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遭到暗殺,林登·約翰遜匆忙宣誓就任美國第36屆總統,這是一位鷹派總統,許多外國記者認為:“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最痛苦的戰爭便隨著這一權力的突然轉換開始了。”約翰遜在就職48小時後,就公然宣布:美國對西貢政府的軍事援助將繼續下去。有些國際問題分析家認為:約翰遜在卷入越南戰爭問題上的主要動機是政治上的自保,也是對自嘲世界的捍衛。他為了保住白宮,便緊緊抓住了越南。這就是說,卷入越南戰爭,不是由於哪一屆總統的個人性格決定的,而是由於他的職位本身促使他不能不這樣做!

我躺在蘇軍醫的竹編床上,是無法想明白這些問題的,約翰遜在幾年前不是曾經激烈地反對美國直接卷入戰爭,隻是建議由第三國予以遏製的嗎?

蘇軍醫回來時,我已經微睡,桌上的小鬧鍾指著淩晨兩點鍾,我向他打了聲招呼,表示我還醒著。他已經非常疲倦,卻不立即去睡,而是泡了一杯濃茶,似有話說,我等待著:

“怎麼?安德森的手記有看頭嗎?”

“非常有用,首先是你的翻譯水平很值得誇獎,如果你不幹醫生,也會成為合格的翻譯家!”

“我們齊大醫學院聽課、筆記、答卷、對話,全用英語。……”

“可惜你還沒有譯完。……”我披衣而起,坐在床上,睡意全無。

“大約還有三分之二,……你在這裏還有多久?”

“預計是三個月,我還沒有明確地采訪打算,越南南方是肯定去不成了。……”

“你沒有必要到南方去,南方的部隊時常回北方來休整,你可以訪問他們。……”

“我是沿同登、諒山、北山、太原、山陽、宣光到安沛的,許多地方是夜行,難見廬山真麵目;第一,我想到援越抗法時,我們軍事顧問團到達的地方。首先是邊界戰役地區——七溪、東溪和高平;其次是西北戰役,主要是去看看奠邊府。……第二,我想多跑幾個支隊,從施工部隊、高炮部隊到各支隊的文工團,當然,有些地方也隻能是走馬觀花。……”

“我給你提幾條建議。”蘇軍醫遲疑了一下,帶著某種期待的神情說,“肯定對你大有用處。你的這個計劃,首先要取得孫支隊長的支持,你們是熟人,他是敢說敢為又敢當的人;如果你要通過支隊政委,你的希望就不可能實現。……”

“為什麼?”

“因為這一段時間,各方情況都複雜起來,政委是個處事特別謹慎的人,他準會勸你除了支隊本身之外,其他地方最好別去!”

“為什麼?”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種約束很多,中越雙方都有個七不準八不準。……在這裏,中蘇關係一緊張,越方的態度就非常敏感,動不動就成為國際事件,影響大局。……所以各支隊都非常謹慎。……再說,你是上級機關來的,如果安全出了問題,支隊也無法交代……”

“這麼說,我是把事情看得簡單了?”

“說複雜當然很複雜,你這樣一轉,必須有一輛專車,還要有個越語翻譯,還要和各支隊去發生橫向聯係,甚至還要支隊派人陪同,像這樣的大動作,不經支隊黨委會研究是很難由某個人決定下來的。……”

“我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組織手續和責任問題,誰點頭,出了問題誰負責。你說簡單的吧。……”

“誰也不要通過,隻跟支隊長要輛車要喬幹事陪你,就說下部隊采訪就行了!……你上哪裏去,不必明說。”

“打馬虎眼?”

“我看,隻有這種辦法,……”蘇軍醫自得地笑笑,“他們也知道你要到哪裏去,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便出了什麼問題由你自己負責,他們根本不知道,是你自作主張,能怪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