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學領導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領導要經常分析研究教學工作的問題,領導幹部要兼課,經常深入教研組和教學班,有計劃的聽課,參加備課和教研活動,檢查指導教學工作及時糾正問題和發現好事例以扶植支持,使教學工作處在不斷的改進和提高過程中。

9.質量管理體係的教學目標製度

(1)首要的是體現學校教學的工作目標,並將其細化為具有執行力的製度與標準。

(2)製度一定要平衡靈活性與原則性。無規矩不成方圓,指的就是原則性。

(3)要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被執行。再好的製度如果沒有很好執行也是一紙空文。

(4)製度應該是係統的。各製度不重複,同時又不讓惡人鑽空子。

(5)製度應是易於被學生理解的。製度能體現上層的意圖,所以好的製度要使學生理解老師的意圖,因而得以更好地被執行。

(6)製度應有獎有懲,有保有壓,有褒有貶,激濁揚清。總之,製度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10.質量管理體係的教學常規管理製度

(1)凡在我校任教的教師都應當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安心本職工作,努力使文化程度達到國家的規定標準,業務上能勝任高中教學的需要,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製度,遵守國家法律、法令。

(2)教師必須儀表端正穩重,衣著整潔樸素,說話和氣,舉止文明,有良好的形象。

(3)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下班,不遲到早退,工作時間不擅離職守。保證嚴肅的工作態度和嚴明的工作紀律。

(4)教師管理:行政管理以年級為單位,業務管理以教研組為主,要增強組織觀念,自覺接受領導,服從分配。

(5)教師工作安排按照國家教學計劃和教師工作量規定,從學校實際出發,製定編製標準。

(6)凡大專院校新畢業擬來我校,試講及考核合格後才接收,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鑽研業務,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必須在教學及班級管理考核合格後方能轉正。

(7)教師必須注意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具備講、寫、視、畫、演等方麵基本素質,努力提高三筆字(毛筆、鋼筆、粉筆)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

(8)教師必須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積極創造性地完成各項任務,運用正確的方式,通過正確途徑向學校提合理化建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學校每學期都要征集教師意見,凡被采納運用產生效益的則給予獎勵。

(9)教師調出本單位必須嚴格履行手續,借用桌椅、錄音機、圖書、體育器材等物品如數歸還,若有損失或遺失,應按價賠償。

(10)凡上級有關部門需要借用教師需經校長批準,教師個人不得擅自決定。

(11)凡被學校選聘的教職工,均享受國家、石油管理局、和學校規定的工資、各種福利、獎金等待遇,獎金發放按學校規定的獎金發放辦法執行。

(12)對教職工每半年搞一次初評,一年搞一次總評。按照上級規定條件標準,評選各級各類先進個人和集體,各種榮譽稱號記入教師業務檔案。對於違反國家政策法令和違反學校各項規章製度,犯錯誤的教職工視其錯誤性質、程度由校務委員會討論處理決定。

(13)教職工應響應國家和學校各項號召在計劃生育、晚婚、增收節支、安全工作等方麵應起到表率作用。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先進性,保證學校總體目標的實現。

(14)按學校分配在臨時性工作崗位上班者和不滿規定工作量者,按照工作表現和工作質量給適當獎金或不發獎金,實行多勞多得,所得報酬與貢獻大小成正比。

11.教學反饋和家長參與教學管理製度

教學信息反饋是學校領導掌握學校教學情況、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調配任課教師的重要依據。

(1)每年定期在期中、期末考試後,通過學生填寫《教師工作情況調查反饋表》,掌握教師的實際教學情況,獎優罰劣,及時發簡報並有相應的整改措施。

(2)不定期深入班級,通過與學生交談的方式,了解教學情況。

(3)充分利用每次家長會,認真聽取家長對各班級教師任課情況的反應,對暴露的問題認真整改。

(4)通過校長信箱實行民主管理,多渠道掌握教育教育教學實際情況。

(5)不定期召開家長會,每學年的學期初、期中、期末或遇重大事務(如高考填報誌願、分班等)召開家長會。

(6)成立家長學校,定期給家長上課、培訓,與家長溝通信息,形成學校、家長、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機製。

(7)舉辦家長接待日活動,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比如:班級科任教師的調配等。

(8)家長學校的活動不得占用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時間,各班家長會的活動需經家長委員會的批準。

(9)家長委員會由主任、班主任、成員組成。主任由學校的校長、書記擔任,副主任由教學副校長、管理副校長及一名家長擔任,成員由教務、藝教、政教、教研室主任和四名家長代表擔任。

第六章

教學管理製度

1.課題工作管理製度

目的

對課題研究進行管理,開展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適用範圍

本製度適用於學校各教研組課題小組。

內容

(1)規則

一般由學校教導處先作出教育科研規劃。

①目標:根據學校辦學的總體設計來確定科研目標,使之緊密地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與培育人才結合起來。

②提出課題:為了更好地體現學校的意圖,引導大家的思路,可由學校組織部分骨幹,提出一係列課題,以便供教師們在選題時參考。

③研究方向或重點:按照不同的學科或學校工作的幾個方麵,把研究重點表示清楚。

(2)論證

論證是對已形成的課題進行一次可行性“會診”,以使研究者博采眾長,更好地進行研究,主要內容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①課題的價值:要進一步明確課題的意義,並從科學性、理論性等方麵去分析,不斷地端正研究者的指導思想。

②課題的實施:這裏最主要的是研討提出什麼實驗假設,施加哪些實驗因子,這是實驗的關鍵性問題,反映了研究的實質。

③課題的評價:能不能從本實驗的目標出發建立課題的評價,是很重要的。如果評價不科學,便無法判斷實驗價值的實現程度,當然也不能說實驗的成功。

進行課題論證一般需要有幾方麵人士來參加。校內的課題由研究者、同學科的教師代表、富有教學經驗的行家、學校領導等方麵人士參加;校級以上的課題還應邀請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科研部門、專家學者參加。要通過論證,才能不斷地修訂和完善實驗方案,提高研究的質量。

(3)實施

對課題實施過程管理是整個管理的主要過程,學校領導主要抓兩項工作:一抓聽課,通過跟蹤聽課或集中聽課,主要看是否落實了實驗措施,如何操縱實驗變量,控製無關因子。校長要不斷地與實驗教師商量,更好地調控實驗進程。二抓資料,通過對各項資料的檢查,可以了解實驗工作的整體狀態,同時對資料作進一步分析、綜合,反過來促進實驗的更好開展。

(4)總結

校長應重視總結,與教師一起商量總結的提綱、報告的寫法,成文後要認真進行修改。對於確有價值的成果要在不同範圍加以推廣。

2.教學組織管理製度

目的

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有一係列教學組織工作。這些組織工作,也是應該堅持的常規。

適用範圍

學校教導處。

內容

(1)學期初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

①組織教師學習有關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

②討論學校工作計劃並訂好教研組的工作計劃。

③鑽研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④安排好教學進度。

(2)學期中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

①根據教學大綱、教科書和教學進度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檢查。

②組織期中考試。

③分析前半學期的教學質量。

④做好期中教學小結,提出後半學期的要求和措施。

(3)學期末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

①組織和安排總複習和學期考試。

②進行質量分析。

③做好教學總結,對教學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

④安排下學期教師的教學任務,以便教師利用假期適當備課。

(4)寒暑假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

①製訂新學期(學年)的教學工作計劃。

②組織教師休息或適當備課。

3.教學目標管理製度

工作目標

麵向全體學生,使其掌握教學大綱、教材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校教學質量達到普教中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