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軍戰略戰術的悲哀,西方記者把它的戰略轟炸形容成‘笨拙的斧頭,愚蠢的亂砍濫伐。’他們是按著想象來作戰的,可是又缺乏真正的想象力。這些愚蠢的家夥憑什麼認為我們還在原地等他來轟炸?他口口聲聲遊擊戰,恰恰又忘了我們是打了就跑的遊擊戰,還認為我們在堅守陣地呢,他們召來戰鬥轟炸機,最快也要20多分鍾,你能算出,這20分鍾我們能跑出多麼遠。……那些美國佬的智囊團淨想歪點子,就說他們的聲音傳感器吧,據說挺靈敏的,可是,我們放上一輛不熄火的爛摩托車,日夜吼叫,就搞得他們真假難分了,還以為我們的運輸車隊日夜開動呢。……”黎文英沉思了一會兒說,“當然,他們也有得手的時候,我看這個安德森就悟到了一點玄機。寶岩村的遊擊連長阮文林本來是個有能力的指揮員,如果不出這件意外,他就被提升為營長了!”

“他的失誤在哪裏?”

“按說,他是沒有多大失誤的,安德森沒有被消滅,的確有點碰運氣,如果事後檢討,硬要找阮文林的失誤的話,他仍然是囿於常規,把攻擊時間放在拂曉晨霧彌漫時,結果晚了一步。如果提前到淩晨兩點鍾……結局就是相反的了。……”

“這就是說,要善於打破常規才能出奇製勝!”我說。

“還有,一旦出現戰機,”黎東輝說,“必須立即抓住,兵貴神速,絕不後拖,戰機一旦喪失,就很難挽回!”

“寶岩村受到襲擊之後,”黎文英說,“指揮所命令我的遊擊中隊去寶岩村待機行動。據我所知,駝峰山口還有兩個營的部隊,但是,指揮所不想動用大的部隊和敵人拚消耗,要求我以智克敵,以少勝多。……

“我把中隊帶到寶岩村北部叢林,我的中隊是42人,加上寶岩村的當地遊擊隊14人,是一支可觀的力量。我有信心打贏,根據偵察報告,敵人在寶岩村又空降了一個特種連。……”

“這是不是安德森手記裏寫的那個B連,連長是一個叫瓊斯的上尉?”

“正是那個笨蛋!”黎文英說,“當這個B連降落之後,我就改變了進攻寶岩村的計劃,希望指揮所派一個營的部隊來把這個釘子拔掉。指揮所拒絕增派部隊,因為防護重點應該放在駝峰山口,要我們中隊改變攻擊敵人的計劃,變為襲擾。……

“這種改變使我非常不快,我一心要創造戰鬥奇跡。……後來又得到偵察報告,說寶岩村有一部分敵人正向駝峰山口開去。……這就是安德森手記裏寫的他的別動隊。

……敵人分兵,更增強了我進攻寶岩村的欲望,這種欲望不是為阮文林遊擊連的失利複仇,而是想創造以少勝多的範例。……因為那時我還是一個中尉。……

“在研究攻擊寶岩村的方案時,寶岩村的遊擊隊員提供的情況使我信心大增,他說在5個月前,734團曾把三門82迫擊炮埋伏在附近一個山洞裏,我問有沒有炮彈,他說有兩個炮彈箱子。……

“我立即選了三名迫擊炮射手,派人把迫擊炮起出來,可惜隻有5發炮彈。我想:5發也就夠了,關鍵是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接受前幾次的經驗教訓,我準備徹底打破常規,來一次冒險。

“這時,已是下午4時,我讓一個遊擊隊員向寶岩村打冷槍,這槍發自一公裏之外,隻準用一支槍射擊,每隔15分鍾左右就打一槍,就在這種假暴露的槍聲掩護下,我把部隊拉到了寶岩村北的叢林裏,讓三名炮手瞄準寶岩村的打穀場。

“這種無可奈何的冷槍反而麻痹了敵人,向他們證明:幾個打散的遊擊隊絕不會鳴槍報警之後在大白天偷襲。……”

“你這是一場反空城計!”黎東輝笑笑,很欣賞兒子的智慧。

“冷槍使敵人感到近處絕無遊擊隊活動,竟然在黃昏時分集中在打穀場上晚點名,在他們的觀念裏隻有夜間才是遊擊隊活動的良機,而且寶岩村的遊擊隊已經被消滅,隻有幾個遊擊隊員在遠方鳴槍襲擾,虛張聲勢。……就在這時,我喊了一聲開炮!帶領遊擊隊突然衝出叢林。……

“打穀場上的爆炸聲,使監視叢林的哨兵吃驚地回望,不知村裏發生了什麼事情,回頭看到我們突然衝出,反而嚇得目瞪口呆,還沒有從驚愕中清醒過來,就身中數彈向後仰倒下去。……僅僅5發炮彈就把敵人打懵了,所造成的混亂也是難以想象的,因為敵人根本就想不到我們會有火炮,而且更想不到在太陽還沒有落山的時分對他們發動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