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3)

(2)把思想政治工作列人校長的任期目標內,作為考核校長政績的重要內容。

(3)思想政治工作一向被認為是“軟任務”,要對這個“軟任務”提出“硬指標”,按職責範圍分層落實,對有關人員進行嚴格考核。

中小學的德育工作,要不要設立專門機構統管?有的學校認為,要加強德育工作,必須設立專門機構。教導處既管教學,又管德育,任務太重,往往側重智育而放鬆德育,於是主張將教導處一分為二,設立教務處和政治教育處。這要看學校規模和任務的大小。

例如小學和規模小的中學,就沒有必要把教導處分為教務和政教兩處。規模大的中學,則應考慮設立專門機構,統管德育工作。不論設立或不設立專門機構。

有幾個原則是應該明確的:一是德育工作由校長統管,由校長決策,由校長協調,可避免在時間上、安排上出現“打架”現象。二是教導合一。管教者要管導,管導者要管教,二者互相促進。過去之所以出現“打架”現象,往往是各執一端造成的。三是加強德育不應隻從增設機構、增加人員考慮。在學校,德育工作人人有責,要從調動廣大教職工做好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去考慮,要提出強有力的措施,訂出切實可行的製度。

要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第28條指出: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創造改革開放條件下學校德育工作的新經驗,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靠提口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有段時間提出“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

人們自然要問:有首位必有第二位、第三位,是否意味著把智育、體育放在第二位、第三位?這個口號顯然不準確,而且容易產生形式主義。靠幾十年一貫製的內容,更不會有什麼成效。例如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守則》,至今還把階級觀點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這就很難和新時期的任務協調起來。德育內容完全跟著形勢轉也不行,幾十年來我們有過教訓。這就是說,德育既要與整個形勢相適應,又要有穩定的內容。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國外叫道德教育。道德有階級性,但並非所有道德都有階級性。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人類社會”,當然包括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一切文明成果”,當然也包括道德教育方麵的成果。他又指出,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新加坡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道德教育抓得很有效,特別注意公共道德,人們的素質高。新加坡道德教育方麵的書,是以中國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觀點,用故事的形式來寫的,講應該怎樣做人,什麼樣的人才是好人。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說,他們用西方的科學技術發展經濟,用東方儒家的倫理道德治理社會。我們當然不必照搬照抄新加坡的德育工作經驗,但是否可以借鑒呢?我們的特區都提出趕超四小龍,當然包括文化教育方麵的趕超。說來奇怪,四小龍和一大龍(日本)都是尊孔的。

“文革”期間我國把孔子打入十八層地獄,實際上是在很大程度上批判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傳統,至今流毒很深。“全盤西化”之所以有一定市場,實與此有關。德育內容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就必須繼承中華民族從古到今優秀的曆史文化傳統。

但是要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德育又必須改革。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德育要注人新內容,創造新經驗。比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都應該是長期穩定的德育內容。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是學校德育的根本任務。但“四有”隻是基本要求,不能算是高要求。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還應該有更高、更具體的要求。

學校德育工作,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質。有些思想和道德素質不僅有長期的穩定性,而且同學生將要從事的職業大有關係。任何一個人都要選擇一個職業,都希望在本職工作上做出優異成績。

因此,中小學要聯係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而不是在學生畢業後或就業後才去培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如此。教育要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要從人才的培養規格上去考慮。

3.學校體育管理實施製度

體育課教學

體育教學要求教師按照體育教學大綱有計劃地進行。通過體育課指導學生鍛煉身體,增進健康、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自覺性,並使之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體育課要求學生各種身體練習機能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但不要負荷過重。教師安排體育課結構,應遵循教學過程和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

“兩操”、“兩活動”製度

“兩操”指眼保健操和廣播操。眼保健操是保護學生視力的積極方法,應合理安排,提高質量。早操、課間操都是廣播操,小學低年級可試行課中操,任課教師可自編試行。

做操前的整隊集合,要求快、靜、齊。

(1)早操:在清晨或課前進行。時間為10~15分鍾。一般以廣播操為主,還有慢跑等項。早操可使學生由抑製狀態轉入積極活動狀態。

(2)課間操:在上午第二節課和第三節課之間進行,時間為20分鍾。課間操有助於消除學習疲勞,使大腦積極休息,提高學習效率。各校應有體現自己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

“兩活動”指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活動。

(3)課外體育活動:根據各校器材、場地條件積極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學生參加率高低班級不等,各班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課應錯開安排,一般每周2次。班主任等任課教師應積極配合,並可參加。因人數較多,要保證安全。

