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百花園·中外讀點》2006年第3期)
【劉寧評點】建超小小說創作的一大特點是對人物的成功刻畫,豐富的生活閱曆使得他熟悉社會上各階層的生活方式和語言方式,敏銳的目光常常讓他在人所熟視無睹處發掘到鮮活的素材和富於感染力的細節。於是,不論是生活中的美與醜,還是人性中的善與惡,都能在他靈動的筆下被展示得淋漓盡致。這些,細心的讀者自然也可以在本篇中一一發現。
去年秋天的一次筆會上,我曾和建超談到過小小說創作中一些棘手的問題。其中之一,便是對男女情愛的書寫與把握。我們共同認識到,所謂風月,寫得有聲有色容易,寫出境界難,寫出人性和時代更難——既不能一味空靈縹緲,好似人人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柏拉圖,也不能迷在紅塵十丈,沉溺於大量欲望細節的描寫。正確的道路,似乎應該是不偏不倚的中間道路,左手物質,右手靈魂,路途的終點,是我們渴盼已久的幸福。
此篇作品,我看作是建超對自己創作理念的一次有益的嚐試。
1971年的襲擊
”我們要對班主任項霞的宿舍進行襲擊!“
”曉曉,你真聽清楚了嗎?項老師今晚要談對象?“
” 向毛主席保證。是校革委會張主任親口對我說的。曉曉急得有些結巴。“
”你再說一遍。“
”張主任對我說,你們項霞老師要談對象,還是個飛行員,要是對象談成了,項老師就得隨軍,就不能給你們當班主任了。“
”絕對不能讓項老師走。“
”那怎麼辦?“
”今晚就襲擊,讓她談不成對象。“
月亮又大又圓,靜靜的掛在空中,幾朵雲彩輕輕的推著它遊走。
曉曉說:”今晚的月亮真美,就象項老師。“
”項老師比月亮還美呢。別看她比我們大不了多少,可她卻能把我們這群調皮搗蛋的孩子擺治得服服帖帖。“
那天,她第一次來上課,我們準備了一套搗蛋的方案,準備給她個下馬威。
項老師漂亮的象電影明星。她說:”我剛來,先和同學們認識一下。“項老師點了我的名,我故意把“到”字音拉得很長、很長,項老師笑了:”小劍,你很聰明,聽說三個人才能抵上你一個,大家都叫你“小諸葛”,三個臭皮匠才能抵上一個諸葛亮啊。“
同學們都笑了。
項老師繼續點著名:”曉曉,聽說手巧身巧。製作的小木槍跟真的一樣,學校宣傳隊都用它當道具,能不能也給老師做一把?你爬樹技術高超,能端掉鳥窩和蜂巢?軍軍,我們學校的長跑冠軍,參加公社田徑賽得過第二名對吧?還能一跳三搖的跳繩;冬冬是學校裏的拔草冠軍,每年交給的草超過一千斤,幾乎天天早晨第一個到校給班裏升爐子。“
項老師微笑著,點著同學的名字。我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在她眼裏竟然有那麼多的優點和特長。下課鈴響了,我們才發覺準備好的搗亂方案沒用上。
我們班進步了,媽媽拿著我的考試成績,臉上第一次綻開花樣的笑容:項霞老師就是不簡單,還真把你們這些混小子收拾住了。
”報告班長,我看到有人進項老師的宿舍了。“
準備行動!
曉曉猴子一樣三兩下就爬到高高的白楊樹上,透過項老師宿舍的玻璃窗,觀察屋裏的情況:項老師坐在炕沿上,那男的坐在椅子上。項老師給男的倒水了,他們在說話。男的拿著扇子給項老師扇,報告班長,不好,那男的也坐到炕沿上快和項老師坐在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