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操心得可真夠遠!”,朋友笑我。想想也是,大鳴大放地成長或許反比我們那會兒偷偷摸摸長大的好。
童話與陰影
比以往,我更怕看到與孩子有關的負麵消息,如家庭暴力、意外傷害,害怕在街上看到流浪兒!那些孩子,他們的眼睛和身影讓人心碎。火車站,我曾遠遠看過一個靠窗坐著的流浪男孩,八九歲,穿著過大的髒舊襯衣,旅客紛湧進站,他扭頭一直看向窗外,那兒除了灰的天和煙囪,什麼也沒有。他在張望什麼?他單薄身影(因為身體與愛的營養雙重缺乏)和與年齡不相襯的憂傷眼睛讓我覺得此刻,所有有目的地可去的成人都挺可恥!我們有可奔赴的方向,有鼓囊的旅行箱包和褲兜裏的車票,而那個孩子,隻能孤獨地呆在角落!
我絕望地進站了,對這世界感到灰心。
這個身無一件行李的孩子,世界於他隻是灰的天,黑的煙囪。
另些孩子,他們的童年裏充滿玩具和遊戲,世界是他習慣了睡前聽的那些故事,“從前,王宮裏住著位慈祥的老國王,他有一個最小也最美的女兒,在相鄰的城堡,有位俊秀的小王子……”這類好心腸的童話粉飾著這個人世,令孩子的夢更安心。夜裏,媽媽要起幾回替他掖好被角。而那個火車站窗邊的孩子,除了能掖緊陰影和饑冷,還能掖緊什麼?成人最赤貧時,多少還有些自保之力,而一個孩子,除了在驚恐中輾轉,無一物可恃。
網上,看到鄭州在推廣一種“類家庭” 流浪兒童救助模式——由兒童福利機構選定的具有愛心的夫婦與不滿18周歲的孤兒組成的,按照家庭模式進行生活的“模擬家庭”。報道說,有對叫路金偉的小學教師夫妻把自己女兒放到父母家托養,做了五個陌生流浪兒的父母。還有個叫馮念恩的未婚女孩,自費收養了六個在重慶解放碑一帶流浪的兒童,雖然最終孩子們因習慣了社會上的“自由”,跑得一個不剩。
——比以往任何時候,我更敬佩這些有愛的行動能力的人,盡管成效毫不樂觀,一根火柴劃不出天堂,他們至少去做了。這縷光焰對有愛的孩子微不足道,對另些孩子卻模擬過春日花開。
“異食癖”
四個半月過後,肚子有時間或鼓一下——這就是傳說中的胎動吧?寶,你第一次親自給媽媽發信號了!
“我在這裏”,你說。
有次晚上,一個人,我說,寶,動下給媽媽看。過一會,你真動了,拳頭般凸起,像聽見我說話。
女友薇形容胎動像“蝴蝶飛”——多美的比喻,她那時感覺肯定會生個女兒,後果然。
而我從來就覺得你會是個男孩,你的胎動幹脆,愣頭愣腦。當然,所有在孕期見過我的人對這點也無異議,依據是“男尖女圓”之肚型的民間“經驗”。
我揣著你,走來走去,胃口越來越好。隻是,我從未像一些孕婦“乩童起乩般”突然半夜起念要吃些稀奇古怪之物,比如非節令之物、已失傳之物、不可食之物……
奶酪裹泡菜,直接喝小磨麻油這些都不算啥了,在論壇看過位孕媽想吃雞蛋殼——缺鈣的表現?有想吃咖啡渣的,還有孕媽想喝中藥,勇氣更甚的想喝汽油和油漆,“每次從街上聞到這些味道都走不動”,最雷的一位竟然想吃——速效救心丸!
