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開放辦學原則
(1)基本含義。
素質教育的開放辦學原則認為大學應有“全球思維”和“世界眼光”,要實行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隻有在開放的視野下辦學,學校才有生命力和競爭力。
開放辦學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世界高等教育領域所麵臨的激烈競爭的發展環境,使得許多高校都把開放辦學作為提高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香港科技大學正是因為其開放辦學力度大,辦學僅短短的十幾年,就已躋身於世界名校之林。
應該承認,我國大學與世界高水平大學還存在很大差距。要縮小這種差距,重要的途徑就是走開放辦學之路。開放辦學的意義在於:能使高校提高對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校際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能借鑒世界上先進的教育理念、辦學經驗與管理經驗,加強國際學術交流與教育合作,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
開放辦學是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其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是優秀的專業素質與非專業素質的統一。或者說,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以個人專長為核心的觀念、品質、知識、能力、方法等各方麵的綜合實力。
一句話,成功素質是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隻有開放辦學能夠使大學生的誌向更遠大、觀念更先進、視野更開闊、胸懷更寬廣,更能讓學生在開放的育人環境中得到熏陶和升華。
世界眼光、全球思維是成功素質的內在要求。一個學生,隻有在開放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與他人;一所大學,隻有在開放辦學中才能培養出更多“經常仰望星空”、具有全球視野的優秀大學生。
(2)基本要求。
開放辦學的形式有三個方麵:一是麵向國內高校開放辦學;二是麵向社會開放辦學;三是麵向世界開放辦學。
①麵向國內高校開放辦學。首先要廣泛開展校際合作,注重國內高校之間的橫向聯係,彼此共享資源,取長補短,相互學習,辦出特色。各高校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互設壁壘、條塊分割、資源浪費的現象,因而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需要。
國內校際間的開放辦學,可以包括教師互聘、資源共享、學分互認等方式,既有助於發揮自身優勢,營造全麵發展人才的培養氛圍,又能促進學科交叉、優勢互補,提高整體規模效益,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
此外,還可適度地通過組織學生“遊學”、大學之間簽訂學生互換培養協議、選送學生到其他大學的優勢學科學習等途徑,以培養學生的優秀素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②麵向社會開放辦學。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使學生成為社會上的“搶手人才”,必須對社會開放辦學。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是向社會開放辦學的基本形式。教育規律要求,教育必須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教育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必須適應經濟發展這一經濟基礎。大學的使命是育人,企業的目的是贏利,校企合作要以“雙贏”、“多贏”為目的。校企合作是教育與經濟相結合的具體化,是學校與企業兩類不同社會組織的優勢互補,它能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培養出企業急需的各類人才。
高校要瞄準市場,根據社會需求、企業需要去合理調整專業設置,減少或砍掉那些社會已經飽和的專業,增設社會需求量大的新專業,為社會輸送大批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的“搶手人才”;高校也可聘請企業具有專業技術實踐經驗的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來擔任全職或兼職教師,學校與企業聯手培養符合現代企業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學校還要與社會科研機構、設計院所開展多途徑、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比如進行科研項目和科研課題合作。學校與科研部門充分發揮各自在人才、科研與技術開發上的優勢,在產學研結合、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新技術產業創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方麵進行合作。
學校還可以與企業、院所簽訂協議,建立學生實踐、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供平台,促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在科研實踐中得到加強和提升。
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有紮實的文化和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與崗位能力要求相適應的專業素質。這樣就很好地實現了學校與企業、學校與科研院所的“無縫對接”。同時,高校可以為科研機構、設計院等提供充裕的科研經費,企業又可以將高校的最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③麵向世界開放辦學。高校必須關注世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大膽借鑒並吸取國際上先進辦學經驗與管理經驗,麵向世界開放辦學。如與世界高水平大學開展學者互訪、互派留學生、學分互認、學術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5.素質教育的機製
