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創新是教育教學創新的主體。教師創新包括教師的教育觀念創新、教育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創新等。學生創新是創新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創新教育要求學生時時想著創新,人人都能創新,處處踐行創新。
學生為本原則
(1)基本含義。
素質教育認為,學校的主體是學生,學校一切工作都必須奉行“三個一切”的辦學宗旨,即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提高教育質量,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其落腳點是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才、成功,一切為了開發、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
①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學生為本就是要把學生特別是學生的發展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本體,一切教育活動都必須從學生的發展出發。
②讓學生得到個性發展和全麵發展,是學生為本原則在質上的體現。學生為本的教育強調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要求按照成功素質的五大體係全麵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同時,還注重對學生個性特征的充分開發。
③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是學生為本原則在量上的要求。隻有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成功素質教育關於“人人都可能獲得成功”的主張才能得以真正實現。
④教師與學生是組成大學的主體因素,根據二者之間不同的權利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大學主體觀。一是“教師主體說”。即學校和教師根據慣例以“行會”形式保護他們彼此的利益,構成“行會”的主體,支配著“行會”的教學和管理活動,學生則成了相當於商業領域中的“學徒”。這種模式的影響極為深遠,包括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以哈佛學院為代表的殖民地學院以及德國的哈勒大學、哥廷根大學等都是按照教師型大學的建製發展起來的。
二是“學生主體說”。20世紀中葉以來,在政治民主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先後步入大眾化發展階段,隨著學生人數與類型的增多,教育經費的緊張和院校競爭的加劇,法、德、美、日諸國高校都曾爆發過規模空前、影響深遠的學生“革命”和“風暴”,學生對大學的行政、教學、科研、人事、經費等方麵全麵施加壓力,成為影響大學生存、改革與發展的舉足輕重的力量。
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多方麵因素(如財政危機、適齡青年入學人數減少、教育設施在一定程度上的“過剩”等)的影響,首先在美國形成了“學生消費者第一”的主體觀,並對當今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辦學原則產生重大的輻射作用。
所謂“學生消費者第一”主體觀,就是將學校與學生的關係視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通俗地說是賣者與買者的關係,是一種注重和保證學生權益,如獲得知識權、對學校與專業的選擇權、提出訴訟權、安全保障權等的“市場管理哲學”。
成功素質教育認為,“學生消費者第一”是一種真正以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切身利益為取向的辦學原則,它強調質量、注重信譽、貼近市場。成功素質教育吸納了“學生消費者第一”的“合理內核”,把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行為作為一種“智力投資”或“為提升素質”的一種投入,用經濟學的觀點,投資或投入是講求“回報”的,也可以說學生就是“消費者”,他們既然繳了學費,就應當享受優質的教育服務。
用商業領域“顧客就是上帝”的觀點,學生利益是學校的“生命”,“一切為了學生”是辦學的宗旨,離開了這一點,學校無疑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學生為本”的最終落腳點就是人才培養質量。如同學生就是“原材料”和“產品”一樣,能否生產出優質的“產品”。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為本”的原則是否得到落實。不講求培養質量的學校,縱使“名氣”再大,不過是徒有虛名。所以,成功素質教育主張學校的所有行為都必須讓位於學生的根本利益,堅持學生為本原則,滿足學生實現成功的需要。
(2)基本要求。
①牢固樹立“學生至上”的理念。成功素質教育認為學校的主體是學生,學校教育教學必須堅持“學生至上”。學生既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標;既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歸宿;既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
一切教育必須堅持學生至上,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同時,也是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題中之意。堅持“學生至上”,就是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服務學生。說到底,是在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的同時,使學生的潛質得到充分地開發。堅持學生至上,就是要把學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實現學生的全麵發展和個性開發為目標,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謀學校發展。“學生至上”是“學生為本”原則的核心要求。
成功素質教育要求,所有教職工都必須是學生成長的服務者,“主人翁意識”的本質就是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須成為學生成才的服務內容,這一過程的“聚力指向”就是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學校的所有機構都必須是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的服務站。
其根本職能就是為學生提供全麵、快捷、優質的服務;學校的基礎設施都是學生享用的硬件資源,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都必須圍繞學生的需要而展開,並對學生開放。隻有樹立這種觀念,才能踐行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以人為本”和成功素質教育所確立的“學生為本”。
②真正落實“三個一切”的要求。“一切為了學生”是成功素質教育辦學的宗旨,是學生至上的最好詮釋。“一切為了學生”要求學校的一切部門、一切工作都要以服務學生為中心,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培養具備成功素質的人才,這是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一切為了學生”強調教育的範圍必須麵向全體學生,對他們的成長、成才負責,是整體性的發展和提高,絕不是對所謂的“好生”負責,對“差生”不聞不問。
“一切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人才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教育質量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教學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基本途徑,處於學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終是服務於教育目的的,即為了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成功素質教育培養的學生的成功素質越高以及成就事業的學生越多,則教育質量就越高。“一切為了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實現了,“一切為了學生”才能落到實處。因此,“一切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是一切為了學生的保證。
“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成功素質教育認為,學校發展目標、發展主題、發展重點和發展途徑,應該且必須以“一切為了學生”為基本價值取向,把學校辦成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讓社會認可的高水平大學。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是從根本上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一切為了學生的根本保證。
綜上所述,“三個一切”最終可以歸結為“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是“學生至上”最直接的體現;“一切為了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著眼點就是“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最終也是“一切為了學生”,既為了當前的學生,又為了未來的學生。
“三個一切”的基本主張和宗旨是“學生至上”的集中體現。同時,隻有學生不斷發展且取得成功,學校才能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因此,教育質量和學校發展都必須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圍繞著學生成人成才成功這個中心來展開。
個性發展原則
(1)基本含義。
素質教育認為,個性發展原則是指教育要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善於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質,充分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等個性特征,使其成為學生的優勢素質,促使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實現成功素質的全麵發展並最終走向成功。
個性發展原則的實質是從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著手,使教育具有針對性,使每一個學生準確把握自身的發展潛質和素質優勢,找到自己發展的獨特領域,實現自己成功素質的開發與培養。
尊重和開發學生的個性是成功素質教育目的所決定的。成功素質教育認為,個性是指一個人區別於其他人的獨特的精神麵貌和心理特征,每個人本身就是個性的存在。個性是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影響、教育的開發,以及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彰顯,是成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楊振寧說:“教育的最大成功在於使每個人的最大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開發。讀書不是學習的目的,而應是創造新知識、新體係的一種手段。”這也說明,隻有通過在教育的不同階段科學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作用於學生的個性形成與發展,尋找學生身上的最強點和閃光點,並加以挖掘和開發,才能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而培養其成功素質。
個性發展原則是全麵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之一。作為以開發成功素質為價值取向的教育,一方麵,必須承認並尊重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素質基礎與素質差異,這種素質基礎與素質差異不僅是後天開發的前提,而且還決定著後天開發的方向、途徑和實現程度。
另一方麵,不應隻看到一個人的外在表象,而應該注重發現人的潛質,並加以開發和提升。人們之所以強調並重視因材施教,其根據就在於此。強調個性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