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的結果,使我得到一個結論,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就是避免爭論。要像你避免響尾蛇和地震那樣避免爭論。
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還是輸了。為什麼?如果你的勝利,使對方的論點被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你會覺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慚,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
“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裏並不服。”
一個著名人壽保險公司立下了一項鐵則:“不要爭論。”
真正的推銷精神不是爭論。人的心意不會因為爭論而改變的。
舉例說明:幾年前,有位很衝的愛爾蘭人名叫歐哈瑞,上過我的課。他受的教育不多,但卻很愛抬杠。他做過人家的汽車司機,後來因為推銷卡車並不成功而來求助於我。我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就發現他老是跟顧客爭辯。如果對方挑剔他的車子,他立刻會漲紅臉大聲強辯。歐哈瑞承認,那時候,他在口頭上倒贏了不少辯論。他後來對我說:“我從人家的辦公室出來後常說:‘我總算整了那笨蛋一次。’我的確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麼都沒有賣給他。”
我的第一個難題不在於歐哈瑞怎麼說話。我立即要做的是,訓練他如何自製,避免口角。
歐哈瑞現在是紐約懷德汽車公司的明星推銷員。他怎麼成功的?這是他的說法:“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的辦公室,而對方說:‘什麼?懷德卡車?不好!你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我會說:‘老兄,何賽的貨色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絕對錯不了。何賽的車是優良公司的產品,業務員也刮刮叫。’
“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沒有抬杠的餘地。因為他說何賽的車子最好,我說沒錯,他隻有住口了。他總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後,還說一下午的‘何賽的車子最好’。接著我們不再談何賽,而是開始介紹懷德的優點。
“當年若是聽到他那種話,我早就氣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了。我會開始挑何賽的毛病;我愈批評別的車子不好,對方就愈說它好;愈辯之下,對方就愈喜歡我的競爭對手的貨品。
“現在回憶起來,真不知道過去是怎麼幹推銷工作的。我一生裏花了不少時間在抬杠。我現在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正如睿智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要那口頭的、表麵上的勝利,還是別人對你的好感?
你在爭論中可能有理,但要想改變別人的主意,你就必須舍得使你一切都徒勞。
美國威爾遜總統任內的財政部長威廉·麥肯多,以多年政治生涯獲致的經驗,歸結為一句話:“靠辯論不可能使無知的人服氣。”
“無知的人?”麥肯多說得太保留了。據我本人的經驗,無論對方才智如何,你都不可能靠辯論改變他的想法。
比方說,所得稅顧問派生,為了一筆關鍵性的9000塊錢,跟一位政府的稅務稽核爭論了一個小時。派生解釋這9000塊錢事實上是應收賬款中的呆賬,不可能收回來,所以不該征收所得稅。那位稽核反道,“非征不可。”
“那位稽核非常冷酷、傲慢,而且頑固,”派生在課堂上說,“任何事情和理由都沒有用……我們愈爭執,他愈頑固,所以我決定不再同他理論,開始改變話題捧他幾句。
“我說,‘比起其他要你處理的重要而困難的事情,我想這實在是不足掛齒的小事。我也研究過稅務問題,但那是書上的死知識。你的知識全是來自於工作經驗。有時我真想有份像你這樣的工作,那樣我就會學到很多。’我說得很認真。
“這下,稽核員在椅子上伸直身子,花很多時間談論他的工作,告訴我發現過許多稅務上的鬼花樣。他的口氣慢慢地友善起來,接著又談起他的孩子。臨告辭的時候,他說要再研究研究我的問題,過幾天會通知我。
“三天後,他打電話到我辦公室,通知我那筆所得稅決定不征了。”
這位稅務稽核表現了人性最常見的弱點。他要的是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派生愈和他爭論,他愈要高聲強調職務上的權威。但一旦對方承認了他的權威,爭執自然偃旗息鼓,有了擴張自我的機會,他就變成一位富於寬容和有同情心的人了。
拿破侖的家務總管康斯丹,在《拿破侖私生活拾遺》中,寫到拿破侖和約瑟芬打桌球時曾說:“雖然我的技術不錯,但我總是讓她贏,這樣她就非常高興。”
我們可以從康斯丹那裏總結出顛撲不破的教訓。讓我們的顧客、情人、丈夫、太太,在瑣碎的爭論上贏過我們。