約束機製
實施素質教育既需要解決“令行”的問題,也需要解決“禁止”的問題,禁止是對背離、幹擾、阻礙素質教育實施的行為的禁止。“令行”與“禁止”互相關聯,互為因果,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麵。約束機製盡管著眼於“禁止”,其實是為了“令行”,是為了在社區內產生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的社會輿論和共同的風尚習俗,造成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心理壓力和動力,在行為上進行自我控製。可見,必要的約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力保證,是素質教育運行機製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質教育的約束包括法規約束、組織約束和文化約束等形式。就法規約束和組織約束而言,也可以分為四個環節。
(1)決策環節,這是對約束的方向、內容、力度等作出決定的過程。例如國家教育部發出《關於在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2000年1月3日),規定的若幹個“不得”,同時規定:“對加重學生負擔的違紀事件,一經核實,必須嚴肅處理,對有關責任人要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也分別製定了《約法三章》《十不準》等規範性文件,包括對違反行為的懲罰規定。這些都是建立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的正確決策。
(2)實施環節,這是落實約束手段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時也是約束與反約束的矛盾、衝突過程,既需要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也需要執行者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執法必嚴的氣勢,以利於維護決策權威,保證其真正落實。據報道,為解決拖欠教師工資問題,山西省長治市建立了責任追究製度,凡是教師工資不能兌現的地方,首先追究“一把手”的責任,凡教師工資發放不了的,縣(區)書記、縣(區)長和機關幹部的工資一律停發。僅僅40天後,全市5293名教師工資全部得到解決。
(3)監控環節。這是指決策機構對實施環節和約束對象進行監督、核察和調控的過程,也是對越軌行為施以懲罰的過程。
(4)反饋環節。有關的約束決策是否正確,約束是否收到預期效果,整個約束過程能否良性運轉,對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反饋環節獲得確切信息,以便對決策、實施、監控等環節作進一步調整。
保障機製
素質教育運行的保障機製,是指為素質教育運行提供必備的基條件。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一切具體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的,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條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素質教的保障機製,就是提供保證素質教育正常運行所需的基本條件。
素質教育保障機製主要包括兩個環節。
(1)明確保障的內容和要求。首先,要保證學校經費和設施達到規定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簡稱“三個增長”)。近年來總的形勢不容樂觀。至今不少學校,特別是老少邊山地區的學校辦學條件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筆”的階段,一些學校甚至連粉筆也要限量供應。學校應該具備的教學儀器、圖書資料、運動場地和器材等,幾乎是一無所有。不少學校教師工資常遭拖欠、克扣,進修、培訓的經費更是無從談起。學生生活單調,視野狹窄,孤陋寡聞,哪裏談得上提高和全麵發展?
(2)要盡快有效地改造薄弱學校,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薄弱學校,主要是指辦學條件差、辦學水平差、教學質量差、社會聲譽差的學校。近些年來,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家長對子女的前途也越來越關心、重視。在愈刮愈烈的“擇校風”中,條件好的學校人滿為患,而薄弱學校則難以為繼,師生在精神上受到創傷,信心削弱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這些現象不利於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利於維護公民教育和學習權利的平等,更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
動力機製
社會需要是素質教育運行的動力源。提高人的素質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發展的需要;既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個人自我完善的主觀需要;既是個人的需要,又是社會、國家以及整個人類持續發展的需要。就一個地區而言,提高人的素質,能有效地促進社區居民素質的提高,滿足社區發展各種需求,符合包括學生及其家長在內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這是實施素質教育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可以說,實施素質教育的動力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十分現實的,關鍵是素質教育的價值尚未被充分揭示,少數學校和家長誤認為實施素質教育會損害自己的利益而產生某種抵觸情緒,因而,建立素質教育的動力機製,首先就是要將阻力變為動力。
素質教育動力機製主要包括三個環節。
(1)動力源開發環節,即激發人們對素質發展的內在需求,特別是引導人們將單純的片麵的文憑需求變為著重對素質的追求。
(2)動力轉化環節,將對優良素質的需要這一潛在形態的動力轉化為追求優良素質的現實動力,轉化為參與素質教育的實際行動。
(3)動力反饋環節,指整個動力機製輸出結果對動力機製運行產生影響的過程,通過反饋,動力主體可以獲得有關信息,從而對自身動力的方向、強度、持久性等做相應調整。
激勵機製
素質教育激勵機製是一種引導過程。它包括四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