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校安全文化的管理3
7.學校安全管理的實施措施
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上級對學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宗旨觀念,堅持“教育先行、預防為主、多方配合、責任到人”的原則,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點和出發點,抓好各項安全製度、安全措施的落實,努力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確保我市教育係統安全穩定與發展,有力推動打造教育強市、教育名市工作進程。
工作重點及要求
(1)教育先行預防為主。
①學校安全教育以學生為主,同時對教職員工開展教育。學校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內容:交通安全教育;遊泳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飲食衛生安全教育;用電用氣安全教育;實驗、實習及社會實踐安全教育;校內及戶外運動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勞動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其他方麵的安全教育。
②學校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確定各年段安全教育目標,形成層次遞進教育。
幼兒園安全教育應使幼兒初步學習處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況的辦法,接受成人有關安全的提示,學會避開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和保護自己。
小學安全教育應使學生初步樹立安全觀念,了解學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識,熟記常用的報警、援助電話,具備初步的分辨安全與危險的能力,掌握緊急狀態下避險和自救的簡便方法。加強交通法規教育,提倡步行上學,禁止未滿12周歲的學生騎車上學。
初中安全教育應使學生樹立安全觀念,自覺遵守安全法規,保護公共安全設施;熟悉學校、家庭、社會中須知的安全知識,掌握事故發生後請求救助的基本途徑,具備一定的危險判斷能力和防範事故的能力。
高中及以上安全教育應使學生樹立法製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自覺維護公共安全,懂得運用法律法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掌握緊急狀態下自救自護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抵禦暴力侵害能力。
③學校應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據安全工作實際全麵推進安全知識進課堂,落實計劃、教材、課時、師資。
④學校應根據地域、環境、季節特點,利用活動類課程時間,每月定期對學生進行集中安全教育,並將安全教育滲透到教學、社會實踐、日常生活及各類大型活動中。
⑤學校必須根據有關法規和布局狀況,製定各種安全應急預案,並在公安、消防、防震救災等部門的指導下,每學期至少組織師生進行一次防火、防洪、防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應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習,提高師生安全防範能力。
⑥學校應抓住放假前、開學初、夏季來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產月、消防日、消防安全月、禁毒日等安全教育重要時段,充分利用校報、板報、櫥窗、校園網、主題校會班會、講座等各種宣傳陸地,有針對性地開展防盜、防搶、防騙、防火、防病、防溺水、防洪、防性侵害等安全教育,並傳授發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護知識和基本技能。
⑦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完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評定體係,幫助師生解決心理問題;學校應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和家訪等形式,加強家校聯係,取得家長對學生安全教育和監督的密切配合,並共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疏導工作,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壓力,防止和減少學生因心理疾病而發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
⑧學校應加強師生法製與道德教育,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學校應與派出所、交警隊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學生的法製教育,並以團隊和少先隊活動、班會、課堂等多種形式,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培養愛心,互諒互讓,互敬互愛,遇事不衝動,爭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學校應充分發揮法製副校長的作用,保證每學期到校至少作兩次有針對性的法製報告。
⑨學校應加強校園網絡安全管理教育,開展“綠色通道”建設,糾正師生不良的上網習慣,強化教育和嚴密監控有“網癮”的學生,培養健全人格。
⑩學校應在每學期開學初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安全知識,觀看安全教育片,對典型事例進行具體分析,從實際工作總結經驗教訓,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師德水平和道德修養,做到“警鍾長鳴”,常抓不懈,防患於未然。
(2)強化管理,健全製度,狠抓落實。
①學校安全工作責任製度。學校內部應層層建立安全責任製度,切實做到層層有目標、人人有責任、事事有人管,要充分發揮學校安全管理處(室)的作用。
②學校安全工作常規管理製度。學校應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提出安全要求,並對校內安全防範重點環節和重點區域加強管理,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
③學校安全巡查、檢查製度。對重點部位要建立每日巡查製度,巡查內容要建檔登記,發現隱患立即采取措施。安全檢查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重點部位的檢查每周不少於一次,其他部位的檢查每季度一次,年終進行全麵檢查。安全檢查要認真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要在記錄上簽名,並建立檔案。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能及時改正的及時改正,一時難以改正的,應書麵報告有關部門,並落實防範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安全檢查的內容應包括:
各種安全防範措施、製度的落實情況,安全隱患的整改情況;
安全設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安全疏散通道、出口是否暢通;
值班室、消防控製室設施運行、記錄情況;
體育教學設施、試驗設施、學校建築、運動場地、供水用電設備、食品衛生、重大危險源等安全情況;
安全責任人、主管人、安全員的工作情況;
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⑤學校安全工作議事製度。學校要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年度工作安排中,有明確的安全工作目標、重點和措施,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保障、有檢查、有總結、有評比,使安全管理工作與各項事業的發展相適應。學校每季度要至少研究一次安全工作,確定階段安全工作重點,督促落實安全隱患整改。
⑤學校安全應急預案製度。學校必須製定安全應急預案,包括教學樓緊急事故疏散預案、消防應急預案、學生大型集體活動安全預案、宿舍安全應急預案、教學和試驗活動安全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禮堂及圖書館等建築物倒塌應急預案、地震和汛期等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等,一旦發生事故能夠有效應對、及時處置,把損失降到最低。
應急預案內容包括:
組織機構:包括指揮長、副指揮長,行動組、通訊聯係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報警和接警處理程序;
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學校建築結構應急疏散圖、重點部位分布圖、各指揮長及小組長和成員通訊聯係表等附件。
學校根據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必要的實戰演練,並結合單位實際,不斷完善預案。
⑥學校安全隱患整改製度。對巡查、檢查出的安全隱患應盡快整改消除隱患,對不能盡快整改的安全隱患,被檢查單位在接到限期整改通知書後製定整改方案、期限整改,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並寫出整改報告。逾期未整改合格的要追究相關領導、部門、人員的責任。在安全隱患未消除之前,隱患單位應當落實防範措施,加大防範力度,確保不出事故。對不能保證安全的,應立即停止使用。對本部門無力解決的重大安全隱患,要提出解決方案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鼓勵師生對身邊的安全隱患進行舉報,一經查實,要對舉報人進行表揚或獎勵。主管部門應定期對重大安全隱患進行公示,同時實行掛賬督辦。
⑦學校安全信息反饋製度。
堅持學校安全治安隱患排查整治月報製度。每月23日前,各學校將當月開展的日巡查、周檢查及整治情況(包括:摣查時間、人員、部位、排查出的問題,整治期限、責任人、措施、效果及意見建議等)認真總結、填寫月報表(附後),歸檔並逐級上報。
堅持學校安全典型人事月報製度。各學校要設安全信息員,負責搜集、整理、歸檔本校當月安全工作中的大事、要事、先進經驗等典型事跡,並隨“學校安全治安隱患排查整治月報表”逐級上報。
堅持事故事件及時上報製度。學校發生一般安全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後的一日內,以書麵形式將事故發生、處理情況報告教育局;學校發生師生傷亡、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群體性傷害事故以及危及社會安定、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事件,應在第一時間通過電話或傳真等將簡要情況報告教育局和當地人民政府,並在2小時內報告事故詳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