鶯燕燕的春天,訴不盡的是詞人滿腔的愁緒。十年來,這一點閑愁,每每伴著春風揚起,擾亂自己的心緒。是什麼樣的情緒竟然困擾了詞人長達十年之久呢?十年,可以讓呱呱墜地的嬰兒長成茁壯的少年,可以讓新綠的小樹變得枝繁葉茂綠冠如茵。十年裏,他遇過許多人,走過許多路,發生過許多的故事,但他今天卻依然被這點小愁緒擾亂了。這愁緒是什麼呢?——重來故人不見!此時此地,小樓東畔,楊柳依依。當年題詩的粉壁,如今已成殘垣斷壁。詩無所影,人無所蹤;往事曆曆在目,卻又恍如隔世重逢。

春水新漲,綠波微漾,流盡的是落紅無數,流不盡的是詞人心中的思念與愁緒。紅與綠本是強烈的對比色,但古人卻能將這兩種色調捏在一起,揉出佳句來。“綠肥紅瘦”,“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和同眼前的這句“綠溶溶,落花紅”,真是將撞色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寫到此處,詞人筆鋒一轉,忽然記起當年臨別時,妻子曾燈下補衣,將自己細細密密的心事一針一線地縫在丈夫的衣服裏。誰知一別,竟成永恒。如今,衣衫雖已穿破,記憶卻日久彌新。相思是漫長且徒勞的苦,雲煙過眼,往事如煙。落日裏,憑欄無語,目送歸鴻,蒼茫天地間,自己的孤單和寂寞隻能更深地湧向心頭。

這首詞是戴複古為悼念亡妻所作。故地重遊,他那解不開的濃愁就這樣此起彼伏地襲來,讓人欲罷不能。

在讀戴複古的《木蘭花慢》前,如果不了解他的故事。就隻是會覺得這首詞絕美哀怨、如泣如訴,堪稱悼亡詞中的翹楚。能夠用心活過、真心愛過、痛心錯過、誠心悔過……總算是對人生最好的報答吧。到底是怎樣的女子能夠讓戴複古十年後仍然念念不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