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學質量提升3(2 / 3)

(3)預防措施。

通過對內部質量審核報告、學生考核情況、日常教學檢查與教師工作評估結果、顧客投訴等進行分析,及時消除潛在的和可預見的不合格項,並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發生。

6.學校質量管理體係的具體實施

構建管理質量體係,學校應以改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切入點,通過建章立製,開展教學質量評價和診斷活動,分析利用評價結果,獎勤罰懶,逐步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思想方法和體現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思想的一係列措施引進學校管理體係,逐步構建高質量的教學管理體製。

加強學校質量文化建設

全麵質量管理強調通過培養質量文化來實現質量的穩步提高。在學校培育和發展質量文化,是對質量保障係統的必然要求。為此,學校應針對學校的實際,利用各種機會,強調教學質量對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明確質量是學校生存之本的信念,使全體教職工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的意識;大力進行校史教育,充分發揮校友中的佼佼者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各條戰線所取得的優異成就對教職工和學生的積極影響,明確學校師生“在教學的各個領域均有優異表現”的教學質量觀;以“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為口號,確立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的質量管理指導思想,為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努力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形成有利於教學質量進步的組織文化氛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在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在於提高學校全體教師的素質。因為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全體教師的參與、組織、落實,教師的道德素質,愛崗敬業精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決定因素。針對學校教師流動頻繁,青年教師居多的實際,首先注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下大氣力提高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道德素質和敬業精神,強化對教師質量意識和質量責任感的教育。其次,大力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包括校本培訓),鼓勵和支持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積極參加自考、電大、函授等形式的學曆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並對學有所成的教師給予獎勵,為學校的發展進行智力投資和人才儲備。第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法,指導學法,努力提高教學能力。要求青年教師力爭用兩年到三年時間,實現從“教好一門課,帶好一個班”向“學有專攻,教有所長”的目標過渡,盡快成為學科教學的行家裏手。

優化教學過程管理

教學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在常規教學中,學校應注重優化教學過程管理,堅持以人為本,麵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新課標準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積極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1)明確教學目標,突出綜合性;

(2)組織教學內容,突出係統性;

(3)改進教學方法,突出多樣性;

(4)加強學科聯係,突出協作性。要求各年級,各學科教師之間要加強溝通和協作,形成教育合力,力保各年級,各學科全麵均衡發展,力戒偏科現象的發生。通過這些措施,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和學生素質的全麵發展,進而推動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加強教科研活動,實施科研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