釋迦牟尼說:“恨不消恨,端賴愛止。”爭強好辯絕不可能消弭誤會,隻能靠技巧、協調、寬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別人的觀點。
林肯有一次斥責一位和同事發生激烈爭吵的青年軍官。“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林肯說,“決不肯在私人爭執上耗費時間。爭執的後果不是他所能承擔得起的,而後果包括發脾氣,失去了自製。要在跟別人擁有相等權利的事物上多讓步一點,而那些顯然是你對的事情就讓步少一點。與其與狗爭道,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
在《點點滴滴》一書中的一篇文章,提出了怎樣使不同的意見不致成為爭論的主題的建議:
(1)歡迎不同的意見
記住這句話:“當兩個夥伴意見總是不同的時候,其中之一就不需要了。”如果有些地方你沒有想到,而有人提出來的話,你就應該衷心感謝。不同的意見是你避免重大錯誤的重要參考。
(2)不要相信你直覺的印象
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你第一個自然的反應是自衛。你要慎重。你要保持平靜,並且小心你的直覺反應。這可能是你最差勁的地方,而不是你最好的地方。
(3)控製你的脾氣
記住,你可以根據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發脾氣的情形,測定這個人的度量和成就究意有多大。
(4)先聽為止
讓你的反對者有說話的機會。讓他們把話說完。不要抗爭、防護或爭辯,否則,隻會增加彼此溝通的障礙。努力建立了解的橋梁,不要再加深誤解。
(5)尋找同意的內容
在你聽完了反對者的話以後,首先去想你同意的意見。
(6)要誠實
承認你的錯誤,並且老實地說出來。為你的錯誤道歉。這樣可以有助於解除反對者的武裝和減少他們的防衛。
(7)同意仔細考慮反對者的意見
同意出於真心。你的反對者提出的意見可能是對的。在這時,同意考慮他們的意見是比較明智的做法。如果等到反對者對你說:“我們早就要告訴你了,可是你就是不聽。”那麼就難堪了。
(8)為反對者關心你的事情而真誠地感謝他們
任何肯花時間表達不同意見的人,必然和你一樣關注這件事。把他們當作要幫助你的人,或許就可以把你的反對者轉變為你的朋友。
(9)延緩采取行動,讓雙方都有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楚
建議當天稍後或第二天再舉行會議,這樣所有的事實才可能都考慮周到。在準備舉行下一次會議的時候,要問問自己:“反對者的意見,可不可能是對的?還是至少有部分是對的?他們的立場或理由是不是有道理?我的反應到底在減輕問題或隻不過是在減輕一些挫折感而已,我的反應會使我的反對者遠離我還是親近我?我的反應會不會提高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將會勝利還是失敗?如果我勝利了,我將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如果我不說話,不同的意見就會消失了嗎?這個難題會不會是我的一次機會?
歌劇男高音皮爾士的婚姻差不多有50年之久了。一次他說:“我太太和我在很久以前就訂下了協議,不論我們對對方如何地憤怒不滿,我們都一直遵守著這項協議。這項協議是:當一個人大吼的時候,另一個人就應該靜聽——因為當兩個人都大吼的時候,就沒有溝通可言了,有的隻是嗓音和震動。”
因此,規則的第一條是:
從爭論中獲勝的惟一秘訣是避免爭論。
處理抱怨的萬靈藥
卡耐基智慧金言:
1.如果你希望某人具備一種美德,你可以認為並公開宣稱他早就擁有這一美德了,送他一頂高帽子。
2.如果他得到你的尊重,並且你對他的某種能力表示認可,他就很容易受到引導。
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很多人,想讓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都把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的事業和他的問題了解的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問題吧,讓他告訴你幾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你也許很想打斷他,但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要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敞開胸襟。要誠懇,讓人家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這一原則商業中確實有其價值,讓我們來看看下麵這一例子。
數年前,美國最大的一家汽車工廠正在接洽采購一年中所需要的坐墊布。3家有名的廠家已經做好樣品,並接受了汽車公司高級職員的檢驗,然後,汽車公司給各廠發出通知,讓各廠的代表作最後一次的競爭。
有一廠家的代表R先生來到了汽車公司,他正患著嚴重的咽喉炎。“當我參加高級職員會議時,”R先生在我訓練班中敘述他的經曆說,“我嗓子啞得厲害,差不多不能發出聲音。我被引進辦公室,與紡織工程師、采購經理、推銷主任及該公司的總經理麵洽。我站起身來,想努力說話,但我隻能發出尖銳的聲音。
