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3)

10.課堂教學講授工作規範

恰當地確定、組織教學內容

(1)教師的講授內容要根據備課時的設計,有順序、有層次、有重點地展開,使講授內容本身具有係統性、連貫性,符合教材知識結構的邏輯要求。

(2)教學的知識目標的要求之一,是使學生掌握的文化科學知識必須具有係統性,而不能是雜亂無章的知識。教學中傳授係統知識的必要性在於:隻有係統的知識、具有內在聯係的知識,才容易為學生掌握,才能夠促進知識向智力、能力的轉化,才能夠使所學的知識對以後的工作、學習發揮遷移作用。

(3)課堂教學的直接任務之一,是使學生突破教材內容的難點,通過領會、理解,掌握作為重點的教學內容,並使當前所學知識與以前的知識銜接起來,使所學的知識相互貫通起來。這要求教師在運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時,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課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學生認識事物、領會理解知識的順序,認真組織教學內容。

(4)具體要求:

①遵循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特殊“不斷分化”的原則,加速知識的同化。

②遵循綜合貫通的原則,建立知識之間內在的聯係。

③遵循以點帶麵、以簡馭繁的原則,力戒麵麵俱到、四麵出擊地講授。

④根據備課時對教學內容重點、難點、關鍵的確定,圍繞“3點”組織講授內容,力戒講授內容蕪雜、混亂、重點不突出,使學生難以掌握要領。

很好地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

(1)保證學生有意義學習的首要條件: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具有適當的知識與新學習內容,建立人為的實質性聯係。否則,教師的講授內容再富有邏輯意義,也不能為學生吸收。影響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

(2)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講授,是使學生領會理解新教材內容的重要措施。這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要根據備課時對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了解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講述、講解,努力增強講授內容的針對性(針對學生理解上的難點)。

(3)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的講授策略,是在備課時,根據新的教學內容的特點、具體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恰如其分地設計“先行組織者”。

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是係統的有意義的學習。這種有意義的學習本身是一個充滿矛盾與困難的過程,需要學生不僅付出時間的代價,也需要付出體力與智慧的代價。因此,它的進展需要由動機、情感、態度等來維持、引導、加強、協調。

(2)學生的學習是由學習動機引起、支配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內部動力,它是一種學習的需要。這種需要表現為學習的意向、願望、興趣等,對學習起啟動與維持作用。

(3)運用講授法進行教學,必須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其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確課堂教學乃至整個學習的目的,使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傾向。這樣,才能把講授的內容轉化為學生的需要,使講授收到預期的效果。

講求教學語言藝術,提高表達效力

講授是以口頭語言表達的形式進行的。因此運用講授法,必須講求語言藝術,提高語言的表達效力。

(1)講求講授語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善意原則。它要求教師要有關心、愛護、幫助學生的思想認識基礎,講授用語親切、自然,使學生能切實感受到教師的良好願望,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教誨。

尊重原則。這是講授語言的態度原則。它要求教師對學生必須持尊重的態度,用語遣詞要禮貌得體、語調要親切和藹,隨時調整失誤用語。力戒使用諷刺、挖苦、有辱學生人格的詞句。

可接受原則。要求講授用語必須切合學生的特點,必須通俗易懂,必須調整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必須合乎社會的語言規範。

協調一致原則。它要求講授用語必須與教學目標密切相關;必須使師生雙方能夠相互溝通,通過增強用語的啟發性,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多向交流;必須與學生的認識規律相符合。

(2)對講授用語的基本要求。

條理清楚。條理清楚是講授語言的整體組織要求,東拉西扯、雜亂無章、顛三倒四、語無倫次的講授,要想學生獲得清楚的印象是不可能的。

簡練準確。這是講授語言的單一結構要求。簡明扼要的語句,使人聽著舒服,好記。

富於啟迪。這是講授語言結構的最高要求。講授中教師不但要善於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善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怎樣才能使講授語言具有啟發性呢?

①中肯。中肯的語言是指話說到問題的點子上、學生的心坎上了。學生最渴望解決的問題,你說中了,提出來了;學生最想知道的事情,你講到了,回答了,往往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思考。

②含蓄。就是說話時不要把情意全部表達出來,不要道破天機,此所謂舉一反三。

③誘發。如果不設法誘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授絕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④鼓動。要借助教師語言的外力去激發學生學習和思考,使學生躍躍欲試,勇攀高峰。鼓動性的語言具有感情色彩,鏗鏘有力,且觀點鮮明,態度堅決,能給學生指明目標。

淺顯通俗。淺顯通俗的語言,使人聽起來清楚易懂,且有平易、樸素、親切之感。要使講授語言淺顯通俗,應注意兩點:一是深入理解講授內容;二要有豐富的詞彙量,要把複雜、深奧的內容,用一種淺顯通俗的語言形式全麵、準確地表達出來,沒有一定的詞彙量是達不到的。

形象生動。形象生動的語言給人一種直觀感和動感,使人興趣盎然,並能在記憶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語言形象生動應注意以下3點:

①善於例證,即運用典型材料來說明抽象的理論,把抽象的東西聯係起來。這樣能使講授語言生動、具體化。

②運用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引起學生聯想。

③適當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成語、典故、詩詞、順口溜、群眾口語、民間諺語、電影、故事、文學藝術語言等,這也可使講授生動有趣。

清晰悅耳。講話是有聲的語言,是用聲音表達或傳送情意的。學生聽得是否清楚、明白、生動、有趣,常常與聲音的高低、快慢的控製,以及清晰度、語調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流利暢達。從進程、速度看,要流利暢達。講話如行雲流水,使人有輕快之感。

抑揚頓挫。從音量、聲調、速度三者的變化看,要抑揚頓挫。平鋪直敘、呆板單調的講話,使聽者昏昏欲睡。所以,要根據教材的情意和聽者的情況,適當地控製語音的大小、調子和速度。

多種方法並用

(1)科學的講授法是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大、成效顯著的教學方法,但也不是萬能的教學方法。

(2)講授法既具有很多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同時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即使在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中,也不可一堂課自始至終都由教師講學生聽;即使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也必須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整體性的布局要求,綜合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做到揚各教學方法之長,避各教學方法之短,注重教學方法的整體效益。

(3)對於中學生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其有意注意及認知心理發展的不完善性,運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使其長時間地保持有意注意,其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4)運用講授法,不僅要將講述、講解等講授方式很好地結合起來,而且還要注意輔之以其他方法。

處理好講與不講的關係

(1)在班級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中,講授法的應用範圍很廣,各門學科、各種類型的課,其教學都要運用講授法。

(2)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知識水平出發,確定課的教學任務及完成任務的主要方法,其次在確定運用講授法時,要處理好講不講的關係。

(3)確定“講”與“不講”的基本依據是學生的學習心理。因此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估計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就能理解的內容,就可以少講、不講;對於教材難點、重點,教師也可以先不講,啟發學生討論後再講,針對學生的理解狀況,做出講與不講、少講、多講、淺講、深講的判斷,並進行相應的講授。

注意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工作

(1)講授法的基本特點之一是教師講學生聽。在班級教學這一教學組織形式上,有利於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

(2)教師要堅持“麵向全體兼顧兩頭”的原則,一方麵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確定講授的方式、內容;另一方麵要兼顧優秀學生和後進學生的實際需要,爭取使全體學生都掌握相應的教學內容;其次也應切實地考慮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一定的方式,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