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校公共文化的建設2(1 / 2)

第三章學校公共文化的建設2

4.學校公共文化的目標

學校公共關係的目標是學校一切公共關係活動的中心和方向,也是學校公共關係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和結果。一般來說,它在學校公共關係工作中起著重要的指導和激勵作用。學校作為一個集體,必然有著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它是指把全體學生培養成什麼人的問題。它是出發點和歸宿,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來實現。公共關係活動作為學校管理的一種,其目標則是指在公眾中樹立什麼樣的學校形象的問題。它作用於公眾並需要通過公共關係活動來實現,顯而易見,它在實現學校的共同奮鬥目標過程中,起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促進和保證作用。

學校公共關係的活動多種多樣,其目標也不盡相同。依據管理學的一般原理,公共關係目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時間上看,可分為長期的、中期的和短期的目標,指的是根據學校發展規劃而製訂的不同時期的各種目標;從發揮作用的範圍來看,可分為內部公眾目標和外部公眾目標,它是指對不同的公共關係對象所製定的不同目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從內容上看,可分為傳播信息、聯絡感情、改變態度、引進行為等目標;從性質上看,可分為建設型、維係型、矯正型和進攻型目標。具體地說,一個學校初建時,為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而製訂的目標,屬於建設型目標。在學校穩定發展時,為穩定維係學校與公共關係對象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而要達到的目標,屬於維係型目標。為挽回受到一定損害時的學校良好形象而采取措施、改善自身形象而要達到的目標則屬於矯正型目標。進攻型目標則是指與外部公眾發生衝突或有利於學校發展時,學校公共關係活動人員采取主動措施,為創造一個新的局麵而所要達到的目標。

5.學校公共文化的目的

什麼是公共關係的目的?學校公共關係的主要目的在於結合學校與社會的力量,以充分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並贏取社會對學校的信任與支持。推進學校公共關係的重要目的,它包括如下方麵的內容:

(1)告知社會學校的所作所為;

(2)建立並維持社會對學校的信賴感;

(3)爭取社會對教育計劃的支持;

(4)喚起社會對教育的重視;

(5)改善家長和教師合作關係,提高學生之學習效果;

(6)結合家庭、學校社區的力量,為學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機會;

(7)評估學校所提供的教育與學生需要之相符程度。

(8)誤會的澄清。

6.學校公共文化管理的任務

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組織與其目標公眾結成的社會關係,包括學校與教職員工、與學生的關係,與家長的關係,與社區的關係,與特殊公眾的關係,與媒體的關係,與政府的關係,與國際的關係等等。

公共關係管理是對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傳播溝通的目標、資源、對象、手段、過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這種管理同樣包括一般管理的基本環節,也就是對組織的公眾傳播溝通活動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指揮、控製、協調和監督等。

公共關係是一個組織為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發展環境,通過一係列有目的、有計劃、持續的傳播溝通工作,與其特定的公眾對象建立起來的一種和諧的社會關係。

公共關係管理是一個組織機構從事公眾信息傳播、關係協調與形象管理事務的一種藝術和科學,它是涉及調查、策劃、實施和評估的一種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