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20日,約翰·肯尼迪就任美國35屆總統。上屆總統艾森豪威爾以年高德重的長輩資格向年輕氣盛的肯尼迪提出建議:“現在老撾內戰是你麵臨的大問題,我認為你必須派出軍隊,我將全力支持你。……”
在很多場合,艾森豪威爾都闡述他的多米諾骨牌理論,這對肯尼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5月5日,肯尼迪毅然宣布:如果有必要,他將動用美國軍隊幫助南越抵抗共產黨的壓力。可是5月16日,關於老撾問題在日內瓦十六國會議上,戴高樂總統與肯尼迪私下會晤時,警告他說:
“你們美國人昨天想取代我們在印度支那的地位;今天又想重新點燃我們已經結束的戰爭。我敢預言,你們將一步一步地陷入軍事上和政治上的無底深潭。……”
肯尼迪臉上浮現出一種神秘的微笑,這位美國曆史上稱為一代英才的年輕總統,大有“燕雀安知鴻鵠之誌”的氣概,他想小試鋒芒,未免失之於輕率,悍然發動了人侵古巴的“豬灣”戰爭,在卡斯特羅的岩石上碰得頭破血流之後,才懂得了謹慎,他說:“豬灣教會了我許多事情,其一,是不可輕信將軍們和中央情報局;其二,如果美國人民不想動用美國軍隊去除掉離我們海岸隻有90英裏的共產黨國家,我又怎麼能要求動用軍隊去除掉一個9000英裏以外的共產黨國家呢?”他似乎覺得戴高樂總統的警告不無道理了。
可是,身不由己。軍方告訴他:“越南解放陣線的遊擊隊已經發展到接近2萬人,而且不斷地對西貢政權發動襲擊。原來認為不需要美國出兵的吳庭豔不能不向肯尼迪告急。肯尼迪自然垂詢他的私人軍事顧問——泰勒將軍。
他無法不介入越南戰爭,但又非常小心,到1962年初,他將軍事顧問增加了10倍,由400人變成4000人,還派300名美國飛行員配合南越政府軍進行戰鬥,但自己不要卷入,除非是自衛。這4000名顧問團中包括了綠色貝雷帽分隊,這種特種部隊是新設的極為有效的防暴委員會手中的尖刀!這個防暴委員會的主席就是泰勒將軍。
對於美國的特種部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貝雷帽分隊長布萊恩上尉說:“肯尼迪和特種部隊有著特殊的關係,因為它對付遊擊戰方麵有著一種特殊的能力。……”
當時研究與改進軍事戰略的格雷厄姆·馬丁卻說:“綠色貝雷帽是一個錯誤,因為他所受的是遊擊戰訓練,而不是反遊擊戰的訓練。”
吳庭豔的“戰略村”實際變成了“集中營”。當時的國防部長助理保羅·尼采說:“北越的滲透獲得了高度的成功,他們達到了一個村一個村地摧毀戰略村的目的。因此,我非常懷疑用我們的軍事行動能使情況得到改變。”
泰勒將軍則堅定地認為:“我們的使館人員和駐西貢的軍方人士都一致認為,沒有美國的幫助,南越政權是絕對無法對抗越共的!”
就在他們為對付越共大傷腦筋的同時,佛教徒的暴亂卻插了進來。吳庭豔掌權以來,很少離開他的宮邸,成了名副其實的隱士總統。不斷升級的宗教迫害引起的暴亂,到了不得不殘酷鎮壓的程度,他們禁止佛陀生日這天升起宗教旗幟引發了示威;他們又開槍打死了40名示威的佛教徒,並且逮捕了數千名僧眾,這使肯尼迪大傷腦筋,他的助理國務卿希爾斯曼淒愴地說:
“這是一個佛教徒占全國人口95%的國家,而這個國家卻由一些說法語的人統治,他們毀佛塔、殺尼姑、殺和尚,我敢說,在佛教徒危機剛開始時,總統已經感到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