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校文化建設的實施10(1 / 2)

第二章學校文化建設的實施10

16.學校環境文化建設

校園環境建設對改善校園學習風氣,提升老師和學生的精神生活,起到舉足輕重的地步。校園環境建設首頁是要考慮校園環境文化底蘊,其次要考慮校園地域文化和學校自身的文化,結合當代文化進行有效的利用和開發校園是環境建設的宗旨。 校園文化建設滲透於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等方麵,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更是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

17.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班級文化是指依托並通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

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麼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裏,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本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班級文化的建設的方法

(1)物質文化。

班級物質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級教室的設計、布置以及班級的教育設施等。主要包括兩方麵的工作:

①班級環境衛生,要窗明幾淨,地上沒有紙屑,創造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這需要全班同學長期的努力,要有文明的觀念、文明的行為,要持之以恒地與亂丟、亂吐、亂扔等行為作鬥爭。

②讓教室的牆壁“說話”。教室四周的牆壁均可利用,營造出整潔清新、充滿美感的濃厚的文化氛圍。總之,班級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良好的班級環境建設會對學生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和熏陶的教育功能。

(2)製度文化。

以規章製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製度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關鍵。作為班級文化中層麵的製度文化開發的如何,直接關係到班級能否做到規章合理、紀律嚴明、管理科學。

班級製度公開化:開學初,班主任應根據《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己已有的班級管理經驗,組織學生討論、製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規。班規應包含班級成員應共同遵守的各項規定,例如:定期對調座位、衛生責任的劃分等等。

班級管理民主化: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例如:值日班長、值周班委等,使班級成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負責,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

(3)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的群體意識、輿論風氣、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等精神風貌的反映,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良好的班級文化使人身居其中,處處感到集體的溫暖,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師生之間民主平等、愛生尊師,這種氛圍使人心情舒暢,產生一股令人振奮、催人向上的力量,這種凝聚力一旦形成,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把師生團結起來,共同為班級的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