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蓋茨堡演講全文,刻在一塊永不腐朽的銅板上,現在被陳列在牛津大學圖書館,作為英語文學的典範,每一個學習演講的人都應該背誦它:
“87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大陸上建設了一個新的國家,孕育了自由,並且獻身給一種信仰:所有人生而平等。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一次偉大的內戰。我們在試驗,究竟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持這種主張和信仰的國家,能不能長久地存在。我們聚集在這場偉大戰爭的偉大戰場上。我們奉獻出這個戰場上的一部分土地,給那些為國家的生存而犧牲了生命的人作為永久安息的地方。我們這樣做,是非常適合和正當的。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我們不能奉獻這片土地,因為我們不能使之神聖,我們也不能使之有尊嚴。那些活著的和已經死去的、曾經在這裏奮鬥過的勇敢的人們已經使這塊土地神聖化了,這不是我們能使之有所增減的。世界上的人們不會注意,更不會長久地記得我們在這裏的講話,但他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些人在這裏所做的事。相反,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獻身於在這裏作戰的人們英勇地推進但至今還沒有完成的工作。由於他們的光榮犧牲,我們將更堅定地完成他們曾經奉獻出寶貴生命的事業。我們在此堅決地表示,不讓他們白白地死去;要讓這個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讓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從地球上消滅。”
很多人認為,這篇演講稿結尾的不朽句子是林肯獨創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林肯的律師同事科恩登在蓋茨堡演講之前幾年,曾送給林肯一本《巴克爾演講全集)。林肯讀完了全書,記下了書中這句話:”民主,就是直接自治,由全民管理,所有權利屬於全體人民,由全體人民分享。”而巴克爾的這句話又可能借鑒於韋伯斯特,因為韋氏在給海尼的一次複函中這樣說:“民主政府是為人民而設立的,它由人民組成,對人民負責。”而韋伯斯特則可能借鑒自門羅總統,因為門羅總統早在30多年前表達過相同的看法。至於門羅總統又從誰那裏學來的呢?在門羅出生之前500年,
英國宗教改革領袖威克利夫在《聖經》的英譯本序言中說:”這本《聖經》,是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所翻譯的。”在威克利夫之前,也就是公元前400年以前,克萊翁向雅典市民發表演講時,也曾談到統治就是“民有、民治及民享”。而克萊翁究竟是從誰那裏獲得這一觀念的,則難以考證清楚了。
可見,這個世界全新的事物實在太少了即使最偉大的演講家,也要借助閱讀的靈感和書本材料。
書本!這正是成功的秘訣!
如果你想要增加和擴大文字儲量,必須經常讓自己的頭腦接受文學的洗禮。約翰·布萊特說:“當我到圖書館時,就會感到一種悲哀:生命實在是太短暫了,我根本不可能充分享受我麵前這豐盛的美餐。”布萊特15歲就離開了學校,去一家棉花工廠工作,從此再也沒有機會上學。然而,他卻成為那個時代最出色的演講家,以善於運用英語語言而聞名。他堅持閱讀、研究、做筆記,背誦著名詩人的長詩,比如拜倫、密爾頓、華茲華斯、惠特爾、莎士比亞、雪萊等。他每年都要從頭到尾看一遍《失樂園》,以增加他的詞彙及文學資料。
