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小利”很多,哪怕僅僅是一張小卡片,二句問候,隻要用得恰如其分,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喬-吉拉德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在15年中賣出13001輛汽車,並創下一年賣出1425輛(平均每天4輛)的紀錄,這個成績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那麼你想知道他推銷的秘密嗎?他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記得有一次一位中年婦女走進我的展銷室,說她想在這兒看看車打發一會兒時間。閑談中,她告訴我她想買一輛白色的福特車,就像她表姐開的那輛,但對麵福特車行的推銷員讓她過一小時後再去,所以她就先來這兒看看。她還說這是她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今天是我55歲生日。”

“生日快樂!夫人。”我一邊說,一邊請她進來隨便看看,接著出去交待了一下。然後回來對她說:“夫人,您喜歡白色車,既然您現在有時間,我給您介紹一下我們的雙門式轎車——也是白色的。”

我們正談著,女秘書走了進來,遞給我一打玫瑰花。我把花送給那位婦女:“祝您長壽,尊敬的夫人。”

顯然她很受感動,眼眶都濕了。“已經很久沒有人給我送禮物了。”她說,“剛才那位福特推銷員一定是看我開了部舊車,以為我買不起新車,我剛要看車他卻說要去收一筆款,於是我就上這兒來等他。其實我隻是想要一輛白色車而已,隻不過表姐的車是福特,所以我也想買福特。現在想想,不買福特也可以。”

最後她在我這兒買走了一輛雪佛萊,並寫了一張全額支票,其實從頭到尾我的言語中都沒有勸她放棄福特而買雪佛萊的詞句。隻是因為她在這裏感到受了重視,於是放棄了原來的打算,轉而選擇了我的產品。

施以“小利”,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好方法。但“小利”之中須飽含真誠。

3.刺激消費 打造聲譽

在備戰思想上,孫武提出了“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的觀點,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敵人“不來”、“不攻”上麵,而要充分準備,使敵人無機可乘,無懈可擊。

老子說:“禍莫大於輕敵。”也正是闡明了有備無患的戰略思想。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害人心不可有,防之心不可無”都是說的這個理。

大多數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極為敏感,甚至超出了對商品質量與性能的關注。有效地利用這一消費心理,就可以創造無盡的財富。於是,價格大戰開始了。

哈羅斯百貨公司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海德公園一隅,是從一間雜貨鋪發展成為目前歐洲最大的百貨公司的,已有150多年的曆史。如今,這裏是一幢共有5層樓的龐大建築,總麵積有12萬多平方米。樓內設施一應俱全,其數量之多,令人驚訝。如該公司有12部扶手電梯、50部升降機,擁有2000部電話機。升降機和扶手電梯每年累計行走量約10萬公裏;而電話的使用量平均每天1萬次,聖誕節前後則高達2萬次。

哈羅斯公司取得這一輝煌業績靠的就是“以利誘人”的辦法,即“哈羅斯瘋狂大減價”,也就是在每年的聖誕節及新年前後,哈羅斯百貨公司以出人意料的價格,實行所謂“瘋狂大減價”。屆時,慕名前來購物的顧客如潮水一般湧來。白天,如雲的顧客摩肩接踵,擠得這裏水泄不通;入夜,這裏仍然萬頭攢動,人聲鼎沸。如此盛況再加上商場四周懸掛著的閃閃發光的萬盞燈火,真是風光十足。哈羅斯的發展可謂是驚人的,而綜觀其經營管理的方方麵麵,最主 要的手法就是“瘋狂大減價”。其實這種做法在商界也是司空見慣的,每每到處可見諸多商店推出“大減價”、“不惜血本大酬賓”之類的手 段以吸引顧客。然而像哈羅斯這樣持之以恒,有規律又使人感到有利可圖的大拍賣卻不多見。其實,大減價、大拍賣、大酬賓仍然可以獲得可觀的利潤,商店一旦聲名遠揚,樹立了自己的形象,其效果是巨大的。

哈羅斯百貨公司靠著持之以恒的“瘋狂大減價”,為自己做了最好的廣告,提高了它在廣大消費者中間的知名度。這既擴大了銷售額,又使自己聞名於世,令消費者向往,連英國女王每年也到這裏購物。至於 聖誕節及新年舉行的大拍賣,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歐美亞洲顧客。

這裏還有幾個數字可以進一步證明哈羅斯百貨公司營銷策略的成功:該公司現有雇員6000人,每月付給他們的薪金要超過400萬英鎊;1850年該店的營業額是1000英鎊,而時隔136年的1986年的營業額是3.1億英鎊! 1986年1月8日這一天的營業額就達600萬英鎊!

