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個性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①學年初,公布《個性班級文化評比細則》
②第一學期,期中,進行“個性班級文化”的“物質文化”和“製度文化”的交流、評比、展示;
③第二學期,開學初,進行“個性班級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交流、評比、展示。
④第二學年,初由班級文化建設成績突出的教師對全體班主任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專題培訓”。
通過這樣的流程,使我們的“個性班級文化”的創建工作成序列,製度化,內涵不斷更新。
個性班級文化評比細則
(1)製度文化。
①班級願景:各班要依據各班實際情況,指定出富有特色個性的班名、班風、班訓、班歌等。
②剛柔相濟的班級管理製度。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新的《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製定相應的班級管理製度,製定學生自評互評細則,每周進行評比,學生相互教育督促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嚴格規範學生的言行,使之養成良好的言行習慣,
(2)物質文化。
①美的教室:整潔的地麵環境,美觀的陳設布置,個性化的園地專欄,圖文並茂的板報設計,使學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適,更起到陶冶性情、激發美感的作用。
②物品擺放:班級衛生工具、獎狀及需要張貼牆麵的製度等要按學校規定的位置擺放、張貼。
③活力與生機:充分利用陽台、窗台等地設立生物角,讓教室整潔清新、充滿生機與美感。
(3)精神文化。
①以正確的班級輿論感染學生。營造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班級氣氛,讓班集體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正氣上升,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奮起直追,每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都得到讚揚和嗬護,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②融洽的同學關係。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
③出色的日常表現。學生在禮儀、衛生、路隊等日常管理各方麵表現成績優異。
④豐富的實踐活動。開展建設班級品牌、富有創新性的班隊活動。班級品牌,也就是班級特色,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位集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反映其共同的願望,呈現自己的風格。同時在樹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文底蘊,實現班級管理的養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