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遜提的是什麼問題?”威斯特莫蘭提醒我不要離題太遠。

他首先提出八路軍在晉察冀邊區的兵力很小,能不能在敵後堅持得住?那時候幾十萬上百萬的國民黨部隊都紛紛後撤,他們卻在太行山、五台山站住了腳,並且開展了廣泛的遊擊戰爭。怎麼樣對付日軍的瘋狂掃蕩?他們的糧食彈藥怎麼解決?遊擊戰爭怎麼開展?……卡爾遜對這種戰略幾乎是聞所未聞,……所以他懷疑這種特殊的戰法是否有效。……這是1937年冬和1938年春天的事情,那時八路軍的條件比越共困難得多,現在的越共有越南北方和中國、蘇聯的支援,那時晉察冀的八路軍卻全靠自力更生。卡爾遜不相信他們會勝利。……

直到1939年11月,日軍名將阿部規秀的第二旅團在萊源黃土嶺被殲九百餘人,而且阿部中將也被打死的消息,使卡爾遜大吃一驚,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不但堅持住了,而且迅猛地發展壯大起來。……卡爾遜抱著十分懷疑的態度又第二次考察訪問了晉察冀。他對共產黨的遊擊戰爭和建立根據地的方法佩服之至,越想越有道理。他回國後。立即上書羅斯福總統,請求派一支部隊給他,由他帶領到菲律賓戰場去打遊擊,羅斯福總統認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卡爾遜卻信心百倍,認為,按照八路軍遊擊隊的辦法,定能取得成功。……

“羅斯福總統在卡爾遜一再堅請之下,派給他一個中隊,用潛艇送到菲律賓海岸,而後進入叢林,打起日軍的遊擊來,雖然也利用各種方法襲擊日軍。可是,這個中隊卻是有損無補,終於被日軍打垮了,卡爾遜隻身逃了出來,……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所以在國內也就沒有引起輿論的反響。……”

“這不就是我們‘別動隊’的翻版嗎?”威斯特莫蘭略帶回憶似的說。“我們的特種作戰部隊不就是執行遊擊戰、秘密行動和執行特殊任務的突擊部隊嗎?所以卡爾遜的菲律賓之行,是沒有價值的!”

“但是,卡爾遜是失敗的,而共產黨的遊擊隊卻是成功的!”

“原因何在?”

“這一點,卡爾遜曾經談起過,他說共產黨的主席毛澤東曾經說過,他們的戰略戰術是建立在人民戰爭這個基礎上的,任何反人民的軍隊都不能利用這個戰術。……我仔細想過,這是有道理的。……北越能向南方滲透,南越的政府軍卻不能向北越滲透。越共遊擊隊能在南越生存發展,南越政府軍到北越就會寸步難行。……”

“你是不是說這是共產黨的可怕之處?”

“卡爾遜自己總結過這個問題,他說晉察冀遊擊隊有一個很普遍的口號,就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所以他們的人越打越多。卡爾遜在菲律賓的密林裏卻無群眾可以組織,隻能是單純的軍事行動。所以他是沒有水的魚,存活不了多久!……”

“照你這樣說,隻有共產黨才能進行遊擊戰爭了?”

“這事我也想過,也不盡然,當年拿破侖進攻俄國占領了莫斯科的時候,庫圖佐夫就是用遊擊戰爭配合打敗拿破侖的!當時俄國還沒有共產黨。……”

“這是南越政府的悲哀!”威斯特莫蘭苦笑了一下,聲調突然變得淒涼起來,“我們隻是想拯救越南,使它不能像多米諾骨牌那樣倒向共產主義,我們並不想卷入越南戰爭,……可是,我們別無選擇!……即使打個朝鮮戰爭的結局,保住南越政權,我們也可以勉強完成我們的戰略目標。因此,我們必須找到通向光榮勝利的道路,堅守住東南亞的這個橋頭堡!”

“也許隻有三個辦法:一,繼續增兵;二,卡斷胡誌明小道;三,像朝鮮戰爭仁川登陸一樣,來個海防登陸或是鴻基登陸,進軍北越。……當然,這將冒著與紅色中國對抗的風險。……”

“第三種可能性,可以不作考慮,風險太大,我們不隻考慮到中國,還要考慮到蘇聯。卡斷胡誌明小道是比較現實的想法,可是,三年前,我們就對這條運輸線進行過多次軍事行動和地毯式轟炸,卻仍然切不斷它,我們必須集中力量和智慧,找到切斷越共這條大動脈的有效之法。所以,我想給你一個任務。你可以到去過胡誌明小道的部隊做些調查,研究一下共產黨的戰略戰術,解開‘胡誌明小道,’這個戰場之謎。……”

我表示願意接受這個任務。

史坦利少尉給我們送來了香蕉、菠蘿和冰淇淋。

這時電話鈴響了,在威斯特莫蘭接電話時,我這才得以站起來,舒展一下筋骨和過分緊張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