哈羅斯舍小利為自己樹立形象,吸引超額顧客,從而贏得了巨額利潤。利與害相互依存,並且可以相互轉化。在商戰中,認真分析利與害,力求趨利避害;同時要注意把握利與害的轉化,努力促使事物向有利的方向發展,最終才能在商戰中縱橫馳騁,所向披靡。

4.智慧明達 取舍有道

將帥統帥三軍,他的一個命令,一個行動,不僅關係到三軍將士的生死,還關係到國家的安危、百姓的存亡,因此,孫子極力主張將帥要有良好的個性修養,要有大將風度,要冷靜沉穩,不急不躁,處變不驚,從容對敵。這是孫子“慎戰”思想的具體體現。

這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經商天才,坪內壽夫用堅韌的毅力,以異於一般社長的思想,化不可能為可能,使180家瀕臨破產的大企業組成朱島集團。這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大的造船集團。無論是什麼,坪內壽夫的超常經營才能,是令每一個人不得不折服的。

1959年,坪內在鬆山市中心創建了鬆山大劇場。日本大戰後,人們的生活比較富裕,電影成了時代的寵兒,財源滾滾而來。坪內認為電影事業可以使他賺很多的錢。當然,要賺錢一定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在電影界中,別人不敢做的事是什麼呢?

就在他苦思不得其解之際,一個有相當衝擊性的信息傳入了他的耳朵。

當時日本電影界第一號人物,也是日本經濟界重鎮的小林一三(東寶集團總帥),準備在電影行業中施行“百館主義”。所謂的百館主義就是在日本的主要都市建立100個東寶直營館,並隻播放東寶的作品。當時製片公司隻有東寶、鬆竹、東映、大映4個係列,其中以東寶擁有最多的佳作和受歡迎的明星。如果百館主義一旦實現,電影院老板至少會失去1/4的市場。

坪內決定要破除一般人的觀念。坪內去找東映的大川先生、城戶先生、水田先生,向他們說明要打倒小林先生的百館主義,一定要實行東映和鬆竹、鬆竹和大映、東映和大映同時放映的方法,雙片同映,不再是5加5等於10的利潤,甚至可能等於15、20或30,因此這絕對是賺錢的事業。然後又實際舉出影片費、稅金、入場券等數字加以說明。

憑借他的口才和精明,他終於說服了這些人,成功地實行了雙線並行,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實行這種種措施之後,他的電影事業開始蒸蒸日上。到景氣更好時,他就一一收購了其他經營不善的電影院。1955年,四國四縣內已擁有了30家坪內劇場。

電影事業的成功,使坪內成為愛援縣的知名人物,銀行界、縣議會、市議會、企業界的諸多頭麵人物與他的接觸也多了。

一天,有人突然向他建議接收來島船廠這個造船會社。該社舊名波止浜船渠。設立於明治35年(1902年,1868年為明治元年),1940年以後被納入住友財閥係列下。二戰之後,住友財閥解體,由來島船廠承繼,半年後被迫停業。來島船廠一切作業都處於靜止狀態,600多名員工也四散離去。

經過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坪內以可能會一夜間變“王子”為“乞丐”的風險,接收了來島船廠。經過辛勤的勞動,這個沉睡了多年的工廠終於開始蘇醒了。

在決定船廠的產品規格的時候,坪內又表現了超人的才識。他將來島的船主設定為那些隻擁有一艘破船的生活極沒有保障的普通船主,為他們設計一種噸位大、保險係數高的鋼船。坪內將這種船稱為“海上卡車”,不過當時這樣一艘船價值5000萬日元,這對那些船主們來說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這時,坪內又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出賣這種5000萬一艘的船。

1959年,來島船廠完成回複線船台係統的建設,大量建造及販賣方式已完全確定。欲完成大量生產係統,就必須有成熟的技術能力。為此坪內設計出了“拚裝船體的建造方式”。這項技術是坪內看到壽司卷時所產生的,坪內的這種方法,開創了日本造船業的新時代,引導日本造船業邁向世界水平。

