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月球輝光
是誰發出的輝光
人類在地球上觀測月球時,總能發現月球帶著淡淡的黃色光暈。可是當人類到那裏實地考察時才發現,月球其實是個死寂的世界,但月球的環形山卻經常發出美麗的輝光,這令人大惑不解。
1958年11月3日淩晨,前蘇聯科學家柯茲列夫在觀測月球環形山的時候,發現阿爾芬斯環形山口內的中央峰,變得又暗又模糊,並發出一種從未見過的紅光。
兩個多小時後,他再次觀測這片區域時,發現山峰發出白光,亮度比平常幾乎增加了一倍,第二夜,阿爾芬斯環形山才恢複原先的麵目。
柯茲列夫認為,他所觀測到的是一次比較罕見的月球火山爆發現象。他認為,阿爾芬斯環形山中央峰亮度增加的原因,在於從月球內部向外噴出了氣體,至於開始時山峰發暗和呈現出紅色,那是因為在氣體的壓力下,火山灰最先衝出了火山口。
柯茲列夫的觀點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其中包括一些頗有名望的天文學家。他們承認阿爾芬斯環形山的異常現象是存在的,但認為不能解釋為通常的火山爆發,而是月球局部地區有時發生的氣體釋放過程。
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即使是冷氣體也會表現出柯茲列夫所注意到的那些特征。
早在1955年,柯茲列夫就在另一座環形山——阿利斯塔克環形山口,發現過類似的異常發亮現象,他也曾懷疑那是火山噴發的現象。
1961年,柯茲列夫又在阿利斯塔克環形山中央觀測到了他熟悉的異常現象,不同的是,光譜分析明確證實這次所溢出的氣體是氫氣。這類現象究竟應該怎樣解釋呢?是火山噴發,還是氣體釋放?或者是其他什麼現象呢?
紅色斑點
天文學家們還不止一次在月球上發現過神秘紅色斑點。還是那個阿利斯塔克環形山,美國洛韋爾天文台的兩位天文學家在觀測和繪製其附近的月麵圖時,先後兩次在這片地區發現了使他們驚訝的紅色斑點。
第一次是在1963年10月29日,一共發現了3個斑點:先是在阿利斯塔克環形山以東約65千米處見到了一個橢圓形斑點,呈橙紅色,長約8千米,寬約2千米。
在它附近的一個小圓斑點清晰可見,直徑約2千米。這兩處斑點從暗到亮,再到完全消失,大約經曆了25分鍾的時間。
第三個斑點是一條長約1.7萬千米,寬約2千米的淡紅色條狀斑紋,位於阿利斯塔克環形山東南邊緣的裏側,出現和消失時間大體上比那兩個斑點遲約5分鍾。
第二次觀測到奇異紅斑是在1963年11月27日,還是在阿利斯塔克環形山附近,紅斑長約1.9萬千米,寬約2千米,存在的時間長達75分鍾。
紅色發光現象
英國的兩位科學家注意到了另一個著名的環形山——開普勒環形山也存在類似現象。
開普勒環形山在阿利斯塔克環形山東南方向,直徑約35千米,是帶有輻射紋的少數環形山之一。
1963年11月1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在拍攝開普勒環形山及其附近地區的照片時,注意到就在這片地區內,在兩小時內兩次出現了紅色發光現象,發光麵積大得使他們驚訝,每次都超過了10000平方千米。
他們從三個方麵對這次有色現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們認為持續時間不長而麵積那麼大的發光現象,不可能由某種月球內部原因造成,應該是起因於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