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的形象素質教育與升級理論指導1(2 / 2)

同時在學生形象建設的過程中,對學生形象認知的構建我們沒有采用簡單的灌輸式教育,老師的作用是指導,重要的是發揮學生自己的主體性、能動性,因此我們采取了“自下而上、立足校內、走出校園,邊討論、邊學習、邊認識”的教育模式,讓他們通過自己在校內外對同學、家長、不同職業、階層人的形象的調查,發表意見,尋找差距,學習先進,直至參與自我形象的設計、學生形象要求的自我討論和製定,力爭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討論、人人設計”,組織學生統計歸納,這樣我們既有了每個同學自我形象的要求又有了學校普遍的對學生的形象標準及要求,促使學生形象建設在探究和潛移默化中形成共識,促使學生從他律向自律的發展。

走出去、請進來,從開始的形象大討論到的“我愛我校、做一個可愛的古北人”是基礎,認識自我,圍繞中學生應具有的形象,通過進行調查、參觀、學習、講座、討論、演講、建議、主題教育、製定學生形象標準,禮儀在家庭、禮儀在學校。

搭建舞台、重在實踐,樹立形象

行為的構建是形象建設的關鍵。德育需要實踐,德育重在體驗,是我們實施中學生形象建設的方法與途徑,也是形象建設的目的所在。在對中學生形象認知的基礎上,學校要求學生時時處處展我形象,注意自己的行為,無論在校內、無論在校外、無論在家庭,從身邊的事做起、做好,同時學校還努力通過與各方協作,盡力在校內外挖掘教育資源,為學生實踐搭建各類舞台,並讓人人參與到展示形象的係列實踐活動去,在學習、生活與實踐中檢驗自己,並不斷得到養成、錘煉、完善、提升,從而樹立起良好的中學生形象。

形成機製、注重激勵,樹我形象

目標的構建是方向、是引力,教育是有目的的,因此學生形象建設同樣具有目標的指向。在目標的製定中我們主要根據學生對學生形象形成製訂的共識與要求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情況和學生現狀製定出階段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同時在目標的指向中,我們更為重視的是達成目標的過程控製,即學生形象建設評價和激勵機製的構建,以此不斷鞏固和促進我校中學生形象建設。

(1)塔式目標中體現中學生形象的層次性、階段性、發展性

學生各方麵素養參差不同,所以對學生形象的目標與要求要體現三性。首先要有基礎性目標,通過學生的自主、自理、自律和相應教育,要求每個同學都能做到做好,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德端正、心理健康、行為規範的學生;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努力通過氛圍的創設、學科教學、特有的校園文化、主題活動等特色教育來挖掘、體現人文精神和思想,以人文精神熏陶人,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和穩定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使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成為一個知書、明理的具有一定人文素養的中學生;然後還要努力通過條件的創設、舞台的搭建、活動的開展、自主的管理使學生不斷得到錘煉、提升,逐漸樹立起當代學生應具有的良好形象。

從縱向講,就是我們要結合學期、學年、三年德育計劃逐步落實學生形象建設的各項目標,使中學生形象建設不斷得到完善,從橫向講就是在落實好基礎性目標的基礎上,對不同學生予以不同層次的要求,根據年級、班級、個人的差異,讓年級、班級、個人從實際出發製定計劃、目標,使我們的形象建設做到“言行有規範、才能有展示、身邊有榜樣、行動有目標”,通過樹立不同層次的先進個人和集體,以點帶麵,不斷提升對中學生形象的要求。

(2)注重過程的控製,建立中學生形象評價、激勵機製

如果說目標是我們追求的話,過程則就是通向目標的軌道,注重過程的激勵、注重過程的評價,形成建立一整套較為科學的、係統的、適合校情的、可操作的形象建設管理、評價、激勵機製才能保證形象建設各項任務、目標的達成。這裏要強調的是,形象建設注重實踐的過程,學校為每個同學準備了一本實踐記錄冊,記錄下學生每一次校內外實踐。同時我們要不吝惜對學生閃光點的表揚,學校通過“找一找自己的閃光點,找一找身邊的閃光點、找一找可愛的古北人”、“形象評儀台”、形象標兵、星級班、行為規範班、形象示範班等活動和表彰活動激勵學生形象的塑造。

(3)管理、評價、激勵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學生自評、自管的作用

學生形象建設在管理、評價、激勵過程中也同樣要積極發揮學生的自主、自理、自治的作用,注意做好自我評價、小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