在創業方麵,坪內的確開創了一個“由無到有”的事業——奧道後飯店。

鬆山市於1950年被指定為“國際觀光溫泉文化都市”,觀光溫泉以道後溫泉為據點,但規模不大。道後是指鬆山郊區的湯山,該地以良質溫泉著名,若加以開發,並以“奧道後”為名,其規模則相當大。1955年以後,鬆山市的觀光客每年約有60萬人,但旅館和規模都相當小,因此觀光客多半都是路過鬆山,到對岸的別府投宿。

坪內選擇了開發奧道後的計劃。他買下降泉源的湯口及周圍的土地。市內50家旅館及餐館,每家交了50萬元的金額,坪內答應全權負責、供各餐旅業的泉水。可是不知為什麼,湯口無法使用。

此時,坪內決心不管花費幾億日元,也要獨立挖掘新的泉口。於是他先買下了四周民有林地50萬,共支付5億日元,然後請愛援大學的教授與京都大學火山溫泉研究所的專家,來探測可能出現泉水的地點。1959年12月,終於打出了第一號泉水。此後,二號、三號也接著挖掘出來,到1960年時,六號泉亦告完工。坪內認為他已找到了發展觀光事業的據點。1962年2月,事業據點奧道後國際觀光株式會社正式成立。

找到據點之後,坪內著手建造奧道後飯店。建造之初,坪內希望將它建成“世界上唯一的飯店”。不論在哪方麵,它必須擁有世界一流飯店所沒有的一項特色。因奧道後占地極廣,且位於山中,平地部分極少,多為傾斜的坡地。

負責設計的建築師根津耕一郎出了這樣一個點子:“我要好好利用該地的特色,也就是把飯店建在坡地上。不!最好是建在斷崖絕壁上。”這種創意正好與坪內的不謀而合。於是飯店沿石引手川的斷崖而建,占地麵積約1700坪(5500平方米),建築麵積約880坪(2900平方米),飯店總麵積約4000坪(13250平方米),總工程費20億日元。

他說:“我一定要它長達350公尺,以達到我‘世界最長飯店’的願望。這不僅可以滿足住宿的客人,也使工作人員可以引以為驕傲。”1969年2月28日,這個世界上最長的飯店最後竣工了。它高7層,長350公尺,相當於東京霞之關大廈,共有170間客房,可容500名客人。

坪內的重建天才,在接受神戶的東方飯店時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神戶的東方飯店創立於明治15年(1882年),英格蘭式傳統在日本首屈一指,但因生意不振及勞工爭議,與1971年專為萬國博覽會而建的京都東方飯店一起,同時陷入了嚴重的經營危機。當時的神戶商工會議所會長砂野仁(當則川崎重工業會長)通過同業的介紹前來求助坪內。東方飯店的魅力,坪內頗為心動。於是坪內答應接收這家飯店。

他接收飯店後,才發現情況比想像的還糟。勞工工會一開始就斷然拒絕坪內的接收,坪內立刻采取強製手段,通告解除勞動協定。但工會拒絕接受,經過激烈的較量,坪內終於勝利了。

人員過剩,於是坪內先要求工會人員自願退職,結果立刻出現了“反對解雇”的呼聲。坪內當然無意強迫解雇,他出了一張“招募退職者”的公告,凡現在辭職的人,都可以拿到相當可觀的退休金,於是自動辭職的人相繼出現。這筆退休金共計5億,是坪內的私人支出。

在重建東方飯店的過程中,坪內對員工多次進行教育,以喚起他們的敬業精神。1981年,飯店的經營漸入佳境,財源滾滾。

一向不將報業列入事業範疇的坪內,卻於1976年不得不接收愛援縣的地方報——《新愛援》。但當坪內向《愛援新聞》的高橋工社長請教他對《新愛援》的看法時,高橋用極大的諷刺口吻說:

“你盡管去做,根本不必顧慮我。”

坪內覺得高橋是在嘲笑他這個外行辦不了報紙,他將報名改為《日刊新愛援》。坪內的“地方報論”十分樸實充滿生氣,此外,他還徹底地實施報麵大眾化,很少議論國家大事,多把重點放在地方消息上,可謂完全認清了地方報紙應扮演的角色。

坪內接收《日刊新愛援》以後,1981年銷售量達10.5萬份,1982年8月為20.9萬份。到了1984年,則突破了25萬大關,版麵也從8頁增加到12頁、16頁,現在則20頁,並附有彩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