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說,孫武子不但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

“完全正確,不過西方人的優越感和對東方人的那種‘東亞病夫’偏見,妨礙了對《孫子兵法》的認識。直到今天,才慢慢開始重視起來。……”

“這就是說,西方世界,花了2500年的時間,才認識了孫武子的偉大了?”

“應該這樣說,”安德森不無感慨地說,“可悲的是,我們許多軍界人物,思想還沒有商界大亨們敏銳,我們還在紙上談兵研究研究的時候,他們已經率先把《孫子兵法》引進企業管理遴選人才、商業競爭中去而且加以應用了。……在我們的軍事學院還沒有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課時,我們的許多商業管理學院已經要求學生們必須背熟《孫子兵法》中的許多篇章了。……”

“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吧?”

“完全正常,人生就是戰場,《孫子兵法》是通過軍事行為展示了深奧的哲理、英明的策略、靈動的思想方法,而這些哲理、策略、方法是有普遍意義的!……”

“我讚賞你的解釋,這就是東方諺語裏說的:雖然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

“在日本,已經把《孫子兵法》用到人際關係學和戀愛經上去了。”

“凡事不能過,不能庸俗化。……”我搖搖頭懇切地說:“我想借閱一本《孫子兵法》,三天後,我再來跟你深談一次怎麼樣?”

“我欣賞斯托裏先生的火熱心腸,但我向你提幾個建議好不好?”

“當然可以,我洗耳恭聽!”

“你如果想認真研究一下《孫子兵法》,我建議你到美國國防學院、美國武裝部隊參謀學院或是空軍學院和海軍學院,他們那裏有專門研究機構。至於西點軍校,它不是軍事研究機構,而是培養能打能拚的戰場指揮官,一個少尉排長,用不到多高的戰略,他們是衝鋒陷陣的士兵頭,而不是在帷幄中運籌的高級指揮員。他們的決勝隻在幾十米之內而不是在千裏之外。……”

“我很想聽聽你的《不要同中國人打仗》的基本論點!”

“斯托裏先生,你是去過越南叢林的,還對胡誌明小道考察了一番,我再建議你讀一讀毛澤東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還有《戰爭和戰略問題》,……你就會明白,我們在越南是不可能打勝的。……”

“可是,如果威斯特莫蘭將軍指揮得當,或是美國再傾盡力量,用孤注一擲的賭徒般的狂熱,不顧一切風險,也許能把越南徹底粉碎。……”

“仍然不能勝利!”安德森說得如此肯定倒是使我吃驚。他說,“那隻會枉自拖長戰爭的時間而已,毛澤東一句‘兵民是勝利之本’就說到家了,你不能把越南3400萬民眾全部消滅掉,它們還會繼續鬥爭下去,你就永遠無法脫身,最終勝利還是他們的,你很清楚,1812年,貴國皇帝拿破侖曾經占領過莫斯科,占領並不等於征服……”

“這麼說,中國軍隊、越南軍隊是強大到不可戰勝的軍隊?”

“不!斯大林對人民戰爭有過‘安泰理論’。中國和越南的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他立足於本土,如果他離開本國人民的支援,就像離水之魚,就像安泰離開了大地。……”

“這是合理的結論!”我說,“那麼你的結論裏是否含有了美國軍隊不應該進行對外戰爭呢?你的《不要同中國人打仗》的命題是不是有點狹隘了?如果有人問:是不是不同8億人口的有孫子兵法和毛澤東人民戰爭理論的中國人打仗,卻能同越南、朝鮮或是其他小國打仗呢?……”

“不錯,”安德森沉思了一下說,“我佩服記者邏輯思維的嚴密性,我應該從廣義上來探索對外用兵的問題,我的研究題目應該改為《不要跟東方人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