(4)體育競賽活動:應適合青少年的特點和興趣。通過競賽可以培養集體榮譽觀念。競賽項目可根據各校具體條件,按計劃進行。競賽要立足於校內和基層,提倡群眾性,以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為主,可組織不同規模的比賽。學校每年可舉行2次運動會,開展全校的體育競賽活動。

實施體育管理的要求

(1)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全麵發展,有利於提高體育保健質量和豐富課外活動內容,有利於培養體育人才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評定標準按五項總分確定等級,分及格、良好、優秀三級。

(2)運動隊的訓練在課外時間,學生可按性別和愛好,組成不同的體育鍛煉隊。每隊人數以10人左右為宜,由體育教師按計劃組建,並指導鍛煉,每周2~3次,也可利用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訓練,以滿足少數同學的特殊要求與需要,發展個別學生的體育特長。

(3)全校運動會是檢閱運動技術水平,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的好形式,每年在春季、秋季各舉行1次。運動會的全過程就是進行體育、道德和知識的教育過程,是樹立班集體、校集體的集體觀念的過程。事前要訂出具體計劃,組織嚴密的實施步驟,調動全校師生共同參加。要貫徹“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要準備好,組織好,總結好。

4.體育的管理原則

“三育”並重原則

國家的教育方針,是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麵全麵發展。這就是說,要把德、智、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相當普遍的現象是輕視體育,或者口頭上重視,行動上輕視。為什麼不能低估體育的重要性呢?這是因為:

(1)青少年正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身體發育至關重要。這段時期學生身體發育狀況如何,對學生將來能否健康地為祖國工作40年、50年,有決定性的意義。我們不能隻看到“長知識”,而不顧及“長身體”。我們應愛護下一代的健康。那種甩犧牲學生的健康去換取文化知識的做法,是對下一代不負責任的表現,是違反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的,應該堅決糾正。

(2)體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礎。“德、智皆寓於體”,沒有好的身體,必然嚴重影響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和道德品質的成長。健康的身體是智力發展的重要前提與條件。而健康的身體,除了先天因素以外,主要是通過後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來獲得的。我國學校的“後進差生”中,也許不完全是這樣,我們缺少這方麵的觀察與數據,但體育與智力的發展關係密切,則是不容否認的。

(3)體育本身就是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體育對於學生組織紀律性的增強,意誌性格的鍛煉和集體主義思想的培養,有著重大意義。許多事實證明,有些表現較差的學生,在參加學校體育運動隊以後有了明顯的轉變。

有經驗的班主任治理“亂班”,往往從抓體育活動人手,通過有威信的體育教師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更能見效。這是因為,青少年和兒童,一般都喜愛體育活動,而有組織的體育活動,是和團結、紀律和意誌分不開的,是和教師的耐心指點和嚴格要求分不開的。

(4)體育衛生工作不僅涉及一代人的健康,而且涉及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涉及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舊中國在國際體壇上,帝國主義嘲笑我國人民是“東亞病夫”。現在完全改觀了,我國已成為世界體育大國。但有好些體育項目我國還是落後的。我們的體育不僅要麵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健康成長,還要培養體育苗子,為國家輸送體育拔尖人才。

因此,學校領導者必須正確處理德、智、體三者之間的關係,擺正它們的地位。當然,“三育”並重並不是在時間上平均分配,而是思想上同等重視,做到“三育”一起抓。

體衛結合原則

體育和衛生雖是兩項不同的工作,但它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學生體質。體育是從鍛煉方麵增強學生的體質,衛生是從保健、醫療方麵保護學生的健康,隻注意體育鍛煉,不講究衛生,不可能達到強壯身體的目的;隻講究衛生,不鍛煉身體,體質也不可能增強。因此,兩者必須緊密結合,才能相輔相成,促使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1)對學校來講,兩個體育衛生工作的專職機構,即體育教研組和衛生室,在工作上要互相協調,互相支持。校醫在必要時可參加體育組的教研活動,對體育教學實行醫務監督。

另外,對學生的體格檢查,也要互相配合。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的檢查,由體育組負責;其他健康方麵的檢查,由衛生室負責。體育組要及時向衛生室了解體格檢查的結果,以便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安排體育教學活動,使體育教學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2)兩個專職機構的專職人員,即體育教師和校醫要互相學習,熟悉對方的工作內容和要求。體育教師應懂得一般的醫療衛生知識,校醫應懂得體育鍛煉的一般要求和方法,這樣才能合作得好。

明確主輔原則

體育和衛生工作,都要明確以什麼為主,以什麼為輔,不能把次序顛倒,否則就會走偏方向。學校體育必須麵向全體學生,以普及為主。所謂普及為主,就是要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加,而且要形成製度,形成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