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小行星(2 / 2)

雙子座流星雨

在每年的12月13日至14日左右出現,最高時流量可以達到每小時120顆,流量極大,並且持續時間較長。雙子座流星雨源自小行星1983 TB,科學家判斷其可能是“燃盡”的彗星遺骸。雙子座流星雨輻射點位於雙子座,是著名的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每年固定在7月17日至8月24日這段時間出現,它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是最適合非專業流星觀測者觀測的流星雨,地位列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

人們早在1862年就發現了英仙座流星雨母體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它繞太陽一圈需要130年。1992年該彗星通過近日點前後,英仙座流星雨大放異彩,流星數目達到每小時400顆以上。

獵戶座流星雨

為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獵戶座流星雨有兩種,輻射點在參宿四附近的流星雨在11月20日左右出現;輻射點在ν附近的流星雨於10月15日至10月30日出現,極大日在10月21日出現。

我們常說的獵戶座流星雨是後者,它是由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係的核心區,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就形成了獵戶座流星雨。

天龍座流星雨

天龍座流星雨也稱為賈可比尼流星雨,其母彗星是21P/賈可比尼·秦諾彗星。

21P彗星於1900年才被天文學家發現,它的運行周期是6.61年。

天龍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日至10日左右出現,極大日是10月8日。該流星雨是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最高時流量可以達到每小時400顆。

1933年和1946年,天龍座流星雨出現了兩次特大爆發,從而成為20世紀最燦爛的流星雨,天龍座流星雨也由此躋入最著名的流星雨行列。

金牛座流星雨

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現,一般11月8日是其極大日。它是與恩克彗星相關聯的流星雨,恩克彗星軌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該流星雨,極大日時平均每小時可觀測到5顆流星曳空而過,雖然其流量不大,但由於其周期穩定,所以也是廣大天文愛好者熱衷的對象之一。

象限儀座流星雨

活動期為1月1日至5日,1月3日左右達到極大,每小時約為120顆,經常在60顆至200顆之間變化。流星的速度屬於中等,每秒41千米,亮度較高。該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北極星附近。

天琴座流星雨

一般出現於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通常22日是極大日。因此也稱為4月天琴座流星雨,而因輻射點在天琴座α,即織女星附近,所以也稱為天琴座α流星雨。這個流星雨已經被觀察了2600年之久,其母體是佘契爾彗星。

彗星1861I的軌道碎片形成了天琴座流星雨,該流星雨作為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在天文學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拓展閱讀

世界上最大的流星雨:1833年11月13日,美國波士頓市民發現獅子座附近天空的流星雨,據估算該次流星雨大約有24萬顆。獅子座流星雨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存在一顆叫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