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校隊巡邏製度,組織義務護校隊,經常安排巡邏,加強重要部位的空當期間值班。消防培訓製度:每學期至少一次,可以集體校會的方式進行。消防人員要進行滅火器實際操作培訓。疏散設施管理製度;消防設備管理製度;火災隱患整改製度;用火用電管理製度;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製度;消防救援組織製度;滅火應急預案;消防安全管理製度;劇毒化學藥品管理製度;
大型活動安全預案申報製度,各種學生大型活動,將安全預案與活動安排同時進行,納入活動安排的重要議程;消防值班製度;以及學生宿舍、實驗室、微機室、食堂等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崗位責任製。
食堂與宿舍均有成套的安全管理製度。完善的管理製度,隻有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才能發揮其作用。製度文化的內涵是在健全製度的基礎上,嚴抓落實,確保製度的剛性執行,才能保證各項工作令行禁止。
為了確保各項安全製度的落實,每月安全製度及隱患整改定期進行,如遇節假日,時間順延,並及時及相關領導做出彙報。學校一方麵要與部門、科室負責人、班主任、科任教師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把安全製度落實到人。明確提出各部門、科室、班主任、科任教師等應承擔的安全職責,特別是要明確值周領導、值班領導對重點時段和重點地點的安全監控職責。使他們有責可負,有責必負。另一方麵,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師生遵守安全製度的自覺性。
(4)檢查安全製度文化的效果。
安全製度是靠人去執行落實的,再好再完善的製度,如果僅停留在製度彙編裏,或掛在牆上,是不會產生好效果的。因此,學校要定期、不定期對各項安全製度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發現不足要及時整改,確保各項安全製度落實到位。學校安全製度文化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所必需的,學校隻有不失時機地加強校園安全製度文化建設,才能不斷提升安全管理的層次和水平。
提升安全精神文化是學校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
學校安全精神文化是師生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價值觀等一係列安全意識形態的集中反映,是學校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它必須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而形成。安全精神文化並非指學校安全文化環境的布置,或安全文化活動的設計,而是通過安全製度文化的規範、安全行為文化的養成,日積月累,逐步將外在的約束內化為師生的安全行為心理定勢,師生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從而轉化為校園安全精神文化。
因此,要建設和完善校園安全精神文化,首先要加大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學生自身的各種素質,為養成安全習慣奠定基礎。要加大安全製度文化的執行力度,讓學生在製度的規範中習慣成自然,變為自覺行為;尊重學生在安全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安全文化的主體精神,使安全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總之,學校安全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校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係統的工程。其中,安全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質文化是基礎,製度文化是保障,行為文化是外現。我們要以完善安全文化的價值體係為重點,以強化安全管理和落實行為規範為突破口,不斷改善學校物質條件和內外環境。通過學校安全文化建設,使廣大師生的安全素質得到提高,樹立人人講究安全,時時重視安全,事事注意安全,處處不忘安全的思想,讓校園處處盛開“安全花”,時時奏響“和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