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還準備把《毛主席語錄》作為軍隊意識形態的教材印發下去。這就是毛澤東所講的“那幾本小書”。林彪在講話中最後說:“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超過我們一萬句。”這些言過其實的話語,使毛澤東“感覺不安”。他已經隱約感覺到林彪居心叵測,因此委婉地把這些想法告訴了江青。直到六年以後林彪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他的這些想法才得以公開披露。
六、縱情於故鄉的山泉水中
遊泳,是毛澤東的愛好,他從小就對遊泳有著極大的興趣,故居上屋場門前的那兩口池塘曾留下過他童年時的身影,南岸私塾的那口池塘曾使他受到老師的責罰。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他經常與同學去湘江遊泳,“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建國後,他仍然酷愛遊泳,常常去大江大河搏擊風浪。1958年,他在武漢暢遊長江時,曾說:“在江河遊泳,有逆流,可以鍛煉意誌和勇敢。”
而今,他回到了故鄉,住在這溪水潺潺的滴水洞裏,當然也看中了滴水洞前韶山水庫的山泉水。他時常散步來到韶山水庫邊,麵對著如鏡的碧水沉思,流連忘返。
原省公安廳廳長李強、原省委接待處長劉紀林等在《領袖人民心連心》一文中寫道:“1966年6月,毛澤東再次在韶山水庫遊泳,當時正是七十多歲高齡,又是冰冷的山泉水,但他老人家在水中舒展自如。”
又據陪同過毛澤東遊泳的警衛戰土黃友恒、譚白雲回憶,毛澤東這次遊泳的時間是1966年6月21日,地點是韶山水庫。本來毛澤東想到青年水庫去遊泳。李強等同誌考慮到水庫麵積大,難以清除裏麵的荊棘和石頭,隻好改在韶山水庫進行。
譚白雲在當天的日記《我最難忘的一天》中寫道:“這天晴空萬裏,烈日當空,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天,我再一次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同時,我還和他老人家一起遊泳。”
大約下午兩點,毛澤東在王延春、李強等人陪同下,乘車從滴水洞出來。車子行駛約四百米遠,在韶山水庫邊停下。
毛澤東從小車內出來,向同誌們揮手致意。然後走進事先搭好的一個臨時更衣棚,在裏麵換上白色遊泳褲,再走到水庫邊。
水庫裏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毛澤東邊吸煙,邊在胸脯上拍了幾下,然後下到水裏。蘇鋼、李強、高文禮等也跟著下了水。毛澤東用手在水裏劃著,劃了約一丈遠後把煙蒂吐掉,再一頭紮進水裏,直潛到水庫庫尾。
陪同毛澤東遊泳的還有十幾名水手。有人見庫尾的水不深了,便對毛澤東說:“首長,可以落底了。”
毛澤東笑著說:“我落底了。”
“您沒有落底呀!”
“怎麼沒落底,我腳沒動哩!”
人們知道主席的遊泳技術很高,他在水裏可以“睡覺”、“坐凳子”、“立正”、“稍息”,此刻他正在“立正”。
毛澤東一邊踩水,一邊看周圍山上的風景,又看看清澈如鏡的水,感到很愜意。他說:“這是一個好地方。”
遊到水庫尾,毛澤東上了岸,休息片刻,然後揮手說:“遊過去。”
回遊到水庫中央,毛澤東問身邊的同誌:“遊了多久了?”有人回答:“大概四十分鍾了。”
毛澤東說:“一個小時還不夠哇,繼續遊!”說完又紮進水裏。
遊到大壩邊,水手們考慮毛澤東年歲高了,擔心他的體力不支,希望他上岸去。於是,他們上去了幾個人,想以此吸引主席上岸休息。
毛澤東見他們上去了,也跟著上去。水手們在泄洪道練習遊泳動作,他也跟著練,水手們練蛙泳,毛澤東練側泳。大家互相琢磨了十多分鍾,以為主席這下該結束遊泳了,哪知他又重新回到水裏遊了起來。
毛澤東雖然在水裏待了近一個小時,但仍精神煥發,遊起來動作自如,從容不迫。這時,他在水裏練起了“坐凳子”,隻見他坐在水裏洗腳,就像坐在椅子上一樣,穩如泰山,先洗左腳,後洗右腳,令人讚歎不已。
“這水庫容量有多大?”毛澤東一邊洗腳一邊向岸上的人問道。
“15萬立方米。”岸上有人答。
“占田多少?”