英國演講家福克斯也曾通過大聲朗誦莎士比亞的作品,來改進他的風格。格累斯頓也把自己的書房稱為“和平廟堂”,裏麵藏有15000冊圖書——他承認自己通過閱讀聖·奧古斯丁、巴特勒主教、但丁、亞裏士多德和荷馬等人的作品,而且獲益匪淺。荷馬的史詩《伊裏亞特》和《奧德賽》令他著迷不已,他因此寫下了6本評論《荷馬史詩》和他的時代背景的著作。
英國著名政治家、演講家皮特年輕的時候,經常閱讀一兩頁希臘文或拉丁文作品,然後將它們翻譯成英文。他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堅持這樣做,結果他獲得了無與倫比的能力,他可以在不必事前思考的情況下,就能把自己的思想轉化成最精簡、最佳組合的語言。
古希臘著名演講家、政治家狄摩西尼斯將曆史學家修西底德斯的曆史著作抄寫了8次,希望能學會這位曆史學家華麗高貴而又感人的詞句。結果,當威爾遜總統在兩千年之後想改進自己的演講風格時,就專門花時間研究狄摩西尼斯的作品。
英國著名演講家阿斯奎斯也發現,閱讀大哲學家伯克萊主教的著作,對自己是最好的訓練。
英國“桂冠詩人”丹尼森每天都要研讀《聖經》,大文豪托爾斯泰把《新約福音》讀了又讀,最後可以全部背誦下來。羅斯金的母親每天逼他背誦
在英語文字中,BIS被認為是最受人喜愛的姓名縮寫,因為它代表著著名作家史蒂文森,他可以說是“作家中的作家”。他又是如何獲得這種聞名於世的迷人風格的呢?我有幸從他口裏得知了他的故事:
“每當我讀到讓我感到特別愉快的書或文章的時候,我一定會馬上坐下來,模仿這些特點。這本書或文章很巧妙地講述了一件事,提出了某種印象,或者含有某種顯而易見的力量,或者在風格上表現出令人愉快的特征。不過,第一次我的模仿一般都不會成功,我就會再試一次。常常連續幾次我都不會成功,但我至少從失敗的嚐試中獲得了練習的機會。
“我曾用這種方法模仿海斯利特、蘭姆、華茲華斯、布朗爵士、狄福·霍桑及蒙田。不管你是否喜歡,這就是學習寫作的方法。不論我有沒有從中得到收獲,這也就是我的方法。大詩人濟慈也是采用這種方法學習的,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再也沒有比濟慈更優秀的詩人了。
“這種模仿方法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所模仿的對象總有你無法完全模仿的特點。你不妨試試看,我想你一定會失敗的。但‘失敗是成功之母’,這的確是一句古老而又十分準確的格言。”
上麵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這個秘訣已經完全公開。林肯曾寫信給一位渴望成功的年輕律師說:“成功的秘訣,就是拿起書本,仔細閱讀研究。學習,學習,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
(2)養成閱讀的習慣
你可以從班尼特的《如何充分利用一天24小時》開始。這本書將和洗冷水浴一樣,對你產生很大的啟迪和刺激。它會告訴你很多你感興趣的事情,例如你每天浪費了多少時間,如何製止這種浪費,如何利用省下來的時間……這本書可以在一周之內輕鬆看完。你不妨每天看20頁,把早上看報的時間縮短到10分鍾,而不是習慣性地一看就是30分鍾。
傑斐遜總統說:“我已經放棄了讀報紙的習慣,改為閱讀古羅馬曆史學家塔西陀和古希臘曆史學家修西底德斯的著作。我發現自己變得快樂多了。”如果你學習傑斐遜總統把讀報的時間縮短至少一半,幾周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會比以前更快樂、更聰明。你相信嗎?難道你不願意嚐試一下,把省下來的時間用於閱讀更有價值的好書嗎?當你等候電梯、公共汽車、送餐、約會的時候,為什麼不取出你隨身攜帶的書來看看呢?用這種方式來閱讀一本書,不是比把它原封不動地放在書架上更好嗎?