“大家都圍桌而坐,所以我隻好在本上寫了幾個字:‘諸位,很抱歉,我嗓子啞了,不能說話。’
“‘我替你說吧。’汽車公司總經理說。後來他真替我說話了。他陳列出我帶來的樣品,稱讚它們的優點,於是引起了在座其他人活躍的討論。那位經理在討論中一直替我說話,我在會上隻是做出微笑點頭及少數手勢。
“令人驚喜的是,我得到了那筆合同,訂了50萬碼的坐墊布,價值160萬美元——這是我得到的最大的訂單。
“我知道,要不是我實在無法說話,我很可能會失去那筆合同,因為我對於整個過程的考慮也是錯誤的。通過這次經曆,我真的發現,讓他人說話有時是多麼有價值。”
有一家電氣公司的業務員範勃也深有同感,下麵讓我們來看他的例子。
有一次,範勃先生正在賓夕法尼亞作一次農業考察。
“為什麼這些人不用電?”他經過一家整潔的農家時向該區代表問道。
“他們是守財奴,你不可能讓他們買下任何東西。”區代表厭煩地回答說,“並且他們對電氣公司不感興趣。我已經試過多次,毫無希望。”
也許沒有希望,但範勃決定試一試。他走過去叩一農家的門,門隻開了一小縫,老羅根保夫人探出頭來。
“她一看見公司代表,”範勃先生講述說,“就當著我們的麵把門一摔。我再叩門,她又把門開了一點,告訴我們她對我們及公司的看法。
“她將門再開得大些,探出頭來懷疑地望著我們。
“‘我曾留意你的一群很好的都敏尼克雞,’我說,‘而我想買一打新鮮雞蛋。’
“門又打開一點。‘你怎麼知道我的雞是都敏尼克雞?’她的好奇心似乎被激發起來。
“‘我自己也養雞。’我回答說,‘而從未見過比這更好的一群都敏尼克雞。’
“‘那你為什麼不用你自己的雞蛋?’她還有些懷疑。
“‘因為我的來格亨雞生白蛋。你是會烹調的,自然知道在做蛋糕時,白蛋不能同赭蛋相比。為此,我的內人以她所做的蛋糕自豪。’
“這時,羅根保夫人走了出來,來到廊中,態度也溫和多了。我環顧四周,發現農場中有一個很好的牛奶棚。
“‘羅根保夫人,實際上,’我接著說,‘我可以打賭,你用你的雞賺錢,比你丈夫用牛奶棚賺的錢還要多。’
“嘿!她高興極了!當然她賺得多!她聽我如此說更加高興,但可惜她不能使她頑固的丈夫承認這一點。
“她請我們參觀她的雞舍,,在我們參觀的時候,我留意她所造的各種小設備,我介紹了幾種食料及幾種溫度,並在幾件事上征求她的意見。片刻間我們就很高興地交換了經驗。
“過了一會兒,她說,她幾位鄰居在他們的雞舍裏裝置電光,據她們說效果很好。她征求我的意見,她是否應該采取這種辦法……
“兩星期以後,羅根保夫人的都敏尼克雞也見到了燈光,它們在電光的助長之下叫喚著,跳躍著。我得到了我的訂單,她也能多得雞蛋。雙方滿意,人人獲利。
“但……如果我不先將她誘人圈套,我是永遠不能把電器賣給這位守財奴式的荷蘭婦女的。”
每個人都重視自己,喜歡談論自己,即使你的好朋友也一樣,他們可不願聽你嘮嘮叨叨地在那兒自吹自擂。
法國一位哲學家曾說過:“如果你想樹立敵人,隻要處處壓過他、超過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贏取朋友,你就必須讓朋友超越你。”
這是什麼道理呢?當朋友優於我們、超越我們時,可以給他一種優越感。但是當我們處在壓過他們、淩駕他們之上時,就會使其產生自卑而導致嫉妒與不悅。
所以讓我們謙虛地對待周圍的人、事、物。鼓勵別人暢談他們的成就,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誇自擂。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要求,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關心自己,為什麼不肯犧牲一點點,讓別人得到愉快的體驗呢?
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的看法與你一致,達到說服的目標,別忘了第七條原則:
給他人說話的機會,使之能暢所欲言,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心聲。
勵誌故事
一位女教師的攝影展
在美國芝加哥市的西北角,有一個名叫羅愛德的小鎮。前不久,該鎮的教育機構為鎮裏一位女教師舉辦了一次攝影展覽,展出的都是該教師以女兒為主人公的生活照片。出入意料的是,從美國各地來了2800多位記者,打破了美國個人攝影展覽采訪記者人數的曆史紀錄。
這位女教師叫路易絲,今年45歲,自1991年起一直在當地小學任教。她生活很一般,與眾不同的是,就是堅持每天給女兒珍妮照一張像,從女兒出生到加周歲,足足照了20年,照了7300多張。她把這項活動稱為,女兒每天都是新的。
展覽館共有八層展廳,平心而論,這些照片本身都沒有什麼高超之處,從拍攝技術到畫麵內容,都很是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之嫌。
然而,就是這些平凡的照片轟動了整個美國,揚名於世界,因為它體現了路易絲對女兒珍妮永恒的愛。去年,路易絲因此被評為優秀教師。
執著就是藝術,平凡鑄就偉大。人生乃是長期在考驗我們的毅誌,唯有那些能夠堅持不懈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獎賞。
卡耐基忠告:生命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探險,隻要不斷學習,就能不斷進步。隻要我們對身旁的事物永遠保持興趣,讓夢想永在,不斷用新思想充實自己,我們便會永遠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