這些渴望無法解釋,也無法歸類。據說孕期“異食癖”有時也被視為缺鐵性貧血症的症狀之一。
謝天謝地,對食物我沒有特殊之嗜。日常食物已夠我吃個暢快,此時不吃,更待何時?雖然最後你出生的斤兩證明熱量全吃在了我身上!孕期中我吃的理直氣壯,甚至像要補回我母親懷我時的食物之匱。
母親常提她生我時的孤惶。因病房不讓家屬陪同,父親以一名守紀軍人的實忱走了,其他家屬都是查房時暫避下,護士走了又溜回。父親是真走,就在那晚淩晨五十五分,我降生。母親說到這段委屈不已。那時沒電話,聯係不上父親,次日早,父親來醫院後,方知我的來臨。母親生我頭天,因去食堂晚了,晚餐是一份苦瓜。
每個孕婦也許都要經曆一次的“洗禮”
二月,最冷之時,臨時起意去了趟廈門。帶爸媽和半歲的麥寶(姐的女兒)同行,走的那日下雪,一到廈門天氣煦暖。
去過N次廈門了,喜歡這城的閑逸,去了環島公路、鼓浪嶼、植物園等。因母親是頭回去,加之有可愛麥寶,我有了初去之興,此時的廈門有紫藤花的明媚。
情人節那天返。大街熙攘,女人懷抱鮮花,麵有戀愛風致。我口頭表示羨慕,你爸說,他們還在開花階段,我們已結果了,多好!
回來因溫差,一家人遭遇感冒。我尤其嚴重,喉嚨腫痛,晚上鼻塞到沒法呼吸。本稀薄的睡眠這下近乎泡湯。你爸受我影響,晚上要給我拿藥遞水,沒睡好,也咳起來。麥寶的感冒後轉成慢性肺炎,吊針一周。
去看了中醫專家,開了四包中藥,另加消炎藥等,全不見效。難受到極點,咳嗽、胸悶、頭痛,加之天氣陰雨,心情黯淡。
咳個不停,咳得驚天動地,我真怕你在肚子裏會遭遇地震般驚恐。看了西醫,青黴素吊針——怕對你有影響,可別無他法。
咳嗽仍在加重,漫長的感冒和我死杠上了!
後來發現,多數孕婦在孕期至少都會經曆一次感冒洗禮。因妊娠時抵抗力減弱,易疲勞,壓力增加等,因此比平時更易患感冒。
在網上找了堆方子,紅糖生薑水、蘿卜丁浸蜜、大蒜塞鼻……全試了,不見效,見床就怕,睡眠不是享受,是受罪。
去浴場桑拿,想著熱蒸下有助於感冒快好——後才發現這是個無知舉動!要知道,胎兒忌諱高溫,缺氧。高溫易造成胎兒畸形,缺氧易造成胎兒腦部發育不良。
半個月過去,仍在劇咳,直到“三八”節,感冒才似有告辭跡象。這段日子計吃“板蘭根”十幾袋,口服安必仙(青黴素)等消炎藥,羅漢果泡水、幹橘皮泡水、川貝冰糖蒸梨,吊針兩日,枇杷糖漿,各類含片一大把。它們加一塊兒,對你會有什麼影響?說來,還隻是次感冒!
美色與美德
3月21日,孕期六個月。資料顯示,這月你大約身長28-34厘米,體重約660克了。你的小身體逐漸勻稱,牙齒也開始發育(主要是恒牙的牙胚在發育)。
我肚子大了不少,看不見自個腳尖。腰圍二尺八,體重118斤,往鏡前一站,其狀巍峨。和你爸散步,他笑言,搭著我,像搭著個虎背雄腰的哥們!饒是這樣,他一個勁鼓動我吃,希望讓你多貼點膘。
孕期七個月時,和媽逛商店,她一把拎起條純棉彩條褲子,“這條好,你能穿!”,我看她舉著的那條褲子——差不多能裝進口肥豬!
“不會吧?好像……太大了?”此話一出,周圍幾位大媽大嫂同聲說,不大!你穿合適!
我拿上褲子去試,想以事實證明她們判斷有誤。
然而,鏡前,褲子的確剛好!
