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傑的這部專著是在她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拓展而成的。當初她決定這個選題時我心裏著實為她捏著一把汗。首先,盡管馮內古特的有些作品有時看似輕鬆詼諧,其實他的大部分作品晦澀艱深,在文學評論界他是難讀、難懂、也難寫的後現代主義作家之一,是一塊不好啃、難消化的硬骨頭。要真正讀懂馮內古特實屬不易,這也是國內研究他的人不是很多的原因之一。另外,動物研究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研究領域,在國外尚處於理論建構時期,國內關於這方麵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能否成功、合理地運用動物研究理論實現對馮內古特的新解讀是件很冒險的事。事實也證實了我的擔憂。素傑的論文撰寫過程非常艱辛,有效的參考資料的匱乏,可資借鑒的研究範式的缺位,馮內古特古怪荒誕的表達方式,以及動物意象在他小說中若隱若現的邊緣地位,所有這些都是她不止一次對我訴說的困難,甚至產生過對於這一研究課題是否可行的懷疑和因擔心無法駕馭而放棄這一選題的念頭。但是,令我欣喜的是,她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而是頑強地堅持下來,以極大的毅力,憑借紮實的基本功和深厚的學養積累,終於完成了博士論文的撰寫。所有論文評閱專家和答辯委員會委員都一致認為,她的這篇論文選題大膽新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對於馮內古特研究和動物研究都有填補空白的作用。而且,論文論點正確、思路清晰、邏輯嚴謹、文筆清新自然、語言準確順暢、寫作規範,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論文。
作為素傑的導師,我很為她的成績感到驕傲,也深知這成績得來不易。身兼母親、女兒、妻子、教師、學生等多重身份,她在讀博期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她最終完成了學業,並且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現在,經過認真修改、拓展,她的專著也即將出版,實在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我相信,曆經了博士求學過程的磨練,經曆了這樣一篇難度極大的論文的撰寫,未來的她一定會更加成熟,更加穩健。在馮內古特研究和動物研究以及生態批評研究等方麵,相信她一定會取得更加令人欣喜的成績。
應素傑之邀欣然為其即將付梓的專著命筆,是為序。
北京外國語大學 郭棲慶
2013年7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