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要點
(1)認真貫徹教學常規要求,使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測試等方麵達到規定的標準。
(2)搞好教學改革,轉變教學思想,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質量。
(3)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基本掌握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等基本學習方法,養成勤奮好學的自學習慣。
(4)做好教學質量分析工作,加強質量控製,落實改進措施。
(5)各學科教師都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6)努力做好教務工作,對教學檔案、統計材料、計劃總結、報表等,進行整理、編目。
4.教研組工作目標管理製度
加強教研組基本建設
(1)爭創優秀教研組。
(2)開展教學基本功達標創優活動。
(3)定期對全組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
教學質量管理規範化
(1)定期對單元知識達標情況進行檢查。
(2)定期對期中期末質量進行分析,提出教學改進措施。
(3)學科統考、評比、競賽成績達到普教前三名。
指導教師提高有效教學能力
(1)有計劃地學習有效教學的先進經驗。
(2)開展有效教學的評比活動。
(3)培養有效教學的典型。
根據學科特點,增強教學德育功能
(1)掌握學科知識結構體係。
(2)教學中自黨進行德育滲透。
落實學科、學生特長培養工作
(1)落實活動計劃、時間、地點、人員。
(2)第二課堂活動基地管理達到標準。
5.年級組工作目標管理製度
開展有效教育活動
(1)製定專題教育計劃,認真實施,及時總結。
(2)開展學生行為規範訓練。
(3)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
(4)開展獻身事業的理想前途教育。
建設文明年級組
(1)人際關係和諧。
(2)做好教師評價工作。
(3)爭創文明年級組。
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1)組織班主任開展工作。
(2)保證各學科教學有秩序進行。
(3)保證課外活動按計劃開展。
對教育教學質量實行有效控製
(1)定期進行教育教學質量分析。
(2)學生全麵發展,質量達到學校控製目標。
6.學校教學管理製度
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實現教師高水平,教學高質量,辦學有特色,就必須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紮實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動,特製定學校教研活動製度:
(1)學期初,教務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製訂學校的教研計劃,學科教研組要製訂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要求具體詳實,切實可行、嚴禁形式化、任務性、應付檢查。
(2)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兩周定時活動一次。按照活動計劃研究材料,討論新課程標準,說課做課評課,試卷分析,研究科研課題,教學經驗交流等等。杜絕走過場、熬時間,要落實到實處。有詳細活動記錄。
(3)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老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4)“四課活動”經常化。每學期每位教師做一次彙報課,每學科搞一次研究課,學校組織一次優質課評選,組織一次觀摩課。力爭每學期都能湧現出新的教學能手。
(5)同年級同學科要堅持集體備課(詳細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分析重點難點,切磋教學方法,探討雙基訓練和能力培養。
(6)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務處報告工作,反饋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於領導改進工作。
(7)學期末,教研組和教導處要寫好教研工作總結,教師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和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存入學校業務檔案。教導處要整理編輯論文集交流或推薦到報刊、出版社發表。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7.教學常規管理製度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必須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主要指教學秩序、教學環節、教學評價、教學科研與教學改革四個方麵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學秩序、開展教學研究、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學校教育任務的保證。
教學常規管理的基本要求
(1)各教研組、全體教師應認真學習有關各學科的《課程標準》,經常對照,做好自查,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標準和要求,規範教師的教學工作。
(2)各教研組及全體教師,每學期初都應根據學校對教學工作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認真製訂教學工作計劃,落實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各項措施,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切實實施計劃,期末認真做好總結。
(3)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地抓好教學過程的六個基本環節。
備課:各教研組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集體備課製度,每兩周由教研組長組織一次活動,每堂課前都要認真寫好教案(新教師一定要寫詳案),充分做好教學的各項準備。不上無準備課,杜絕不備課、無教案進教室上課現象,提倡各學科教師利用網絡收集備課資料,拓展備課內容。教導處每周檢查一次,不合要求的每次扣0.1分。
上課:教師應嚴格按課表上課或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不得私自調課、停課或擅自改上自習課。帶教案上課,無教案上課每次扣0.1分。因公外出的教師,原則上應通過臨時調課完成自己的上課任務。因請假或其它原因需調課、停課者,須提前一天告知,經教導處批準;確實需臨時調課的,必須向教導處補辦手續。杜絕上課遲到或提前下課現象,教師要愛護學生,不譏諷、嘲笑和侮辱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上課紀律考核:
①上課前第二遍鈴響後,教師必須進教室準時上課,不得離崗或提前下課,不得接打手機和收發信息,每發現一次扣減0.1分。
②每曠課1課時,扣減0.2分。
③不經過教導處私自調課,每發現一次扣減0.1分。
④學生逃課,每發現一人次任課教師與班主任同時各扣0.05分。因教師上課管理不嚴,造成不良後果,扣減任課教師0.05分,該教師將承擔一切後果,學校將給予紀律處分,並記入其業務檔案。
⑤因主觀原因未完成教學任務,扣減8分,並記入個人檔案。
⑥任課教師每學期至少上兩節多媒體課,少一節扣0.1分。
課堂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內容正確,板書工整,語言規範,表達清晰,課堂結構安排合理。教學方法、手段擇宜而用,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提倡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組織教學。樹立“以生為本”觀念,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雙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班主任要認真組織學生收聽或收看學校集體廣播,視頻教育,不得隨意關閉廣播挪作其他教學活動。有實驗要求的學科必須按教學計劃完成實驗項目,每次實驗前後須按規定填寫實驗申請和實驗記錄。實驗所需的材料應提前一周告知實驗室管理人員。需進教學專用室上課的教師應安排好學生的固定座位,協助管理員管好專用室的設備和衛生工作,及時做好登記工作。
作業布置與批改:各科教師都應該按照教學需要,精選和設計作業。學生每天課外書麵作業量控製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強調格式,強調訂正。作業必須由教師自行認真批改,掌握情況,及時反饋,及時調整,改進教學,杜絕隻有布置,不批改或不及時批改的現象,杜絕布置重複性、機械性作業,提倡各學科教師進行作業麵批。
預習和複習:教師應根據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認真布置好學生每天的預複習工作,要提出具體要求,給予具體指導,並且落實檢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倡各學科教師布置學生利用網絡收集學習資料,拓展學習內容作為預習和複習的要求。
輔導:教師應重視課外輔導,根據學校的安排,認真上好早自習和晚自習輔導課,提倡各學科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考試:全體教師都應按照教導處要求,認真做好複習、命題、打印、監考、閱卷、統分、分析、講評工作。學校規範期中評估和期末考試,交叉閱卷,統一上分,嚴格考場紀律,限時做好統計和教學質量分析,各種表格上交等考試的常規工作。杜絕由於監考教師缺乏責任心影響考試秩序的現象,禁止擅離試場,或在試場內做與監考無關的事情。要保證考試期間的正常秩序,有監考安排的教師一般不能請假,沒有監考安排的教師須正常到校工作。
(4)全體教師都應積極地投入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之中,要求:
聽課:積極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研討和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可以在教研組內聽課,也可以跨年級、跨學科聽課。任課教師都應該歡迎和接納其他教師聽課。專任教師每學年聽課、評課不少於12 節,教研組長不少於14節,不滿5年教齡教師不少於1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