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校公共文化的建設3(1 / 2)

第三章學校公共文化的建設3

8.學校內部的公共文化

學校內部公共關係主要指學校對其組織成員的公共關係,包括教職員工、學生等。學校的組織成員對學校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對內部公共關係要加以重視。

對教職員工的公共關係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靠教職員工的辛勤勞動來完成,教職員工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教育教學效果的好壞。他們既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人物,又是開展對外公共關係的依靠力量。創設和諧的學校內部關係,才能更好地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進而通過他們搞好對學生和對外部的公共關係。對教職員工的公共關係要著眼於以下幾個方麵。

(1)搞好學校申非正式團體的關係。

非正式團體在學校中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正常的,學校領導對其應有正確認識,不能對其置之不理。有的非正式團體與學校目標相抵觸,有的則有利於學校目標的實現,學校應區別對待。要將其可能產生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要盡量減少其消極作用。非正式團體中往往有一些作為代言人並敢於挺身而出的“意見領袖”,他們在非正式團體中有較大影響,學校領導要與這些人保持聯係,要尊重他們,在一些重要問題上要誠懇地聽取他們的意見,並要求他們配合做好工作。

(2)關心教職員工生活。

教職員工除了有較高的精神需求外,也有物質上的需求。伴隨著我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教職員工物質上的需求份額會越來越大。學校領導在對這些物質需要進行正確引導的同時,要力所能及地解決好工資收人和福利待遇問題,要把教職員工的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使教職員工感到自己在被關心、被體貼。

(3)及時通報情況。

教職員工對學校工作非常關心,一般都有希望了解學校發展情況和現狀的要求。如果情況不能及時得到溝通,就可能產生一些猜測,以致出現一些給學校帶來混亂的小道消息。學校要抑製那些產生混亂的小道消息,就應經常向教職員工通報情況。學校的校長室、辦公室、教務處、總務處等管理部門應通過開會、牆報、報刊、內部通訊、員工手冊、海報、財務報告等傳播媒介及時地、真實地向教職員工通報學校的現狀、政策宗旨、措施決定等內容,盡量地做到校務公開,而且讓教職員工充分發表對學校的意見、看法,做到與教職員工能雙向溝通。

(4)借助備種活動,培養教職員工的歸屬感。

歸屬感是指組織成員對組織目標的認同,確認自己是組織的一員,願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奮鬥的一種心理體驗。要做到這一點,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形成組織氣氛,使教職員工感到有必要為實現學校的目標任務、維護學校的傳統和聲譽而努力。舉辦活動是開展公共關係的有效途徑,通過活動來擴大影響、聯絡感情是學校搞好對教職員工公共關係的比較理想的方式。如,逢年過節、周年慶典,舉辦全體成員聚會、舞會等文體活動以聯絡感情;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和各種文化比賽、學科競賽、公益勞動,讓教職員工以學校主人的身份領導、參加這些活動,發揮教職員工的聰明才智,引導他們參與學校管理,以增強其主人翁意識;通過校史展覽和成就展覽,通過新聞媒介的廣告、新聞和學生的口頭義務廣告加以宣傳,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等等,以增強教職員工的自豪感、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