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為何會發聲
天空中傳來一聲尖利刺耳的聲音,然後一顆流星放射著金黃色的光芒,飛快地掠過長空消失了,時間隻有5秒鍾左右。這一現象令人驚奇。怎麼會先聽到聲音,然後才看到流星呢?
盡管許多人都認為這種現象的發生是不可能的,甚至讓人不可思議,然而世界各地許多研究者積累的這類資料卻是越來越多。
1929年3月1日,塔爾州切列多沃村居民先聽到一陣響聲,隨後整個房子都被照亮了,過了一會兒,又聽到一聲巨響。
最叫人難以理解的是:有些人能聽到流星的聲音,而另一些人卻什麼也聽不到。例如:1934年2月1日,一顆流星飛臨德國時,25個目擊者中隻有10個人聽到了“啾啾”聲和“嗡嗡”聲。
1978年4月7日清晨,一顆巨大的流星飛過澳大利亞悉尼的上空,1/3的目擊者在流星出現的同時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其餘2/3的人則聲稱流星是無聲的。
前蘇聯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德拉韋爾特給這種奇怪的流星起了非常恰當的名字,即“電聲流星”。
現在,科學家們都一致承認電聲流星是客觀存在的,一些專家認為,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流星飛行時所發出的電磁波引起的。
這些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一些人的耳朵能夠通過至今還未知的方式把電磁振蕩轉換成聲音,並且每個人聽到的聲音也不同,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則什麼也聽不見。
宇宙中那些千變萬化的小石塊其實是由彗星衍生出來的。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的熱量和強大的引力會使彗星一點一點地瓦解,並在自己的軌道上留下許多流星體。
流星體是太陽係內顆粒狀的碎片,其尺度可以小至沙塵,大至巨礫;如果彗星與地球軌道有交點,那麼這些小碎塊也會被遺留在地球軌道上,當地球運行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產生流星雨。流星像條閃閃發光的巨大火龍,發著“沙沙”的響聲,有時還有爆炸聲。
拓展閱讀
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流星雨出現於1833年11月13日夜,當時的流星像飛雪源源而來,叫人目不暇接。後來科學家估計,那次下落的“仙女眼淚”有24萬顆左右。
地球的運行狀態
如果你有機會站在人造衛星上看,就能發現地球原來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扁球。那麼地球為什麼是一個扁球呢?要想知道原因,必須知道地球是怎樣運動的。
地球一方麵繞著太陽旋轉,每轉一周,就是一年,這是地球的公轉;另一方麵,地球還繞著貫穿它南北極方向的“軸”而旋轉,每轉一周,就是一天,這是地球的自轉。
由於地球在自轉,地球上每一部分都在作圓周運動。這和汽車在轉彎時,乘客也都在沿圓周運動一樣。
經驗告訴我們,汽車轉彎時,乘客有向遠離圓心方向傾倒的趨勢,這種趨勢是由於乘客受到慣性離心力的吸引。地球上每一部分都受到慣性離心力的作用,因而也都具有一種離開地軸向外跑的趨勢。
地球上各部分所受慣性離心力的大小,與它離開地軸的距離成正比。也就是說,距離地軸越遠的地方,所受的慣性離心力就越大。
赤道部分比兩極部分距離地軸遠得多,所以赤道部分所受到的慣性離心力也遠大於兩極部分。這樣,千百萬年過去以後,由於慣性離心力的差別,終於使地球的兩頭變小而肚子變大了。
地球的扁度是很小的,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地球的南北直徑比東西直徑短1/297,就是短42千米。現在,根據人造衛星偵察的資料,精確地算出南北直徑應該比東西直徑短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