讀完《如何充分利用一天24小時》後,你可能會對同一作者的另一本書感興趣,那就是《人類機器》。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你和別人打交道時更得心應手,形成鎮靜和泰然自若的優點。我之所以推薦這些書,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內容,同時還因為它們的表達方式,我相信它們一定能增加和改善你的語言表達習慣。
另外再介紹幾本對你很有幫助的書:佛蘭克·諾裏斯的《章魚》和《桃核》,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好的兩本小說。《章魚》講述了一場發生在加利福尼亞的動亂和人類悲劇,《桃核》則描述了芝加哥股票市場上經紀人的明爭暗鬥。
湯瑪斯·哈代的《黛絲姑娘》,是一本寫得最優美的小說。
希裏斯的《人的社會價值),以及威廉·詹姆斯教授的《與教師的一席談話),也是兩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法國著名作家摩羅瓦的《小精靈——雪萊的一生》,拜倫的
你應該每天讓愛默生陪伴著你。你可以先閱讀他那篇著名的評論《自恃),在你的耳邊輕聲念出那些如行雲流水的句子。
我們把最好的作者留到了最後。他們是誰呢?有人請亨利·歐文爵士列了一份書目單,寫出他認為最好的100本書。
他說:“麵對這100本好書,我隻會專心研究其中兩種——《聖經)和莎士比亞。”亨利爵士說得很對,你必須到這兩個偉大的源泉中汲取營養,而且要盡量多地汲取。你應該把晚報扔到一邊去,去找莎士比亞,閱讀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或者閱讀麥克白和他的野心。
這樣做,你將會得到什麼回報呢?你將會不知不覺地、漸漸地又是必然地改善你的辭藻,使它們變得美麗優雅。你將開始散發出這些精神夥伴的榮耀、美麗及高貴氣質。因此德國大文豪歌德就說:”告訴我,你談了些什麼,我就可以判斷出你是哪種人。”
我上麵所建議的閱讀計劃,實際上不必花多少精力,隻需要一點節省下來的時間,並且每本花上5美元,買一套愛默生論文集和莎士比亞全集就可以了。
馬克·吐溫是如何培養自己靈巧而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呢?他年輕的時候,搭乘驛站馬車,從密蘇裏州一直旅行到內華達州。這一旅程很長,而且必須同時攜帶人和馬吃的食物,有時候還要準備飲用的水,路上非常艱苦。因此,超重可能預示安全與災禍之間的距離,行李也按每盎司的重量來收費。
在這種情況下,馬克·吐溫卻隨身帶了一本厚厚的《韋氏大辭典》。這本大辭典陪伴他翻越山嶺,橫穿沙漠,走過了土匪和印第安人出沒的原野。他希望自己成為文字的主人,因而憑著獨特的勇氣及意誌,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學習。
皮特和查特漢爵士也都讀過兩遍辭典,包括每一頁的每一個詞。伯朗寧每天翻閱辭典,為林肯寫傳記的尼克萊和海伊從辭典裏獲得了許多樂趣和啟示,他們說,林肯常常“坐在黃昏的陽光下翻閱辭典,直到看不清字為止”。這些例子並不特殊,每一位傑出的作家及演講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威爾遜總統的英文造詣很高,他的一些作品,例如對德宣戰宣言的那部分在文學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講了他運用文字的方法:
“我父親絕對不允許家中任何人使用不準確的字句。不管哪一個小孩子說錯了,都必須立即更正,任何生詞都必須立即解釋清楚。他還鼓勵我們每一個人把這些生詞應用在日常的談話中,以便牢牢記住它。”
紐約有一位演講家,就因為句子結構嚴密、文辭簡潔優美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在最近一次談話中,他透露了自己準確使用文字的秘訣:
每當他在談話或閱讀時發現不熟悉的詞,就立刻抄在一個備忘錄上。晚上睡覺之前,他要先翻翻辭典,徹底弄清楚那個詞的意思。如果白天沒有碰到任何生詞,他就閱讀一兩頁費納德的《同義詞、反義詞和介詞》,研究每一個詞的準確含義,以備日後使用。
“一天一個新詞”——這就是他的座右銘,這也使得他一年至少可以增加365個額外的表達工具。他將這些新詞全都記在一個小筆記本上,一有空就取出來複習。他發現一個新詞使用3次以後,就會成為他的詞彙中永恒的一部分。
使用辭典不僅是要了解某個詞的準確含義,也是為了知道它的來源。在英文辭典裏,每個單詞的曆史來源,一般都列在定義後麵的括號內。千萬不要認為這些單詞隻是一些枯燥、冷漠的聲音,其實它們都充滿了感情色彩,有著浪漫的生命。比如說“給雜貨店打電話,讓他們送些糖來”。即使是這樣平淡的兩個句子,我們也使用了許多從不同文字中借用過來的詞。例如,“Telephone”(打電話)是由兩個希臘字組成的,Tele的意思是“遠方的”,而Phone表示“聲音”。Grocer(雜貨商)是從法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詞Grossier轉化而來的,而法文又是從拉丁文Gross—Arius演變而來,指零售和批發商人。Sugar(糖)來源於法文,法文又來源於西班牙語,西班牙語又從阿拉伯文借用得來,阿拉伯文最早又脫胎於波斯文,波斯文中的這個詞Shaker是由梵文Calkara一詞演變而來,意思是“糖果”。