我付錢,確認——過去那個我已全然被“新我”發酵成了橫向的平方。
那些有關“懷孕的女人最美”的說法更多出於一種精神向度上的表揚吧。孕育乃人類社會中女性的永恒使命,身負使命的女人與其說有美色,不如說有美德:犧牲曲線,忍受分娩疼痛,擔負育兒重任……
孕婦之美更在於角色之美。
現實生活中,漂亮孕婦真不多,明星另說,如大肚子的麥當娜,穿著星條旗圖案的緊身白T恤,披金發走在街上,露出半個滾圓肚子,依然酷感!還有模特天後奧德麗·馬奈,她在《東西》雜誌的封麵抱著幾個月大的兒子,黑底花卉的優雅薄衫,中分直發,麵孔散發著攝人心魄的美——有多少女人產後幾個月即能這般?
這就是明星與凡人的區別啊,明星孕產仍是明星範兒,凡人即使不孕還是凡人。
胎 教
胎動變得頻繁,你越來越不安分,嫌子宮逼仄,不夠你掄開手腳活動。
我和你爸開始給你念些童話,還有些泰戈爾的短詩,你能感受到嗎?
去一熟人家,他家亦有孕婦一枚。一進家,室內回蕩著經典音樂,據說這位孕婦每天要聽幾遍,每遍半小時。她原本不怎麼愛聽這個,好流行歌曲,可為了胎教,忍著。她嘟噥,“八個月聽下來,都快聽吐了。”哈!有多少像這樣臨時抱莫紮特的孕婦啊,估計把這輩子的高雅音樂都聽完了。
我也聽,不過不按時按量,估計不一定奏效,而且還夾雜聽了不少流行音樂,看了不少“三俗”娛樂節目,估計把聽的那些高雅全給抵消了。
看到則有意思的資料:中國古代胎教始於西周。據劉向《列女傳》記載,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娠期間,“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大戴禮記·保傳》亦載,“周後妃任成王於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意思是周後妃孕成王在身時,立著不踮腳尖,坐時身子不歪斜, 獨居一處時也不懈怠放任,即使生氣也不出惡言。
這才是真正的胎教呀!
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真不是蓋的,它提倡一種雅正自律的風範,母親重視自身儀態,如周後妃,風度嫻雅,確是對胎兒的最好浸染。現代胎教多給胎兒灌輸外在的審美質素,如聽音樂,念詩等,卻很少對母親本人修養提要求,甭管她是把腳丫子翹桌上聽老莫,還是邊聽古詩邊撩起裙子扇風涼——這種“胎教”像隻粉刷樓房的外立麵,房子內部照舊。
自身粗魯的母親,即便成天將名曲置於肚皮循環播放,胎教效果恐也不盡人意。可人人都愛捷徑,外來之力畢竟比提升自我容易,寧肯臨時抱下老莫老柴的大腿。
時光慢板
算體會啥是“慢活”了!仿佛晚年提前來到。每日看“天天飲食”,記下那些多半不會實踐的菜譜;看“夕陽紅”、“家有妙招”……老年節目還真挺好看,貼心,實用,除了主持人說話有些囉嗦——不過這也可理解,老年反正時間寬裕嘛。
開始織件小毛衣,織得七零八落,分袖以及補漏洞等工作全由婆婆代勞。好歹,毛衣中有我織進的針線。
和媽逛菜場,為六七樣菜蔬可耗去一個上午。喜歡買那些帶殼的,需花時間擇的菜,如豌豆,把胖胖的豆剝出,豌豆皮折個小角,將嫩皮撕下,這過程和吃到清爽的炒豌豆皮一樣令人愉悅。
就在幾月前,我在上海某幢寫字樓裏,電腦開著,電話、傳真、郵件……到某個節點,通常是近傍晚(我命名為“下班前燥鬱症”),讓人直想抓狂。從十層樓窗口望下,車如織,人如蟻,前赴後繼。地鐵照例擁堵異常,如某個玩笑,“拿著麵包上車,下車成了麵粉”
那些日子,人流裏,我也常自問奔忙的意義。那些流失在交通線上的時間,猶如在沙漠蒸發掉的水。即使一周隻去三次公司,仍覺時光虛擲。這個城市,又有多少生命被虛擲於日複一日的交乘樞紐中?
如果不是你來了,我會否從那副巨大傳送帶上撤出,停下匆遽腳步?
你來了,快板旋即變為舒緩慢板,它才是人類時間表盤上本來的節奏,這節奏被一次次撥快,直至瘋狂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