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每一節教有目的,練有中心,學有效果,觀點正確,精講多練,避免滿堂灌。
(4)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板書有計劃,書寫工整、規範。
作業
(1)練習題目要慎重選擇,要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
(2)要及時批改。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時進行補救。要堅持教師全部批閱,學生自己改正的方法。教師的全部批閱要起到三個作用:
①學生是否按時交了作業,按要求做了作業。
②大多數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要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講評、彌補。
③個別學生的錯誤應認真分析,全麵細致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缺陷。
(3)學生在學完一章(一個單元)後,將作業裝訂成冊,前邊附上小結,交教師批閱。
(4)在每次作業中的問題,教師應做記錄和分析。如發現關鍵性或普遍性的問題應及時在班級進行講評,彌補缺陷。然後再留作業進行鞏固。
(5)科的學生作業練習,要按本學科的規範要求,嚴格訓練,培養出好的學風和習慣。
成績的考核
(1)學習成績的考核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自己教學狀況的重要反饋渠道,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方法。成績考核包括平時、階段、期中、期末考核及學期、學年成績評定。
(2)成績考核由教導處統一管理。每學期初上課前教導處發各科成績冊,用以登記學生的平時成績,作業成績及各類考核成績。
(3)成績包括作業、提問、小測驗、作文、實踐、製作等項。
(4)測驗,期中測驗和期末考試納入學期教學計劃。每學期不超過4次,階段測驗隨堂進行,試卷分A、B卷,不排監考,也不必調課統一進行。期中、期末考核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時間、地點和監考。
(5)期末要在教務處統一組織下對所有學科進行考試或考查。
(6)檔案的成績不允許修改。
輔導
(1)輔導指在規定的教學課時以外,給個別學生補課、解答問題、指導練習等教學活動,是全麵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輔助手段。
(2)輔導要因材施教,要有目的、有準備、有重點地進行。提倡教師主動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3)統一安排的語文、外語早讀,其它學科的輔導,任課教師要按時組織學生進行。
(4)分優秀生輔導可和學科競賽相結合。
(5)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集體輔導,要由年級組統一安排。
課外活動
(1)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其個人才能愛好和特長的重要場所。指導好課外活動是學校及教師的職責。
(2)活動包括思想教育活動、選修課、學科課、興趣小組、體育鍛煉、運動隊訓練、文藝社團活動、運動會、科技節、藝術節活動、社會實踐及軍訓活動,分別由教導處、政教處和藝體處安排及具體實施。
(3)活動列入學校活動總表,不得任意衝、占和挪作他用。如發生時間上的衝突由校長辦公會加以協調。
(4)各項課外活動的教師,在開學第一周內上交活動計劃到主管部門,對參加活動的同學,要有考勤記錄和成績考核。
(5)課表的選修課按課堂教學要求執行。
(6)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
教學研究
(1)提高教師的業務文化水平,積極開展教研活動,要根據教學改革的要求從教學實際出發,確定研究專題,注意積累和總結教學經驗,每學期召開一次經驗交流會。
(2)周各教研組有半天時間進行教研活動,每兩周每人寫千字業務學習筆記。教研主任負責檢查,定期總結交流。做業務考核依據之一。
(3)期組織公開課教學。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課後要進行詳細的座談或評議,並形成書麵材料及時歸檔。好的公開課要向上一級主管部門推薦。
教學領導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領導要經常分析研究教學工作的問題,領導幹部要兼課,經常深入教研組和教學班,有計劃的聽課,參加備課和教研活動,檢查指導教學工作及時糾正問題和發現好事例以扶植支持,使教學工作處在不斷的改進和提高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