再比如,你可能在某家公司上班,或是自己開公司。公司Company起源於法文的一個古字Companion(夥伴);而Companion則由Com(與)和Panis(麵包)兩個詞組成。也就是說,你的夥伴Companion就是和你共享麵包的人,一家公司Company就是由一群想獲得麵包的夥伴共同組成的。
你的薪水Salary,是指你用來買鹽Salt的錢。早在古羅馬時代,士兵可以領到買鹽的津貼,後來有一位士兵把他的所有收入稱為Salafium(買鹽錢),於是這個詞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俚語,最後又演變為一個非常受尊敬的英語單詞。
你現在手中拿著一本書(Book),而這個詞的真正意思是指一種樹木Beech(山毛櫸)。因為在很久以前,盎格魯撒克森人把他們的文字刻在山毛櫸樹幹上,或是刻在用山毛櫸木做成的桌麵上。
再比如,放在你口袋中的Dollar(美元),它的實際意義是Valley(山穀)。因為美洲最早的錢幣是6世紀在聖卓亞齊姆山穀中鑄造的。
再看Janitor(看門人)和January(一月)這兩個詞,它們都來源於意大利西部古國伊楚裏亞的一個鐵匠的姓氏。這位鐵匠住在羅馬,專門製造一種特殊的門鎖和門閂。他死後被尊奉為異教徒的神靈,有兩張麵孔,能同時看到兩個方向,代表門的開啟與關閉。因此,在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開始之間的那個月份,就被叫做January或Janus(這位鐵匠的姓氏)。當我們談到January(一月)或Janitor(看門人)時,我們等於是在紀念這位鐵匠。
他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娶了一位名叫Jane的妻子。
同樣,一年中的第七個月份July(七月),是根據古羅馬的JuliuCaesar(愷撒大帝)命名的。隨後的奧古斯都大帝為了不讓愷撒專美於前,就把下一個月份命名為August(八月)。當時的八月隻有30天,奧古斯都大帝不想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月份比以愷撒的姓氏命名的月份少一天,於是他就從二月中抽出一天,加入到八月。你看,這種自負的心理痕跡在你天天都要使用的日曆上,表現得多麼明顯啊!
隻要稍加注意,你將發現,其實每個單詞都有著一段迷人的曆史。如果你有時間,試著從大詞典裏尋找這些單詞的來源,找出它們背後的故事,你將發現它們更加多姿多彩,也更加有趣,你也會更有興趣使用它們。
(3)準確地表達思想
試著準確地表達你的意思,表達你思想中最微妙的東西,這可不容易做到,即使是有豐富經驗的作家也不一定做得到。美國著名女作家芳妮·霍斯特曾對我說,她經常會一再修改已經寫好的句子,甚至要改50次到100次。有一次她特意計算了一下,發現自己竟然把一個句子改寫了104次。
另一位女作家烏勒也坦誠地說,為了從一篇即將在各大報紙上聯合刊登的短篇小說刪去一兩個句子,她有時會花一個下年的時間。
美國政治家莫裏斯曾描述了美國著名作家大衛是如何尋找一個準確用詞的:“他小說裏的每一個詞,都是從無數個詞中挑選出來的。他所使用的每個詞,經過一絲不苟的判斷,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每個詞、每個句子、每個段落、每一頁,甚至整篇小說,他都這樣改了一遍又一遍。他經常采用‘淘汰’原則,例如他描述一輛汽車轉彎駛進大門時,首先會進行煩瑣的敘述,任何細節都不放過,然後再一一刪除這些由辛苦思索出來的細節。每刪一次,他就問自己:‘我要描述的情景是不是仍然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就把剛剛刪除的細節再放回原處,並試著刪改其他細節。如此逐一刪改,若幹次之後呈現給讀者的就是一幅簡潔而清楚的情景。正因為這樣,他的小說和愛情故事才一直深受讀者喜愛。”
顯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像他們這樣辛勤地尋找適當的詞句。我之所以舉出這個例子,隻是為了說明即使是成功的作家,也都十分重視準確使用語言和準確表達。同時,我希望學習演講的人對語言和文字更有興趣。當然,一個演講者不應該在演講的中途停下來,去尋找表達思想的準確語言,但他應該每天練習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直到他能夠自然地表達為止。
你也應該這樣做的,但你這樣做了嗎?我敢肯定的是,你並沒有這樣做!