“二十多畝。”
毛澤東遊到岸邊,服務員走來了,送給他一塊肥皂。毛澤東把肥皂擦得滿身都是皂沫,一頭撲到水裏,把全身洗得幹幹淨淨,然後浮上來再向服務員要肥皂。有人擔心主席擦多了肥皂會損壞皮膚,便說:“主席,這水堿性很強。”
“不要緊!”毛澤東說。
服務員擔心他繼續遊下去,說:“您已經洗了一次,夠了!”
毛澤東笑著說:“多洗一點肥料,留給老百姓下田。”說完,下到水裏把身上的肥皂泡沫洗幹淨,然後回到棚裏更換了衣服,乘車回到滴水洞。
七、相見難,離別更難
毛澤東要離開韶山了,工作人員依依不舍,想送點禮物給主席。送什麼好呢?貴重的東西他不收。還是弄些土產吧,他不是說過走的時候帶些桃子回去吃嗎?於是,工作人員在一號樓前的桃樹上摘下一些水蜜桃,盛了一盆送給主席,並說:“主席,這是韶山栽的。”毛澤東為工作人員深情厚誼所感動,欣然收下了桃子。
人們陪伴毛澤東在滴水洞工作了十多天,都感到很光榮、很幸福,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想跟主席合個影。王延春把同誌們這個願望反映給張耀祠。張耀祠再請示毛澤東,毛澤東欣然同意。
毛澤東原計劃6月28日下午離開滴水洞,臨時改為上午8點。一大早,高文禮四處打電話,忙得滿頭大汗,通知長沙至武漢鐵道沿線清道。
早上七點多鍾,毛澤東從一號樓走出來,到坪裏和大家照相。工作人員早已集合在坪裏,站成幾排,等候著主席。
照相前,省委接待處廚師石蔭祥也出來給主席送行。毛澤東看見他了,對他說:“謝謝你們啦!”
照相時,毛澤東回過頭問靠近的幾位是哪裏人。韶山管理局局長王毅忱答:“我是北方人。”毛澤東說:“我知道你是北方人。”又問王的夫人李明錦:“你是哪裏人?”李說:“我是山東人。”毛澤東說:“哦,難怪你不像湖南口音。”
攝影師一共照了三張相:第一張是毛主席和中央、省委領導同誌的合影,約十多人。第二張是毛主席和隨行人員、省委負責同誌、全體工作人員的合影。第三張即是現在掛在滴水洞一號樓文體室的那張全體人員的合照,有二三十人。參加合影的省、地、縣三級黨政領導和保衛人員、工作人員有:王延春、張耀祠、楊術清、劉亞南、李強、高文禮、劉紀林、高少英、熊清泉、王毅忱、郭國群、趙毅雍及徐業夫、吳旭君、王海容等。
照完相,毛澤東和人們寒暄。省委代書記王延春問道:“主席,您回來了,是不是可以讓電台、報紙發個消息報道一下?”
毛澤東搖搖頭:“回來沒有見他們(指鄉親們),他們也不曉得我回來了,那還發什麼消息?”然後,他毫無去意地坐在坪裏的石凳上休息。
有人走近去小聲催主席上車。毛澤東用濃重的韶山口音說道:“你們走囉,我還要坐下噠!”這聲音雖小,但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聽到了。
服務員郭國群給主席端來了一杯韶峰雲霧茶。毛澤東接過茶杯,不慌不忙地喝完了最後一口,才站起來和送別的人一一握手。
當他跟管滴水洞房子的廖時禹握手時,有人向他介紹說:“小廖是給您看管房子的。”毛澤東笑著打量廖時禹道:“你要把房子管好,我還要回來的!”廖時禹激動地握著主席的大手,鄭重地說:“毛主席,請您以後多回來啊!”
和大家握完手後,毛澤東才依依不舍地上了那輛灰色吉姆小轎車。
上午8點,灰色吉姆;還有麵包、吉普,三輛小車徐徐駛出滴水洞,向長沙方向開去。毛澤東坐在小臥車裏,深情地望著窗外的山石、樹木。一會兒,天藍色的車窗簾便拉上了。
同日,毛澤東由張耀祠等陪同,從長沙乘專列去武漢。
7月16日,毛澤東在武漢暢遊了長江。18日,從武漢回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