據統計,大文豪密爾頓的作品共使用了8000個單詞,莎士比亞的詞彙更是達到了15000個。一本標準辭典的詞彙是45000個單詞,但根據初步估計,一般人隻要學會2000個單詞,就可以運用自如。通常你隻要懂得一些動詞,以及把它們連接起來的連詞,再加上一些名詞和經常被使用過的形容詞,你就可以成為一位語言運用的高手了。
這樣看來,學習語言也並不很難吧?
(4)富於創新思想
你不僅要盡量表達準確,還要盡量有新思想和新創意。要有勇氣把你對事情的看法說出來,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上帝”。例如,《聖經》在記載大洪水之後的事情時,一些最富有創意的人首先使用了這個比喻:“冷得像條胡瓜”。這個比喻好極了,它極具新鮮感,因此即使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個比喻仍具有它原始的新鮮感。但如果在今天,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再重複這個比喻,難道不會感到羞愧嗎?
我曾向女作家凱撒琳·諾利斯請教,怎樣才能培養獨特的風格。她說:“閱讀古典散文和詩集,並且毫不留情地刪掉作品中沒有意義的詞句和老掉牙的比喻。”
有一位雜誌編輯告訴我,每當他發現作者投來的稿中有兩陳腐的比喻時,他就會立即退稿,不浪費時間看它。他說:“在表達上沒有創意的作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創新思想。”
勵誌故事
瑞士人對財富的看法
瑞士的嬰兒在降生之後,醫院會立即通過計算機戶籍網絡給他(她)編號,同時,醫院還會將此嬰兒的姓名、性別、出生時間、家庭住址等等輸入戶籍卡中。由於瑞士的戶籍卡是統一的格式,因此,即使是剛剛出生的嬰兒也會與成年人一樣,有一個財產狀況的欄目。
有一位南美黑客,十分羨慕瑞士的社會福利待遇,所以想把自己剛剛出生的嬰兒注冊為瑞士籍。於是,他通過國際互聯網侵人到瑞士的戶籍網絡,並按照戶籍卡中的要求,逐一填寫了有關表格。在填寫財產這一欄時,他隨便敲人了3.6萬瑞土法郎。看到自己天衣無縫的傑作,這名黑客沾沾自喜,暗自慶幸自己從此有了一個“瑞士兒子”。
誰知不出三天,黑客的所作所為便露了馬腳。叫人稱奇的是,發現這個假冒者的人,並非是戶籍管理員,而是一位家庭主婦。她在為自己的孩子注冊戶口時,不經意間發現前一位嬰兒在財產欄目中填寫了3.6萬瑞土法郎。她覺得十分奇怪,因為幾乎所有的瑞士人在為自己的初生嬰兒填寫所擁有的財產時,寫的都是“時間”。他們認為,對於一個孩子,尤其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所擁有的財富隻能是時間,而不會是其他什麼別的東西。
南美黑客未曾料到會在這個細節上露出馬腳。其實,與其說南美黑客是敗露在填寫的隨意上,倒不如講他是失敗在價值觀念上。
瑞士人對財富的看法,確實有獨到之處。一個人來到世間,最大的財富是什麼?說到底就是他的生命,而生命又是以時間來計算的。
巴爾紮克說:“從個人角度來看,一個人擁有最大的財富就是自己的時間。”抓緊時間,不懈努力的人,才能鑄就輝煌的明天。
請牢記卡耐基忠告:一個人來到世間,最大的財富是什麼?說到底就是他的生命,而生命又是以時間來計算的。